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視聽嗅味觸,從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看詩詞寫作中的五覺

2022-07-09由 老街味道 發表于 畜牧業

香味是什麼覺方面的描寫

前言

前幾天回到回答了一個關於白居易《夜雪》的問題。這首小詩如下: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居易這首詩雖然短小,但是每個句子都是複雜句,更需要注意的是,這首《夜雪》從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幾個方面來描寫雪。

我們知道,人有五覺,詩文的創作利用好五覺,能夠令意象更加生動和鮮明

一、心經與五覺

說到五覺,不由得想起《心經》中的這一段: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

眼睛是視覺,看到色;耳朵是聽覺,聽到聲;鼻子是嗅覺,聞到香;舌頭是味覺,嚐到味;身體是觸覺,接觸會有反映和認知。

五覺,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透過五覺,可以刻畫出一個立體全面的物體,令讀者對於這個物有了判斷和認識。

詩人作詠物詩詞,善於利用五覺就更容易逼真而生動。

我們可以看看白居易的《夜雪》是如何作的。

視聽嗅味觸,從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看詩詞寫作中的五覺

二、觸覺與視覺

白居易的第一句就寫到了觸覺:

已訝衾枕冷。

詩人接觸到了衾枕,感受到了冷。因為冷,所以詩人有些驚訝,自然會找原因。衾枕的冷,因何而起呢?

第二句,詩人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更進一步,又增加了視覺的內容:

復見窗戶明。

感覺到冷的時候,詩人有些驚訝,想要找出冷的原因,於是抬頭望向窗戶,發現窗戶是明亮的。

詩人為什麼說“

復見窗戶明

”?復見,又看見。復,表示驚訝更近一層。

視聽嗅味觸,從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看詩詞寫作中的五覺

三、聽覺與認識

第三句很有意思,是判斷的結果:

夜深知雪重。

夜深,解釋了為什麼看見窗戶明會驚訝,因為夜裡應該天黑嘛,既然窗戶明一定有原因。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窗外有雪。

雪正在下呢,還是已經下完了?詩人沒有明確說出。窗戶明,或許是雪停了以後,月亮出來,所以天地輝映,愈發明亮。

這裡用了“

知雪重

”三個字,可以肯定這場雪下得不小,而且下過挺長一段時間。

為什麼詩人知道下得不小呢?

因為第四句寫了聽覺:

時聞折竹聲。

雪很大,積雪折彎竹子的聲音傳到了詩人耳邊。

第三、四句,用了倒裝的方式。先拋結果,再拋答案,於平地起波折,引起讀者好奇 。

所以第三句的結論,是綜合了第一句的觸覺,第二句的視覺,以及第四句的聽覺。詩人不但判斷出外面下雪了,而且分析出下得雪很大。

視聽嗅味觸,從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看詩詞寫作中的五覺

四、嗅覺與味覺

白居易的《夜雪》用到了觸覺、視覺、聽覺,這是最常見的三種覺。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覺,是嗅覺。在描寫花的詩詞中,常常會利用嗅覺,例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用味覺的詩詞,相對就少得多了。南宋詞人張孝祥《減字木蘭花》用到了味覺:

人間奇絕,只有梅花枝上雪。有個人人,梅樣風標雪樣新。芳心不展,嫩綠陰陰愁冉冉。一笑相看,試薦冰磐一點酸。

這首詞還是寫梅花,結尾一句寫梅子,用其酸味代指。

視聽嗅味觸,從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看詩詞寫作中的五覺

結束語

我們再回頭看看白居易《夜雪》的三種覺: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每一個覺,都對應了一個動詞:訝、冷;見、明;聞、聲。

另外,這4句詩雖然短小,但每句都用了兩個動詞或形容詞:訝、冷;見、明;知、重;第聞、折,每句都是複雜句。

所以,欣賞《夜雪》時,比《鵝鵝鵝》這類詩要燒腦一些。

@老街味道

宋詞中的三影和三瘦是什麼意思?三綠又是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