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2022-08-13由 扶蘇談史 發表于 畜牧業

怎樣解讀課標

引言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國自西周時起就已產生系統的教育制度,不過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學制始自清末頒佈的“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學制具有培養人才的重要作用,意義重大。晚清學制的頒佈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對

以經

學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教育而言,清末學制的頒佈與實施是一場劫難。

經學教育起源於漢代,科舉制度形成之後逐漸走向完善,早已形成一套獨特的課程體系,而西方現代學制的引入,打破了這一穩固的課程體系。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清末學制下的經學教育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目標等方面具有新的特徵,並在新式學堂中以另一種新的方式呈現出來。

清末學制規劃下的經學課程具體而明確,在實際學堂教學中卻出現因循守舊、地域差異等問題。

嘗試變通:學制醞釀時期的學堂經學課程

據統計,

19

世紀末期全國一共創辦了

30

多所新式學堂,基本上分為軍事、語言和工業技術學堂。晚清教育改革時期,統治階級內部不得不先仿照西方教育方式來嘗試興辦一批新式學堂,以培養各類急需人才。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洋務學堂為清廷培養了不少實用人才,但是卻相互分割、獨立而不統一,成為洋務派不同集團的私有物。除京師同文館外,

“就總體而言,各學堂之間沒有形成依次遞升的銜接關係,而且多數學堂僅為一級制,下無預備學校,上無繼續研修機構。”

這些問題導致洋務學堂呈現出雜亂無序的狀態。為便於日後新式學堂的穩步發展與教育改革的有序推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統一且完整的學制顯得尤為重要。

內憂外患的局面在1900年以後變得更為嚴重,清政府亟需改革來扭轉乾坤。

在全國建立新式學堂、學習西學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改舊學、立新學成為不可逆轉之趨勢。清末新政改革時期又重拾維新派對教育改革的幾乎全部建議,開始大力提倡興辦新式學堂。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維新運動時期的教育改革影響是巨大的,各地公私立學校從此發展迅速,特別是私立學校受到很大鼓勵。至

1901

年,僅武昌

一地學堂就達

90

所以上,江蘇有各類學堂

99

所,蘇州一地即有初小

40

所,四川有各類學校

150

所。”在清政府的鼓勵與提倡之下,全國各地興辦學堂的熱情空前高漲,新式學堂的數量逐漸增加,建立完整、科學、統一學制的要求被進一步強化。

有識之士與朝中大臣開始學習探索建立學制,一些在各地辦理學堂及開辦新式書院者亦開始在當地展開試驗,新的全國統一的學制進入醞釀時期。作為傳統教育核心內容的經學得到這一批探索者的重視,出現在各地各類學堂的課程設定中。

新式學堂保留經學課程

在清末學制醞釀時期,不少地區已開始嘗試創辦新式學堂。這些新式學堂或由書院改辦,或直接創辦,總體上都呈現出一個共同特徵:皆設立經學課程。統治階層在順應社會趨勢興辦新式學堂的同時,對經學教育難以割捨。

這首先是由於以“四書五經”為中心的傳統教育宣揚並維繫著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傳統教育中蘊含的倫理綱常(如忠於君主)思想,實為統治者保持其政治利益的利器。

其次,當時“體用之說”盛行,“中體西用”的思想自張之洞進行過系統地總結概括之後,廣為流傳,成為清廷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

在興辦學堂的過程當中更是衍生出“‘四書’、‘五經’為體”,“歷代史鑑及中外政治、藝學為用”這一在課程設定方面的“體用之說”,用以凸出經學課程的重要位置。再次,拋開盤根錯節的政治利益及個人因素,還存在課程設定者對於“中國之理”及中華文化斷

絕的擔憂。

維護統治階層的意識形態

清政府辦新學的一個重要舉措是令各省所有書院改設學堂,皇帝在詔令中提及:

“其教法當以‘四書’‘五經’綱常大義為主,以歷代史鑑及中外政治、藝學為輔,務使心術純正,文行交修,博通時務,講求實學,庶幾植基立本,成德達材,用副朕圖

治作

人之至意。”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心術純正”、“文行交修”、“用副朕圖

治作

人之至意”,體現出統治者希望書院改學堂之後,學生在學習西方實用學科的同時,仍然堅持“四書五經”等中國傳統學問的學習。其目的在於對受教育者進行倫理道德教育,使其成為維護封建道統、忠於君主且具有實用技能的人才。

