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2022-06-25由 韭菜講教育 發表于 畜牧業

族群關係是什麼

“族群”(ethnicgroup),是西方學術概念,上世紀30年代開始使用,大概在60年代透過港臺學者的作品被介紹到大陸,逐漸被許多學者接受和使用。國內外關於“族群”的定義很多,馬克思·韋伯對族群下的定義側重於歷史記憶和追溯想象中共同血緣方面;《人類學詞典》對族群的定義側重集體無意識;格爾茨認為,“族群(ethnicgroup),是指一個較大的文化和社會體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質的一種群體;其中最顯著的特質就是這一群體具有的宗教的、語言的、習俗的特徵,以及其成員或祖先所共有的體質的、民族的、地理的起源。”從對族群的眾多定義中可以發現,研究者對族群的著眼點不同和對族群定性的不同。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從文化特徵上定義族群認為族群是客觀的社會實體,而從邊界來定義族群則基於主觀認同。族群作為人類社會諸多社會群體分類的一種,本身是複雜多元的,沒有一種關於族群的定義可以完全適用世界上所有族群。本文參照諸多論文著作中關於族群的定義,更傾向於族群是基於群體內部的主觀認同,換言之,認為族群其核心部分是該群體成員所具有的族群意識。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試想,一個人不與他者接觸交往怎麼會有“我”的概念;一個與世隔絕的群體,往往是族群意識最弱的群體。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民族是一個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們共同體,必須和‘非我族類’的外人接觸才發生民族認同,也就是民族意識”。族群不是單獨存在的社會現象,而存在與其他群體交往互動過程中。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正如埃裡克森認為的“族群是經由它與其他族群的關係而確定的,並透過它的邊界而明顯化。”到底什麼樣的群體被界定為族群,而這界定的標準又是什麼?由從該群體客觀特徵,如食物、服飾、語言、文化、體質等特徵界定一個族群,但是從客觀特徵去界定其實是非客觀的,也就是說研究者不可能真正地洞識該族群的文化內涵。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因為研究者本身不可避免地帶有偏見,這導致觀察和界定的誤差。典型的客觀論如斯大林關於民族劃分的標準“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幾乎沒有一個族群識別是嚴格遵循這套標準,或是說這種標準本身就不具備可操作性。同一種語言不一定就是一個族群或民族,如美利堅民族和盎格魯撒克遜民族都說英語;說不一樣的語言的不一定不是一個族群或民族,如羌族,北部和南部之間語言不一樣,南北交流還需要漢語作為媒介,但是屬於一個族群。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此外,今天很多少數族群的語言、服飾、生活習慣、甚至包括體質特徵、信仰都裹挾在全球化浪潮下,趨於同一,如何能透過對一個群體的文化特徵內涵的客觀描述來界定一個族群。研究者出於對內涵描述客觀把握的質疑,將研究轉向對邊界的把握,從對“他們是誰”的實體研究到理解詮釋他們何以自稱是誰。巴斯在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文化、體質等內涵來界定的。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王明珂打過一個比方,在圖上畫一個圓圈,決定他的形狀的是圖形邊緣的線條。邊界是族群在接觸到異文化後,在心理上劃出的界限,內部是我族,外部是他族。人作為社會性動物,需要在群體中生存,透過各種社會關係將自己與他者聯絡起來,由此建構一張巨大的社會關係網。

上個世紀族群是由其邊界維持的,而不是其語言等內涵來界定的

人始終無法迴避“我是誰”和“我屬於誰”等類似問題。個體將自己歸入各種社會群體中,即產生不同的認同。所謂“認同”,本是哲學和心理學上的概念,後被社會科學研究採納。“認同”是個人和群體透過社會比較,並內化為心理上趨同的過程,包括認識到“我是誰”以及“別人是誰”,在區別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後,認為自己與哪些人同屬於某群體的心理建構。而個體又會在不同的情境中,出於情感的需要或功利的目的,激發出不同層次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