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2021-08-08由 小逗傳媒鈺夢 發表于 畜牧業

牙齒齲齒說明腎不好嗎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現在的人們常說:“唯牙刷與老公不可外借也。”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而古人也創造出了諸多關於牙齒的成語,什麼明眸皓齒、齒如編貝、唇紅齒白等,足以見得古往今來人們對牙齒的重視程度。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是如何刷牙的呢?還是說壓根兒不刷?

你能想象一個“劍眉星目,眼底像扇形分析圖一樣透著三分冷漠,四分薄情,還有三分漫不經心”的帥哥,一張嘴滿口黃牙嗎?

我不能,並且緩緩打出一堆問號。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秉承著帥哥怎麼可能一口黃牙科普第一,勤奮好學的精神,我真去搜索了古人是怎麼刷牙的。

01那些年古人漱過的口

其實相比刷牙,漱口的歷史更為源遠流長,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的洪荒年代。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不是這個洪荒)

《禮記》中就已經要求人們吃完飯要記得漱口,就好比初中《思想品德》裡告訴大家不要隨地吐痰一樣,漱口已經成了一種禮節性行為,甚至到後來還演變成了一種高雅的活動。

你們能想象嗎?一群文人墨客曲水流觴之後再依次捧水漱口,那畫面簡直美不勝收。

我們閒的就剩時間偉大的先人當然不滿足“幹漱”,於是乎漱口的液體也開始向多元化發展。

茶、鹽水、酒便是“漱口水界的三巨頭”。

蘇軾在他的《仇池筆記》裡就提到:“除煩除膩,不可缺茶。”意思就是說用濃茶漱口,可以起到清爽去膩的效果。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不吹不黑,這個還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茶葉中富含單寧和少量的氟化物。

單寧能殺菌、抗菌,氟化物則有防止齲齒的作用,兩者搭配,幹活不累。

鹽水漱口很常見,甚至延用至今。

再說用酒漱口,據說南宋有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兒叫劉幾年,《醫說》中記載他每次喝酒,都不忘用酒漱漱口。

我不關心這老頭兒是誰,我只想知道這是不是他多喝幾口的藉口?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02關於牙膏的大型“真香”現場

漸漸地,古人不再滿足單純的漱口,而是想辦法在“漱口水”中增加作料來達到預防蛀牙、清新口氣的效果。

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揩齒法”,就是在漱口後,用手指蘸著鹽末來回揩牙,這裡鹽的作用就類似牙膏中的摩擦劑,算是最開始的“牙粉”。

除了鹽,還有其他的牙粉,什麼藿香、細辛、檀香、丁香皮等等。

所以我在一開始提到的“作料”真不是修辭手法,就這搭配,不炒一盤肉絲對得起它嗎?

你們品,細細地品。

除了單純的牙粉,後來還慢慢演變出了“複方牙粉”,就是把幾種不同的作料搭配在一起來揩牙。

蘇軾就配製過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曬乾搗末,飯後沾一點來揩牙。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不光蘇軾,樂於鑽研“複方牙粉”的大有人在。

北宋末年,《香譜》一書中就收錄了十幾個牙粉配方,有的配方甚至用到十多種材料。

估計這些牙粉在古代也存在競品關係,沒準兒就是古人版的“佳某士”“高某潔”。

我找了其中一個配料比較簡單的,是用龍腦香、乳香各半斤,青鹽二兩,一起搗成粉末,用熟蜜調成糊。

效果好不好不知道,看著倒是挺香的。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03摩擦摩擦在光滑的牙齒上摩擦

說完牙膏的前身,接下來說說牙刷,畢竟它倆是好基友……啊呸,是好朋友,不能厚此薄彼。

最原始的牙刷就是手指,長度尺寸正合適,摩擦起來也不會太疼。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人的手指真是神奇,又能以手作梳,又能以手作刷。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用手指梳完頭之後又去刷牙,中間到底洗不洗手呢?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當然,光用手指揩牙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潔齒需求。

於是,最早的潔齒用品應運而生了,就是枝條。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樹枝條條。

具體做法是在清明前採摘第一批鮮嫩鮮嫩的樹枝,稱之為“明前枝”。(對不起,這句是我瞎編的)

總之,就是儘量囤一些鮮嫩的樹枝,不然剌嘴,之後將樹枝的前端咬爛,或者直接用石、錘等將前端砸扁,形如掃帚,之後一手執枝,蘸藥或青鹽“掃牙”,掃完了例行漱口。

(長這樣)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樹枝也有樹枝的講究,什麼楊樹枝、槐樹枝、桃樹枝、葛藤等,苦、澀、辛、辣各不相同。

古人啃樹枝都有講究,不像我,每天吃土,也沒吃出有啥不同的口感。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到了唐朝,人們以獸骨為柄,在頭部鑽兩行孔,以動物毛為刷毛,創造了植毛牙刷的原型。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南宋已經有了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刷柄的材質也逐漸擴充套件為骨、角、竹、木等,刷毛通常是馬尾。

講究人的話花樣就很繁多了,刷柄有玳瑁的、象牙的,形狀也是花裡胡哨。

(像這樣)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雖然牙刷在中國流傳已久,但牙刷的專利卻給了英國的一個叫威廉·阿迪斯的人。

1780年,他在監獄裡服刑時在一根骨頭上鑽了幾個小孔,然後嵌上豬鬃毛,製成了人類社會第一支受專利保護的牙刷。

04不要走開精彩繼續

大家是不是已經準備給我轉發分享了?別急別急,光找樂子不行,咱得學點知識啊。

接下來我就說說現代的娃該怎麼用牙刷。

這點和古人還是很接近的,那就是講究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從萌牙初期到寶寶滿1歲這段時間,大家可以先從矽膠指套用起,不推薦用紗布,容易弄疼寶寶不說,清洗消毒也不是很方便。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圖片僅供參考,非產品推薦)

等寶寶1歲多以後,大家就可以開始從矽膠指套牙刷向普通兒童牙刷過度了。在過度過程中,大家可以先使用訓練牙刷讓寶寶適應一下。

等過度到普通兒童牙刷時,就需要注意最好買中性毛的牙刷,刷毛不能太硬但也不能太軟。刷頭要小,這樣操作方便,犄角旮旯也能刷到。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圖片僅供參考,非產品推薦)

這個1歲只是個沒有感情的參考線,其實早點晚點都沒事兒,主要還是看寶寶的接受度。

最後教大家一個正確的刷牙方法,那就是巴氏刷牙法(我堅信我一定不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那種直接拿牙刷對著牙齒“拉大鋸”式猛刷的方法可是錯的。

我先人為地把我們的口腔分成四個象限,接下來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hei tui!閉嘴!)

每天刷牙,娃還有蛀牙?方法不對,就是“白刷”(附正確圖示)

每個象限都要按照下面這4步刷。

把4個象限都刷完了,最後別忘了刷刷舌苔。

整個過程要持續3分鐘才算刷到位了。

好了,《中國人刷牙簡史》就解讀到這兒,不知道今天皮皮的小編你們喜不喜歡?是不是十分想順著網線爬過來打欠嗖嗖的我?

來啊~過來啊~

領導說了,只要你們轉發得多,就可以看我線上捱打。

參考資料:

[1]豆子。古人的刷牙經[J]。《大眾科學》,2015,05:116-125。

[2]趙衍龍。古代人如何刷牙?[J]。人才資源開發,2014(04):54。

[3]張佳瑋。《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M]。譯林出版社:江蘇,2015:227-。

[4]李剛。我國古代牙刷的發明和發展[J]。《口腔護理用品工業》,2010,20(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