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2021-07-20由 世界科學 發表于 畜牧業

螟蟲怎麼讀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本欄目由 “

世界科學

和 “

賽先生

”聯合出品

編者按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世界科學

”聯合“

賽先生

”等微信公眾號,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下,開闢“

走近科學

”欄目,對獲得國家及上海市科技獎勵的成果進行科普化報道。

本篇報道圍繞2017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植物次生代謝與抗蟲”專案展開,該獎項由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陳曉亞院士領銜的團隊

獲得。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蝶戀花、蜂採蜜,植物與昆蟲大約是地球上關係密切程度最高的配對之一。不過,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大自然裡,植物與昆蟲之間的關係,並非總如詩人描繪的那麼和諧美妙:有時昆蟲為植物傳粉、植物為昆蟲提供食物,互惠互利;有時在昆蟲貪婪無情的啃齧下,植物不得不奮起反抗,以牙還牙。

地球上大約有35萬種植物和80萬種昆蟲,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協同進化,演繹出了一幕幕世界上最複雜有趣的生命現象,也成為生物多樣性形成的重要動力。

自從人類將一些植物馴化成了農作物之後,深入瞭解昆蟲與植物之間的恩恩怨怨,並以“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手段加以利用,由此為人類帶來更豐富的物產就成了科學家們的一大重任。隨著21世紀生命科學的發展深入到分子細胞水平,進入基因組時代,植物與昆蟲博弈的故事溯源與解剖,也開始在微觀世界中展開。

植物與昆蟲的共進化博弈

據統計,全世界約80萬種昆蟲中,有45%左右以植物為食,而所有的植物都會被至少一種蟲類所取食。

有化石證據表明,昆蟲對植物的取食行為最早發生在大約3。5億年前。如果沒有抵抗病蟲害的“十八般武藝”,植物是難以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的,在漫長的自然選擇與協同進化過程中,植物進化出了一套複雜的防禦系統,以及多種多樣的抗蟲策略。

目前,已知的植物“抗蟲秘籍”主要有以下幾種。

“速生”大概可以算得最笨的抗蟲辦法。

為了抵禦害蟲的侵襲,植物自身會盡可能地加快生長速度——即被蟲子吃掉一片葉子,植物會很快再長一兩片出來進行補償,這樣就不會影響植物正常的生長和產量。這用來對付個別偶爾“打秋風”的昆蟲,頗為有用,有時還會促進植物生長。比如,在一定的條件下,蟲害損傷了棉花植株的一些葉片或個別棉蕾之後,反而會促使那些沒被吃掉的棉桃長得更大。

“堅壁清野”也是一些植物常用的手段

,即植物透過形態、組織和生長特性,來對昆蟲的取食、侵襲行為產生“拖累”作用。比如,有些植物會在葉片上“塗”滿厚厚的蠟質,甚至生長出或堅硬、或光滑、或佈滿絨毛的外表層,使得昆蟲難以在植株上“落腳”,即使“站穩”了也無從下口。比如:有的水稻品種因其植株硬度高,就具有更強的抗螟蟲能力;而有些茸毛多的棉花品種,就會少受蚜蟲的侵擾。

不過,更讓人驚歎的是,

很多植物透過自身的次生代謝物,煉就了“用毒”的能耐

——用化學物質、激素等讓昆蟲“望植興嘆”,鎩羽而歸。比如:

菸草植株所產生的菸鹼、十字花科的植物產生的芥子油苷、除蟲菊產生的除蟲菊酯,都因為它們強大的抗蟲性,現在已經作為無汙染的農業殺蟲劑被廣泛應用;

而有些植物則能產生丹寧、棉酚等酚類化合物,使蛋白質變得不易消化,從而使昆蟲“吃得下,用不上”,出現營養缺乏的飢餓症狀;

有些植物則能產生激素,讓昆蟲吃了之後不知不覺地發育異常,並喪失繁殖能力。

然而,昆蟲也不是等閒之輩,決不輕易放棄植物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在漫長的協同進化過程中,針對植物進化產生的一系列次生代謝物(即上文提到的那一類並非植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昆蟲種群又透過進化,重新適應產生次生代謝物的植物,於是造成了昆蟲食性的專化。

比如,含有毒素棉酚的棉花,令大多數其他昆蟲都避而遠之,可棉鈴蟲卻不怕,敢於對棉花植株大快朵頤,就是因為它體內能自產“解藥”。

棉鈴蟲美食變“穿腸毒藥”

對於被人類選為重要農作物的植物來說,如果有“剋星”昆蟲的存在,顯然對於農業生產十分不利。蟲害嚴重影響農業,每年造成的損失約佔總產量的15%。因此,科學家抓住植物與昆蟲協同進化的關鍵環節,深入研究昆蟲對植物次生代謝的適應機制,由此發展新一代抗蟲技術。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深入研究棉花-棉鈴蟲模式,巧妙地透過轉基因手段,讓棉花從棉鈴蟲的美食變成了“毒藥”。

