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2022-07-12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畜牧業

梭子有什麼作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穀雨日。

餘杭百丈鎮溪口村的108個村娃們,在村裡一塊精心打點好的十畝地上,忙活開了。

別以為是在瞎鬧,他們正兒八經地在土裡灑棉花籽。

農諺講“穀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疙瘩就是白花花的棉花。穀雨節氣是播種棉花的最佳時間。而接下來,在長達近半年的棉花生長週期裡,來自省農科院的博士團隊會幫忙盯著,指點小朋友們當好這片棉花地的小管家。

這十畝地叫“十畝之間”,是傳梭天地自然教育基地。一公里外,就是傳梭天地城鄉聯動綜合體,目前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建好後將成為棉花們和孩子們的下一站——從紡到織。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浙江省土布紡織技藝非遺專案代表性傳承人鄭芬蘭是這麼想的:學種棉,學紡線,學織布,這不只是在學一種技藝,更是在培養孩子從小對土地的親近,重新喚起對鄉土的熱愛。

這兩年,她連快要考大學的女兒都沒時間管,滿腦子裡只有傳梭天地,想法也有了進階:一個非遺傳承人,一定要去關注自身技藝之外的東西,去發現弦外之音——傳梭天地的小目標,就是做成一處以多種手藝跨界為載體,為人們提供鄉村精神生活的美好所在。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鄭芬蘭和她的梭世界

傳梭天地,先從梭講起吧。

鄭芬蘭與梭的故事,很多人知道,用一句話前情回顧,就是她在行走村落的20年間,收藏了世界各地的梭子20647餘把。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徵集到的日本織梭

有了這麼多梭,可最近一個月,她還在朋友圈裡尋梭,特別是求東北的梭,想湊齊全國織梭的版圖。

半個多月前,從事紡織行業的李向前,為她找到了兩把來自錦州的梭,照片發來,鄭芬蘭欣喜若狂,果然與她在東北當地尋到的山東籍梭長得不一樣。

李大哥與鄭芬蘭的交情也挺傳奇,這兩位梭友,相交多年,今年以前卻從未謀過面。2017年,李大哥寄了兩把梭給鄭芬蘭。這兩把梭來自雲南文山壯族,上面刻著的是坡芽歌書。坡牙歌書由81個圖畫文字構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用圖畫文字記錄民歌的文獻,每一個圖畫文字代表一首歌。坡芽歌書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這把神奇的梭,後來帶著鄭芬蘭走進了雲南文山的一個壯族小村寨。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鄭芬蘭與雲南文山的壯族阿媽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阿媽送給鄭芬蘭的梭子

臨走那天,壯族阿媽送了她一把珍貴的梭子,上面還刻著“親愛的親友好”。有多珍貴?當問起這把梭的故事時,阿媽羞澀了,望向老伴兒笑而不語。

鄭芬蘭的兩萬多把梭子,很多是自己從各地當寶貝抱回來的“破爛”;有的是自己徵集求梭後,來自梭友們的捐贈,有近500人寄給她了近20個國家的梭子;有的是偶遇相逢後溫熱的相贈,像壯族老奶奶送的那把;還有的是地道的“原產地訂製”——

她的朋友圈裡,曬了一段影片,一位雲南傈僳族大叔,正在劈一段高黎貢山上的野慄木,沿樹紋層層破片,一點點扣梭形,最後打磨成一把細巧的薄梭。

拍影片的三百妞,是鄭芬蘭多年前在一趟尋梭之旅中認識的,她和族人世代生活在中緬交界位於高黎貢山上的水溝頭寨子。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尋梭之旅深入一個個深山之處的村寨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水溝頭寨子裡的傈僳族人

傳統手工紡織技藝,在傈僳族人中很普遍。鄭芬蘭在同吃同住的兩天裡,找到了當地族人還在用的一把梭,堪稱她尋梭之旅以來尋到的最薄的梭。讓她驚喜的是,這把梭的自然紋路像一把把小梭,非常好看。

這一批來自高黎貢山傈僳族的薄梭,鄭芬蘭說,她會把它們用好,成為傳梭天地·梭博物館裡一處驚豔的角落。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按譜系梳理收藏的織梭

