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新加坡華人會館不乏親子檔 幾代人接力傳承文化

2022-06-22由 中國僑網 發表于 畜牧業

曾氏祖先是什麼

中國僑網7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本地會館普遍面臨老齡化問題,活躍會員的年齡大多是六七十歲,但有些會館不乏親子檔,由父親把子女帶入會館,兩代人在各自崗位為會館作出貢獻。

應和會館財政李彩曾(76歲)30多年來參加多個會館,包括梅蕉平同鄉會、嘉僑同鄉會、南洋客屬總會、福德祠綠野亭公會和客屬八邑福德祠,並在這些會館擔任要職,他的大兒子李偉聰(47歲)也對會館活動感興趣。

李偉聰受訪時說,20多年前,他只是跟隨父親參加會館的宴會和節慶活動,後來應和會館邀請他加入青年團,他“就這樣懵懵懂懂進去到現在”。

以流利的中文接受採訪的李偉聰說,會館給他使用中文普通話和客家話的機會,這些年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與前輩一起策劃的“居安思危”展覽。

他說:“我們把位於直落亞逸街的會館佈置成二戰防空壕,展出許多照片和展品。當時,我們都是在下班後或週末去布展,有時做到三更半夜。幸好展覽的反響不錯,我在過程中也學到很多東西。”

李偉聰目前是宗鄉總會理事和青年組主任、客屬總會董事、應和會館英文書以及梅蕉平同鄉會副會長。對此,李彩曾欣慰表示:“身為家長,我拉他進會館是為了延續傳承文化的精神。偉聰有自己的想法。有年輕人帶頭也好,可以幫忙吸引更多年輕人。”

記者問李彩曾滿意兒子在會館的表現嗎?對他有什麼期許?李彩曾笑說:“到目前為止還好。可以的話,希望他以後能承擔領導職位,但也要看他個人。”

會館中青年會員少,女會員更少。

曾惠卿(45歲)2017年加入潮州總會時是第一名增聘女理事,今年初成為潮州曾氏公會的英文書,也是該公會理事會中唯一的女性。

她說:“小時候,我只知道會館有不少活動和宴會。對一個小朋友來說,有得吃又有汽水喝就很滿足了,不會懂得去了解活動背後的目的,包括為何要設立會館。這幾年,父親年紀大了,希望年輕一輩能進入社團。我不想他失望,所以更多地參與社團的活動,有時也帶孩子參加,看有什麼地方能幫上忙。”

曾惠卿的父親曾俊祥(73歲)1971年跟隨父親加入潮陽會館並於隔年在會館內擺結婚喜酒。這三四十年來,他陸續加入潮州八邑會館、曾邱公會和潮州曾氏公會,並在各會館內擔任多個不同的執委職位,包括總務、副會長、財政等。

每逢會館會慶,曾俊祥都會買下兩桌酒席,帶家人赴宴。會館舉辦尋根團時,他也帶孩子和孫子參加,為的就是“讓他們瞭解祠堂是什麼,神廟拜什麼,每個籍貫的人拜的神不同,這些是祖先留下來的,我們也要留一點東西給兒孫”。

曾惠卿的三個孩子年齡介於16歲至21歲,多數時候她都是以英語和孩子交談,參加會館提供了她和孩子講中文的機會。她說,她儘可能讓孩子多接觸會館,尤其是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小兒子許晉傑。

李偉聰也鼓勵三名年齡介於14歲至20歲的孩子參加會館舉辦的尋根團和每年的大型活動,希望藉此提高他們對會館的興趣,培養下一代接班人。(陳瑩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