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怎樣看待“深衣”?如何正確處理五十六民族的服飾的關係?

2021-08-04由 江教授 發表于 畜牧業

在自己的族群裡怎麼說

中華服飾包括漢族服飾和漢族之外其他族群的服飾,我們為什麼不多說其他族群的服飾呢?不是我們不尊重其他族群,而是因為當今其他五十五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服飾,而且他們尊重、熱愛自己族群的服飾,不需要我們越俎代庖了。

華夏服飾和漢族服飾是否等同呢?假如說華夏就是漢族,那麼,兩者當然就是等同的。但是,在歷史上,華夏曾經等同於漢人,因此,有很多人說“華夏就是漢”。從今天的五十六個族群來說,現在的“漢族”已經與歷史上的“漢人”大不相同,有的人本來不屬於漢人的,現在卻已經屬於漢族了;有的人本來屬於漢人的,現在卻已經不屬於漢族了。所以,我們不能說“華夏等同於漢族”,但是,卻要說“漢族是華夏的主體和本源”。

怎樣看待“深衣”?如何正確處理五十六民族的服飾的關係?

查遍《四庫全書》,“漢族”兩字連用的時候,只有“漢朝人”、“漢朝滅了某某之族”的意思,從來沒有與我們今天多說的“漢族”同樣意思的時候。所以,當我們用“漢服”這個名稱的時候,取兩方面的意思:

一個是把漢朝時候境內的所有人叫做“漢人”,漢朝時候我們所穿的衣服就叫做“漢服”,但是,漢朝人卻是有祖先的,他們的祖先不能不算是“漢人”,同時,漢朝人的後代也不能不算是“漢人”,他們是當今中華民族的主體,所以,他們除了清朝被迫放棄漢服的時候之外,清朝之前所穿的服飾都可以叫做“漢服”,當然,像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那樣有時不穿漢服,卻穿“胡服”,然而他們自己已經清楚地說明了那叫做“胡服”,那就不能算是“漢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服”就像“漢語”一樣,您如果不反對“漢語”這個詞語,就不會不接受“漢服”這個詞語吧?

另一個是取當今五十六族群當中的“漢族”這個意思。清末之後,我們已經分成了五十六族群,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外族後裔加入中國籍的,還有華裔加入外國籍的,我們無法不正視這個劃分,除非我們能改變它,再恢復到國人是一家、自己家的人互相團結又尊重他人那樣的現實。在此情況沒有改變之前,我們無法不認可漢族作為一個族群這個現實。漢族不能成為一個霸道的族群,這需要華夏文化的復興;漢族也不能在五十六族群並列在一起的時候沒有自己服裝卻要穿旗袍、西服的族群,所以,需要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飾。

怎樣看待“深衣”?如何正確處理五十六民族的服飾的關係?

怎麼處理漢族與五十六族群的服飾的關係呢?這就需要把華夏服飾之中的禮儀服飾與其它服飾區別開。這裡所說的“華夏”,不再是歷史上的那種“漢族就是華夏”、“華夏就是漢族”之中的“華夏”,而是中華民族整體才是華夏。華夏服飾包括禮儀服飾、日常服飾以及特別服飾。

華夏服飾在人類服飾體系中,是作為一個體系出現的,而不是隻有幾種服飾。官員有官員的服飾,百姓有百姓的服飾,禮儀場合有禮儀服飾,士兵有士兵的服飾。您一定看到過電視劇、電視、圖畫之中的清朝以前的中國人,他們的服飾與外國不同,與我們今天的服飾不同,但他們之中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服飾。人們平時所穿用的服飾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不僅無法統一、不應該統一,而且日常服飾也不能作為禮服。所以,不要認為華夏服飾只有深衣那種寬袍大袖的服飾,否則,就低估了我們民族祖先的智慧與才能了吧?