萜類是植物次生代謝物種最豐富的的一類化學物質,包括單萜、倍半萜和二萜等。它們具有重要的生理與生態功能:有些具有揮發性,可以吸引昆蟲前來協助傳粉,或是向害蟲的天敵釋放訊號,來幫助自身“解圍”;有些則具有藥用價值,比如紫杉醇具有抗腫瘤活性,青蒿素可以抗瘧疾,等等。

棉酚就是一種倍半萜衍生物,具有廣譜毒性,是很多昆蟲的毒藥,這使得棉花免遭很多蟲害的侵襲。然而,棉鈴蟲卻不怕,這是為什麼?(據統計,棉鈴蟲對我國棉花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數十億元。)

陳曉亞院士為了探索其中的奧秘,從2000年起,就帶領博士生毛穎波開始了艱苦的探索。

原來,

棉鈴蟲體內有一些神奇的

解藥基因

,能抵消棉酚的毒性

。正因為如此,別的蟲兒望而生畏的棉葉棉桃,卻成為棉鈴蟲的美味佳餚。這個“解藥”就是P450基因。

科研人員找到這個棉鈴蟲P450基因

(CYP6AE14)

之後,就把一種可以抑制該基因的雙鏈RNA轉進植物中,當棉鈴蟲把含有這種雙鏈RNA的植物葉子吃下肚後,雙鏈RNA就會深入細胞,讓P450基因生產不出

解藥

。這釜底抽薪的一招,立刻將棉花變成了棉鈴蟲的

毒藥

這個想法實現的關鍵在於“如何實現雙鏈RNA抑制P450基因的作用”。當時,RNA干擾(RNAi)技術剛剛興起,大家都處於摸索階段。一開始,研究組想把這種基因的雙鏈RNA直接注射到棉鈴蟲體內,但怎麼也成功不了。接著,他們又想透過基因技術直接敲除棉鈴蟲身上的P450基因,但也不成功。研究進入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境。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棉鈴蟲正在啃噬田間棉花(上海松江農場基地)

不過,柳暗花明的驚喜就在科學家靈感乍現的那一刻到來——能不能讓棉鈴蟲把雙鏈RNA吃下去,也就說,讓棉花表達昆蟲基因的雙鏈RNA?

於是,研究組開始嘗試促進棉花產生雙鏈RNA。果然,轉入該P450基因的棉花體內所產生的雙鏈RNA,降解了棉鈴蟲體內的棉酚“解藥”——餵了這種轉基因葉子後,“解藥工廠”果然“產量”大減。再喂棉鈴蟲這種棉花葉片,棉鈴蟲顯得難以下嚥,最終營養不良、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2007年11月12日,《自然 • 生物技術》(

Nature Biotechnology

)刊登了這項成果,併為此配發長篇評論,認為“這項技術為開發新一代安全有效的轉基因抗蟲植物(如抗蟲棉)奠定了基礎”。

《自然》(

Nature

)雜誌在評論中對這一重要突破給予高度評價:“第一次成功報道利用植物自身表達昆蟲基因的雙鏈RNA來抑制植食性昆蟲防禦基因的論文。”

《科學》(

Science

)更是形象地將其比喻為“農場裡種植RNA”。

又經過多年研究,如今研究組已獲得穩定的轉基因棉花材料,目前正在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進行育種工作。

其實,我國早在1997年就批准了轉Bt基因抗蟲棉的生產,並開始推廣種植,是繼美國之後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獨立研製成功轉基因抗蟲棉的第二個國家。2019年,我國國產抗蟲棉的自有率已達99%以上。而且,

Bt轉基因抗蟲棉的推廣普及已基本解決了棉鈴蟲影響棉花生產的問題,為何這一利用植物表達抑制害蟲的RNA方法,會得到如此高的榮譽褒獎呢

原來,由於Bt轉基因作物的長期大面積種植,田間已開始出現對Bt具有抗性的害蟲,並有蔓延的趨勢。而且,Bt轉基因作物主要針對鱗翅目昆蟲,那些非鱗翅目昆蟲,由於噴灑農藥減少,逐步成為棉田裡的優勢害蟲,如綠盲蝽。因此,尋找新型高效的作物抗蟲技術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而陳曉亞研究組探索出的利用植物表達抑制害蟲的RNA方法,則為培育新的抗蟲棉品種另闢蹊徑。更重要的是,這一發現使我國在利用以RNA干擾為基礎的核酸技術防控病蟲害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陳曉亞院士(左)和課題組成員王凌健副研究員(右)在轉基因棉花培育實驗室裡

