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一個飯後小習慣,竟可能引發細菌“吃掉”心臟!千萬別大意

2022-10-05由 北青網 發表于 畜牧業

吃飯時心臟疼怎麼回事

徐大叔平時身體不錯,在去年11月份得了感冒發燒,一週一次高燒,斷斷續續吃了近兩個月的藥,體重忽然下降,檢查發現C反應蛋白指標異常增高,說明身體裡有細菌,然而細菌在哪卻找不到。

一個飯後小習慣,竟可能引發細菌“吃掉”心臟!千萬別大意

徐大叔變得特別乏力,後來醫生找到了病因,原來是細菌正在“吃掉”心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心臟有四組瓣膜,瓣膜的位置褶皺多,一旦外部細菌侵入,就更容易停留,引起嚴重的炎症反應。而心臟血流是朝一個方向流動的,當心髒瓣膜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血液逆流,這種疾病在臨床上稱為感染性心內膜炎。

一個飯後小習慣,竟可能引發細菌“吃掉”心臟!千萬別大意

其實,這種細菌侵蝕心臟的疾病並不少見,一旦感染上,致死率高達16%~25%。但它的早期症狀也很明顯,比如反覆發燒、高燒低燒交替、遷延不愈等,伴隨有乏力、心慌氣短、體重消瘦等症狀,容易引發心衰。

生活中,人體的每個部位都有條件致病菌存在,如果細菌有機會進入血液,就容易侵蝕心臟。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危險呢?這就和我們的一些日常習慣有關了。

一個飯後小習慣,竟可能引發細菌“吃掉”心臟!千萬別大意

1剔牙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徐大叔,他幾乎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但是在每次吃完飯後都會剔牙。而不恰當的剔牙或者不正規牙科小手術,很容易導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剔牙是牙科保健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在抵抗力低下期、疲勞期的時候,我們要謹慎剔牙。比如不要用牙籤剔牙,改用牙線或者含淡鹽水漱口等,刷牙時也要小心,避免出血和感染。

正常情況下的牙齒保健是不會導致細菌感染的。相對來說,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和掏耳朵基本不會引發和心臟相關的細菌感染。2打針打針分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的時候風險相對小一點,靜脈注射有留滯針的時候,感染風險會比較大。3痔瘡痔瘡的位置比較敏感,細菌比較多,抵抗力低下的時候,細菌就會透過傷口進入血液,順著血液流到心臟,引起致命的疾病。

一個飯後小習慣,竟可能引發細菌“吃掉”心臟!千萬別大意

今日小結

用牙籤剔牙雖然是個小細節,卻有可能刺傷牙齦引發感染,使用更加安全的牙線,或飯後及時刷牙即可。生活中應儘量減少感染的可能。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