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當代貴州·名家專欄」李裴:公文姓“公”

2022-06-26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公有這個姓嗎

「當代貴州·名家專欄」李裴:公文姓“公”

公文姓“公”,自古亦然。正因為這個“公”的屬性,其文章才得以上升至“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論·論文》)的高度。其中,更多地包含了人們美好的追求和願望,人類的屬性,對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公平、公正是有共識的,涉及具體物件,公事、公務往往不容懈怠,“公,平分也(《說文》)。”是以人們把“天下為公”作為追求的目標,是為公德,“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黃宗義《原君》)。”

什麼是公文?我們看看黨政機關是怎麼來定義的——“黨政機關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範體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公佈法規和規章,指導、佈置和商洽工作,請求和答覆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的重要工具。”這是《黨政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辦發〔2012〕14號)作出的權威表述,黨政機關公文承載的內容之重,夠清楚的吧。

因此,要準確把握公文,首先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來不得半點馬虎,其權威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嚴謹性,自然是題中之義。可以看到,擬製和釋出公文其實是決策和工作的過程,具體體現著決策者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工作作風,能力、水平怎樣,都在其中了。基本的要求,必是出於公心。具體到每一件公文,也即某一項工作的拍板,決策者下筆擬文,面臨著避之不開的考量和考驗。一般而言,有三個層次,即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和先公後私,真正地做到無私,是至高的境界了,“三不朽”的基石,也當立之於此了。

在這裡,我們明白,擬製公文,以規範的檔案語言體系形成檔案,是公文處理中所必須的。進一步地深究,其決策者、公文草擬者的公文意識可能是更重要、更深層次的一個問題,表面上措詞的區別,恐怕在於觀念、思想、認識、見識等方面的區別,牢固樹立公文意識,下筆必先考慮出之於公,而公的源頭活水,則非指導思想、宗旨性質、立場觀念、認識態度莫屬了。

著眼於千秋大業,在實踐中一定要幹得好,在表述上要儘量說得好,在提煉總結好經驗好做法上要追求寫得好。我們知道,實際幹得好是說、寫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幹好了,才有說、寫的本錢。問題是幹出來了,說得不怎麼樣,是要大打折扣的。有兩位村黨支部書記,乾得很好,皆為先進典型,有作家採訪,最後寫了甲,我問為何沒選中乙,答曰,甲說得好,有故事,能出彩。一位中層領導幹部抱怨分管處室,他的想法是每年寫兩三個重頭的文稿來,把單位政績好好彰揚一下,沒有文字,如何傳世?如何能夠進入歷史?

有這種想法的負責同志不在少數,但我們需要培養的幹部不能只是單一的一個方面的能力,應該是綜合性的複合型人才,也有形象地比喻為“圖釘型”人才,業務上鑽得深,面上還要蓋得住。我們常講“開口能講,問策能對,遇事能辦,有責能擔”,而特別強調“提筆能寫”,也就是要求,既要做好“事務者”,更要爭做“思想者”。

文字的發明、金屬工具的出現和國家的形成是促使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標誌,這是專家學者們的共識。相應體現了文化、經濟、政治等主要方面,內蘊是精神財富的發展高度、生產力的發展程度和政治發展的歷史階段。歷史沉澱下來的文明,其中包含著人文精神、發明創造和公序良俗等豐富的內容。在這裡,我們看到,文字是多麼的重要,也可深刻體會“一字入公文,九牛拖不出”的神聖。

由此可知,歷史文化的構成,文明社會的延續,離不開文字,離不開公文,離不開文章,寫字無小兵,提筆皆將帥,對個人、對時代、對歷史,都負有長遠的責任,可不是什麼玩文字啊!

「當代貴州·名家專欄」李裴:公文姓“公”

一審編輯 席忞禾

刊頭設計 席忞禾

二審編輯 李冰

編審 吳文仙 金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