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對症下藥校正太極常見病

2021-07-16由 馬權友太極苑 發表于 畜牧業

腿亂是怎麼回事怎麼治

對症下藥校正太極常見病

作者馬權友

對症下藥校正太極常見病

作者馬權友

當悟通拳理、練出太極功夫後,再回頭看看我們原來的太極行拳之路,會發現拳技出現過問題。如今總結出來,指出以前太極行拳走架的病症,並予以校正方法,以警示後人,更好地行拳,使拳架更漂亮,讓養生更有效,讓實用更有威力,讓受教者不走灣路,直接入戲,進入角色,成為真正的太極人。

練太極拳,悟太極拳,必須長期堅持,行拳中的毛病,也會不時地出現,要隨時校正改進,以便更好行拳。練太極拳常見病症和校正:

一、動作直來直去

表現:

行拳似長拳,肩不沉,肘不垂,腕不軟,胯外支,有剛無柔,動作不協調,周身僵硬,無弧無圈,直來直去,沒有太極味,這是初學者易犯的毛病。

校正

首先讓心情放鬆,把練拳當玩。我馬權友常教導我的弟子,不妨遛遛拳,這樣心情不緊張,身體放鬆,打出的拳圓活順暢。要特別注意沉肘的重要性,還要有“圓”的概念,意念中要有抱樹、抱球的感覺。

二、拳架不正不穩

表現:

一是立身不中正,突臀貓腰,特別是做下勢動作,由於功夫沒達到,卻還想仆地做成低架給人看,結果造成身體欠中正,重心不穩,內氣不易下沉,心態不坦然。二是頭不正,脖子軟,身亂晃,要麼仰頭氣上浮,造成頭重腳輕身不穩,要麼頭俯看腳,這是易犯的毛病,打拳不精神。

校正: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注意眼平視,下巴意中對鎖骨頭,豎頸後挺,頭頂肩沉形成上下對拉勁,再就是松腰掉臀,尾閭中正,使脊柱豎直,重心平穩移動,從而行拳走架穩當。

三、氣浮聳肩抬肘

表現

:氣位高,橫氣填胸傷身,這主要是初學者易肩往上聳,造成提氣拔根。還有就是練法有問題,明知練拳抬肘過高,手位也高,感覺不舒服,卻因學的某大師名人拳架,而不願隨心所欲,委屈自己堅持不棄,何苦?有的是迷信某大師名人,去模仿行拳,還納悶怎麼不產功夫?手太高,內氣不易下沉,能產功夫嗎?

校正:

練習肩下沉,吸氣再呼,呼時要自然下沉。行拳定勢時,要做到呼氣肩沉,這樣有利於內氣的下沉。還有大臂腋下要有一定角度,腋下虛空,不能夾腋,夾腋氣易上浮。也不能角度過大和抬手過高,永遠保持垂肘狀態。

四、跪膝前傾傷膝

表現:

重心腿的小腿傾斜,弓步時前腿膝蓋前傾,嚴重的過腳尖,造成上身前傾,重力壓膝,重心不穩。這樣,養生不利於氣沉心穩,還會傷膝,破壞身體健康;實用易被人借勢往前採挒,失去平衡。

校正:

一是要讓重心腿開胯,使小腿垂直地面,膝不吃勁,腳下紮根。二是要襠內合勁,固定腿弓,弓彎不變,腿不悠晃。

五、腰不松胯不活

表現

:腰不松沉,胯轉不靈,重心腿胯打不開,大腿根處凹不進去。行拳時不能體現以腰脊為主宰,以丹田為核心的拳法,而是動脊動肩,以為是轉腰,實際是走肩,從而使不上全身的整勁。

校正

:注意松腰轉胯,以腰胯為軸,轉動時先讓大腿根處凹進,屁股下掉,尾閭中正。腰松胯活還跟下盤有勁穩當有關。下盤有勁,能托住上身,減輕腰的承重,從而腰松,腰松胯便活。這要求樁步練拳,增加下盤力量。

六、身亂晃腿亂悠

表現:

一是拳架不正,前俯後仰,左右歪斜,臀部歪扭,這主要發生在初學者身上;二是雖拳架正,但下盤無勁託不住上身,主要原因是兩腿弓隨意亂動,造成兩腿悠晃,這主要發生在練拳多年的“好手”身上。有些身體柔韌性好的練拳者反而會出現這種病。既使比賽得獎了,也不要沾沾沾自喜,因為這樣練拳不會出“真功夫”。

校正

:首先頂勁領起,以腰脊行拳。把襠撐圓,固定腿弓,增加襠內合勁。要明確身體放鬆,不得於拳架放鬆,要穩固拳架,做到“上輕下實”,既“上半身不著力,下半身卯足了勁。”

總之,

練太極拳要求做到“內外相合”,以修內為主,要科學地練拳,要懂得練太極拳就練養內氣、求內勁、增內功。不要瞎練,不顧身體狀況、年齡承受,去追求不必要的”完美”,猛發拙力,累得氣喘吁吁;求踢腿之高,達朝天登;追壓腿之低,劈叉仆地。這些不產內功,弄不好會出一身病。“一身舒適萬法宗”,才是太極的追求。(文/馬權友)

對症下藥校正太極常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