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陽江市民迎來一場“驅蚊大戰”,防蚊滅蚊清除積水最管用

2022-07-12由 陽江日報 發表于 畜牧業

白腹叢蚊在化糞池產卵嗎

陽江市民迎來一場“驅蚊大戰”,防蚊滅蚊清除積水最管用

進入夏季,我市迎來頻繁降雨,加之適宜的氣溫,為蚊子的繁殖和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市民也因此迎來一場“驅蚊大戰”。近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瞭解到,目前我市還未迎來蚊子繁衍的高峰期,但從3月份起,因之適宜的氣象條件,我市的蚊子密度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大。5月16日至20日,由市愛衛辦牽頭,我市各相關部門開展了防蚊滅蚊行動。

■ 本報記者/陳海濤

頻繁降雨和適宜溫度導致蚊子活躍

據悉,在我市主城區,最常見的蚊子主要有伊蚊(白紋伊蚊)和庫蚊(致倦庫蚊)。農村山區則以按蚊為主。其中,伊蚊身體大多黑色,且有白色斑紋,喜陰涼,易傳播登革熱等疾病。庫蚊體色是棕黃色,常見傳播乙型腦炎和絲蟲病;按蚊會傳染瘧疾,但隨著防治措施的加強,我市從2011年開始已全面消除瘧疾病例。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文傑介紹稱,蚊子主要孳生在積水中,不同性質的水質和積水型別孳生不同種類的蚊子,比如庫蚊容易在有少許汙染的積水中繁殖孳生。蚊子在適宜的氣溫(20℃至30℃)也更容易繁殖。他還說,蚊子從產卵到發育大約需要7天的時間,成蚊的活動週期一般為1至3個月左右。

“可以說有積水的地方就會孳生蚊子。”李文傑說,再搭配適宜的溫度,蚊子的繁殖速度就會加快。今年3月以來,我市降雨頻繁,戶外不少地方和各類容器積水增多,成為蚊子孳生地。近段時間,我市庫蚊的密度有所增大,伊蚊的密度也有增大趨勢。據介紹,我市預計在8月份達到蚊子繁殖的高峰期。

陽江市民迎來一場“驅蚊大戰”,防蚊滅蚊清除積水最管用

全市開展防蚊滅蚊行動防控登革熱

蚊媒密度增高,控制蚊媒傳染病尤其是登革熱的爆發流行成為當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點。

佈雷圖指數,是用來評價一個地區伊蚊密度的指標,即平均每百戶內有伊蚊幼蟲(孑孓)孳生的容器數。佈雷圖指數在5以下,屬於安全範圍,一般不會出現登革熱流行。如該指數範圍在5至10,則有低度傳播登革熱的風險,若為10至20則存在中度風險。如果該指數高於20,則意味著一旦有外部病例輸入,就可能在該地區造成登革熱的流行。李文傑告訴記者,目前我市監測室內伊蚊密度的佈雷圖指數為15左右,具有中度傳播登革熱的風險。

據此,市愛衛辦於5月10日向全市各單位釋出關於開展防蚊滅蚊統一行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做好轄區各街道、社群的防蚊滅蚊工作,同時發動轄區群眾清倒積水,做好清理蚊子孳生地的工作,並集中使用藥物滅殺蚊子。

5月16日,天氣晴好,正有利於開展市區公共外環境病媒防控消殺工作。當天上午9時許,市四害防治中心20多名工作人員沿著市區新江北路進行滅蚊藥物噴灑。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或使用高壓大型噴霧劑沿路殺滅綠化帶的成蚊,或手持熱煙霧機消滅下水道、沉沙井等地孳生的蚊子。藥物噴灑區域逐步覆蓋市區道路綠化帶、公園等公共外環境。截止5月20日,我市各縣(市、區)均已陸續開展防蚊滅蚊行動。

陽江市民迎來一場“驅蚊大戰”,防蚊滅蚊清除積水最管用

清除積水有效防止蚊子產卵孳生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李文傑表示,由於蚊子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孑孓)、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其中卵、幼蟲(孑孓)和蛹三個時期的發育,都必須在水中完成,所以最有效的防蚊滅蚊方法就是清除積水。

容易孳生蚊子的地方有廢棄的罐、瓶、盆、缸、澆水壺、花盆、花瓶等容器積水,因此市民要及時清除各類場所和家居環境的容器積水。而盆景、水生植物也是蚊子孳生的典型環境。上文提到,蚊子從產卵到發育大約需要7天,因此水養植物和花卉每隔3至5天換一次水,並清洗植物根部,可有效防止蚊卵附著在上面。

除此之外,陽臺或屋頂的排水口、下水道(含高層建築地下室或停車場的積水部位)、化糞池、管井、電線井、沙井、明渠等地方也要清理積水,並嚴密加蓋,防止蚊子飛入產卵孳生。阻塞的河道、大中型水庫(水塘)也要定期清除雜草和汙物。

清除積水可有效防止蚊子產卵孳生,從而減少蚊子數量。對於已經發育的成蚊,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其進行驅趕或滅殺。李文傑表示,蚊子避光,多在陰涼溼潤的地方出沒,家居住宅保持充足的光照,可以減少蚊子出沒的頻率;或者利用含有“菊酯類”的藥劑如生物殺蚊幼蟲懸浮劑、殺蟲氣霧劑等噴殺積水處或家居環境,也是驅蚊滅蚊的常用方法。

針對個人防護蚊子叮咬的方法,李文傑建議,市民在睡覺時放好蚊帳,避免在伊蚊出沒頻繁時段(早上8至9時,下午5至6時)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戶外活動最好穿長袖衣服,並在外露的面板塗上驅蚊藥物。

圖片:梁文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