給兩萬多把梭建個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僅要給它們建一個譜系,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可以從地域分,也可以從材質分,或從梭子所在的生活環境分……

鄭芬蘭請了很多外援,中國美術學院的教授,畢業於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的設計師,來自浙工大和浙理工的老師同學們……不管是設計師、書法家、畫家、攝像師、工程師,還是村裡會手工的大媽大伯,都請他們出點子跨界加入,為這兩萬多把梭子安一個家。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傳梭天地的頭腦風暴會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傳梭天地的頭腦風暴會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傳梭天地的頭腦風暴會

儘管新點子層出不窮,梭博物館的主軸不變。鄭芬蘭不想把傳梭天地·梭博物館做成一個靜態化的平面展示館,她想讓這把“梭”變得更高大,更豐滿,而且一直在生長。“這座梭博物館,會像一片森林,過段時間來看,它也許就不一樣了。”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梭博物館的設計設想

前幾天,餘杭百丈溪口村裡會些竹編手藝的鄰居們,都在幫她編巨大的竹梭子。連鄭芬蘭的老母親在一旁看了一會兒,也親自上陣了“這個跟紡織差別不大。”

編好的竹梭子要四五個人橫著才託得起來,高度約6米。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村鄰大伯在編一隻大竹梭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鄭芬蘭的母親也上陣了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小夥伴們展示半成品

它們將變成梭博物館裡一片梭的樹林,“竹編的紋路和空隙,梭子的形狀和空洞,會投下非常奇妙的光影,讓你好像置身於大自然……”

更讓鄭芬蘭興奮的是,越來越多的村民帶著各樣手藝,加入到傳梭天地的打造中。

梭博物館的隔壁,是傳梭天地的鄉野廚房,她打算打一個溪口村最傳統的大土灶。不過,打聽一番後,村裡已經找不到起灶師傅了。鄭芬蘭正打算外請一個,村委會書記自告奮勇“我來”。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毛傳玉與徒弟搭檔起大灶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大土灶扣上大鐵鍋

50多歲的毛傳玉,以前就是一個起灶師傅,村裡人家用上現代廚房後,他的這身工夫也就沒了用武之地。那天,他叫上早已不練手的徒弟,師徒搭檔,利落地起好了大土灶。

這在鄭芬蘭的意料之外,但也可以說在她的意料之中。

傳梭天地工程前期,她和團隊在鄉村裡做了調研走訪,發現村鄰們各有絕活,“百丈有百藝有百味,母親的藝術、父親的力量,都值得去挖掘,這裡面藏著鄉村千百年來的基因密碼。”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我想讓傳梭天地變成一個深深紮根鄉村的地方,村裡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信,找到歸屬。竹編是爺爺做的,筍宴是外婆燒的,香囊是阿姨的手藝…”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開建之前的傳梭天地

舉目青山,頭枕苕溪,鄭芬蘭當初一眼相中了這處山水好地,但後來取名卻頗費周折,“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會,寫滿了多少張紙”。直到藝術家“阿煒哥”想出了“傳梭天地”,而她思慮再三,又加上了“城鄉聯動綜合體”。因為,在她的定義裡,傳梭天地不只是有一座公益性的全球唯一的梭博物館,它更是一座橋,連結鄉村與城市,連結手工的過去與未來,“城裡人會在這裡找到鄉村的美好,手藝人會在這裡找到產業的未來。”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餘杭百丈鎮溪口村的村道

從杭州出發,沿杭長高速,半個多小時後,從百丈互通下,用不了十分鐘,就能瞥見溪口村村道左手邊傳梭天地的大院子了。裡頭幾座建築物,分別是鄉野廚房、梭博物館以及織宿。

苕溪畔織出一個傳梭天地,兩萬多把梭子,終於有了個家

工地上,鄭芬蘭是無處不在的萬金油,砸牆也不在話下

“手藝,要與生活結合,要有產業的落地。”鄭芬蘭說,非遺進鄉村,不是簡單展示就可以了,要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結合起來,要能與產業形成聯動。

也許再過個把月,“傳梭天地”就可以試一試水了。

非遺有讓人心安定下來的力量,值得非遺人好好去琢磨嘗試。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