從總體上來說,朝服、祭服、婚服、喪服以及深衣都屬於華夏服飾之中的禮服,但是,除了深衣之外,其它服飾都是特定的場合、特殊的人群或特殊的時候所穿用的服飾,所以,無法作為華夏民族整體的代表性服飾,只有深衣有這個資格。在我們要代表整個華夏民族形象的時候,目的就是標示出我們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對他人、他族的尊重與禮貌,這本身就是一種禮儀形式,所以,我們只能在華夏禮服之中選擇這樣的代表性服飾。

深衣產生於漢朝之前,又一直存在於清朝之前,已經有過幾千年的歷史傳統。因為產生於還沒有五十六族群之分的漢朝之前,所以,不存在民族問題;因為一直存在於清朝之前,所以能夠有資格作為民族服飾的代表。

深衣有兩種,一種是直裾深衣,一種是曲裾深衣。從它們產生的時代來說,前者在漢朝以前,後者產生於漢朝,因此,我們建議以前者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禮服,以後者作為漢族這個族群的禮服。中華民族的任何人在代表國家的時候,都以直裾深衣作為禮服;在漢族與其他民族在一起的時候,漢族的人都以曲裾深衣作為禮服。

深衣最能完整地體現出華夏文化和服飾傳統,它不僅與其他禮服和特殊種服飾不同,而且也與日常服飾有所區別。它體現出來的華夏服飾傳統是:交領、右衽、繫帶、隱扣(或無扣),禮服、特服、日常服飾或多或少的具有這樣的特徵。但是,它作為一種禮服,又有自己的規定:日常服裝可以把上衣與下裳分開,深衣則必須是上衣與下裳相連,就像陰與陽雖然分開但又必須是一個整體一樣;日常服裝的下裳可以是前有三幅而後有四幅,深衣則必須是十二幅,就像一年十二個月不能缺少任何一個月一樣;日常服裝可以讓帶子在上下衣服的上三分之一處,深衣則必須是在肋骨和大腿骨之間的無骨之處;日常服裝的袖子和下裳可以長一點或短一點,深衣則必須符合規定尺寸;日常服裝可以相對比較華麗一些,深衣則必須樸素典雅、莊重大方;日常服裝的衣服邊緣顏色和寬度可以比較隨意,深衣則不能不遵守規定的顏色和寬度;日常服裝對於是否穿中衣並非十分講究,深衣則必須內穿深衣。

怎樣看待“深衣”?如何正確處理五十六民族的服飾的關係?

當我們把深衣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服飾的時候,五十六族群就像一家人一樣,無論我們走到世界何處,我們都會有相互認同的標誌,在國際上來說,我們認同自己的民族服飾,擁有了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試想一想,一個連自己的民族服飾都不願意接受,更不喜歡的人,會不會有民族凝聚力呢?日本人不會不認同和服,韓國人不會認同韓服,不管和服與韓服是否漂亮都不會影響他們的認同;中華民族內部的五十六族群之中,藏族不會穿滿族的服飾,朝鮮族也不會穿苗族的服飾,漢族莫非會穿其他民族的服飾嗎?

深衣作為華夏民族代表性服飾之後,是否深衣就不再屬於漢族服飾了?我們把深衣當作中華民族的服飾,首先是因為當今的漢族是從當初的華夏民族而來的,現在我們把深衣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服飾,中華民族的主體仍然是漢族;其次,這樣做,深衣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升了,難道誰會說整個中華民族都穿深衣代表中國人會是辱沒了深衣呢?

同時,其他五十五個族群的同胞是否會同意呢?首先,現在我們雖然已經有五十六族群之分,但是,五十六族群合在一起是一個大家庭,有誰希望這個大家族沒有作為整體代表的服飾呢?其次,深衣本來就是在五十六族群劃分出來之前就有的服飾,因此,它本來就不僅僅屬於現在意義上的“漢族”;再次,代表華夏民族的服飾只能是能夠代表當前的絕大多數人、自古以來就歷代相傳的那種可以稱之為“傳統”的服飾,而不是選擇少數人的、某個時代或小群體、憑空創造出來的服飾,所以,除了深衣,我們將無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