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率先響應皇帝號召,在山東創辦山東大學堂。

在其奏摺當中提及兒童必須學習經史,他認為:

“惟是中國經史精深廣博,如與各國政治、藝學同時並習,既慮致功無序,泛涉不精;又恐髫齡子弟,血氣未定,見異思遷,或至忽其本根,歧其趨向。必須另設蒙養學堂,挑選幼童,自七歲起至十

四歲止,此八年內專令講讀經史,並授以簡易天文、地輿、算術,畢業後選入備齋。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袁世凱認為中國經史有維繫“本根”的重大作用。中國傳統經史,代表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必須持續宣揚,否則可能導致學生“見異思遷”。

經學教育與史學教育成為學生在學堂學習的重要內容,主要承擔道德教化、宣揚意識形態的作用。此時在學堂教育中,經學教育在傳統教育中所具有的謀取生計、改變命

運等作用開始淡化。

“體用之說”與依照慣性

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整理提出的

“中體西用”觀點,成為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也是當時人們對待西方事物的參考標準,在教育改革中亦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清末各地在興辦學堂的過程中,面對如何設定與分配中學與西學課程,又衍生出“當令以‘四書’、‘五經’為體,以歷代史鑑及中外政治、藝學為用”的一種“體用之說”。

經學課程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因此而確定,在這種觀念之下經學課程的地位高於其他課程,二者存在“體”與“用”的區別。

新式學堂在創辦初期挑選學生首重中國經史,可見清末教育改革興辦學堂之際仍然將經學作為重點。

當時處於清末教育改革及興辦學堂的探索與初創之時,辦學形式與課程安排習慣依賴前人經驗或延續舊學傳統。洋務學堂及

1898-1900

年間的京師大學堂在強調學習西方軍事、科技、翻譯等實用學科的同時未曾放棄經學課程,此次興辦學堂也設定了經史科目。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在選取學生方面,“所有中學、小學以及蒙學,均尚在議而未設之列,只可先用經義史論考選學生,挑入備齋肄業。”經義、史學是舊

學的重要內容,在缺乏考試標準以及學堂學生大都未有西學背景的情況之下,只能依照舊學慣例來進行篩選。

由舊到新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舊的制度作用力減弱時,新的制度想要取而代之,也需要一個過渡時期。

在提倡創辦新式學堂的初期不可能完全拋棄舊有學問只學習西學。經學課程在清末教育改革時期被提至極高位置,是統治階級依賴舊有制度的表現。

對中國之理斷絕的憂心

張之洞曾說:

“但令仿古人專經之法,少讀數部可也,或明其大義不背全文亦可也。若小學不讀經,中學不溫經,則萬萬不可。”張認為即使對經學教育的學習內容及方法進行刪減,也“萬萬不可”不學習經學課程。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他將中國經學比作西方宗教,“西國學堂皆有宗教一門,經書即中國之宗教也。今日略知西法,辦學堂者動謂讀經書為無益廢時,必欲去之,百喙一談,牢不可破,此大謬也。”

其認為經學作為中國特有且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可廢除,並對認為讀經無益者進行批判。

為深入闡發學生必須讀經的原因,他對不讀經的後果作出假設:“若幼學未經上口,且並未寓目,中年以往,必更苦其奧澀,厭其迂遠,豈耐研尋?不惟經典,即隋、唐以前之子史文義亦皆深雅。若少年不讀古書者,長大必不能解或謂可。

俟中學普通既成,再令讀經、講經,此必無之事也。

晚清時期,學堂課程體系的重構都經歷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困難?

普通學成,中

人之資

大率總在二十五歲上下,既自命為畢業通才,豈肯伏案誦讀經傳?

始則無人肯讀,三十年以後則宿儒已盡,後學茫然,

必致

無人能解,從此經書廢絕,古史亦隨之,中國之理既亡,中國豈能自存乎?”

經史子集皆不易學習,若不從幼時開始學起,成年之後就

“不能解或謂可”。

結語

總的來說,

張之洞認識到西方實用學科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若不強調學習經學課程,學生畢業後成為“通才”,具備就業與改善生活的資格之後,也不會再“伏案誦讀經傳”,將導致幾十年後經學教育的斷絕,以經史為代表的“中國之理”也會隨之而亡。張之洞憂心經史斷絕、文化斷層、國家覆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學課程需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