RNA干擾為基礎的核酸技術使病蟲害防控進入新時期

RNA干擾是近年來最重要的生物學發現之一,200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頒給了發現RNAi干擾機制的兩位美國科學家。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教授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左)與斯坦福醫學院教授安德魯·法爾(AndrewZ。 Fire,右)因發現RNA干擾現象而共同獲得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由於RNAi是真核生物中保守的調控機制,基於這種機制開發的抗蟲技術具有普適性,還可彌補Bt抗蟲技術的不足。同時,RNAi依賴於序列特異性,可針對特定害蟲進行防治,專一性強,更有利於環境安全。

經歷了化學農藥、蛋白質農藥(主要是BT)兩代技術,以RNA干擾為基礎的核酸技術使病蟲害防控進入新時期。

在RNAi轉基因作物開發上,國際競爭相當激烈。

例如,孟山都已經研發成功的轉基因玉米,能夠表達玉米根蟲DvSnf7基因的dsRNA,同時還表達3個蘇雲金桿菌來源的Cry蛋白,可以在增加Bt耐受的同時,加快RNA干擾效果。該轉基因玉米SmartStax PRO已在美國、巴西、日本等8個國家和地區透過轉基因安全評價,於2017年6月獲得了美國環境署

(US-EPA)

的種植許可,並已向我國申請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別國已經帶著產品在我國“敲門”,我國在該領域的產品在哪裡?陳曉亞研究組的這一進展,促進了我國在植物介導RNA干擾抗蟲技術的發展。

近年來,在我國轉基因重大專項的支援下,該領域持續獲得突破,研製了RNAi抗盲蝽棉花、RNAi抗黃萎病棉花以及RNAi+Bt的聚合抗蟲棉花,顯示出克服棉鈴蟲對Bt棉產生耐受性的前景。

觸類旁通拓展應用

植物次生代謝受各種因子的精確調控,當科學家瞭解清楚背後的一整套機制,就能展開各種應用,為人類造福。

陳曉亞研究人員發現,環境因子、防禦激素茉莉素和生長髮育訊號,可共同調控次生代謝的分子機理。他們發現,棉花WRKY1蛋白能結合杜松烯合酶基因啟動子,透過啟用基因轉錄來控制棉酚合成。

在破解棉鈴蟲體內“解藥基因”的同時,陳曉亞研究組還根據植物中的棉酚合成途徑培育出低酚轉基因棉花。

其實,棉酚雖然是棉花的“護體神藥”,可那槓槓的毒性也限制了棉籽的應用。棉籽富含油脂和蛋白質,古代中國人和印度人就曾用原始方法提取棉籽油,用於醫藥和照明;在現代工業中,棉籽油可加工製成食用油、動物飼料。然而,除去毒素棉酚卻一直是件麻煩事,這限制了棉副產品的充分利用。

既不耽誤棉花抗蟲,又讓棉籽毒性降低,能否培育出種子中棉酚含量低、植株中棉酚含量正常的棉花新種質呢?

陳曉亞研究組在研究過程中,對棉酚的生物合成途徑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先後克隆鑑定了法尼基二磷酸合酶(FPS)、杜松烯合酶(CAD)和杜松烯羥化酶(CYP706B1),催化三步連續的反應。利用種子特異啟動子表達CYP706B1基因的雙鏈RNA,創制了種子低酚、植株棉酚含量正常的轉基因棉花新種質,提供給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浙江大學等單位培育新品種。

另外,在研究過程中,他們還發現,

棉花在棉酚合成過程中會分泌一種酶——分泌型漆酶,可以有效分解土壤中的酚類汙染物

。由此,研究組首次提出了土壤汙染的植物體外修復,被《自然· 生物技術》稱為“展示了一項有生命力的植物修復策略”。

正因為以上多方面研究成果及取得的影響力,“植物次生代謝與抗蟲”系列研究成果獲得了2017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專案成果促進了我國植物代謝等學科的發展,帶動了新一代抗蟲作物的研製,取得了重要的國際影響和學術地位。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本文選自《世界科學》雜誌2020年第10期“走近科學”欄目。

自以為吃定棉花的棉鈴蟲,卻發現美味成了穿腸毒藥︱走近科學

END

我命由我不由天,成為什麼細胞,我自己說了算 ︱走近科學

書寫皮秒拍瓦時代鐳射科技新篇章︱走近科學

如果只有半個大腦,人生還有多少可能?︱走近科學

人人都在減肥,汽車也急著瘦身……︱走近科學

科學家如何表達對大地母親深沉的愛?聊聊土壤修復那些事兒︱走近科學

與細菌抗爭,中國人走到了哪一步?︱走近科學

DNA鑑定屢立奇功,它到底是個什麼“功”?︱走近科學

一鍵三連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