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歷經多次滯銷 農民為何依然不願意改種暢銷新品種?

2022-06-13由 人民日報 發表于 農業

良種是農業嗎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農民的主動參與,離不開精準的制度供給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良種是現代農業之母。新的良種究竟行不行?產量可以保障嗎?質量靠譜嗎?市場歡迎不歡迎?這些情況,農民一開始弄不清楚。在選擇新的良種面前,農民常常選擇的是觀望。

最近,南方某地菠蘿銷售遭遇的“冰火兩重天”情景讓人深思。一邊是上億斤菠蘿滯銷,價格跌至幾分錢一斤都無人問津;另一邊卻是一些菠蘿賣出了滯銷品價格的幾十倍,依然供不應求。不同境遇的背後,原因其實挺簡單。滯銷的菠蘿大多是“百年未變”的本土品種,自從上世紀20年代引進種植後,便沒有進行過改良;而賣出高價的菠蘿則是部分農場經過考察後,兩年前剛引進的優良品種。如此大的市場差異再次表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產品供給從低水平平衡到高水平躍升,十分迫切。

是不是讓農民認識到新品種的優勢,換上新品種,改變種植習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呢?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當地的菠蘿種植戶並非不曉得新品種的好處,而是雖然歷經多次滯銷,他們依然不願意輕易改種新品種。在大部分菠蘿種植戶看來,新品種技術要求高、投入成本大,產量卻相對低、生產風險大,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新品種收益未必比大路貨高,稍有不慎賠本的機率更大。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農民的主動參與。應該講,大部分人都有懼怕風險的心理,面對不確定的結果都會掂量掂量要不要做。小農戶更是如此,一家一畝三分地,一年的生產經營收入都維繫於此,經不起試錯,容不得折騰,更安全、更保險的心理訴求,熟悉的、穩定的種植習慣,讓農民在進行生產決策時產生“畏難”情緒,在所難免。當前我國農業正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調整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讓農業更加綠色、優質、高效,更有競爭力,既要讓農民主動參與,也要讓農民有能力參與。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精準的制度供給。要發揮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為農民生產決策提供精準的制度供給。一方面,制度供給可降低風險。既著眼自然風險,也著眼市場風險,加強風險預警,讓越來越多的農民瞭解種植面積、價格波動等資訊。同時,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完善農產品流通方式,透過加強農產品冷鏈、分揀、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平抑農產品的市場波動。還要完善政策及商業保險措施,彌補相關風險給農民帶來的損失。

另一方面,制度供給可加強保障。農民缺資金、缺技術,就加強信貸、獎補等支撐,提供多元化、實用性強的培訓,提升農民的“財力”和“才力”。農戶規模小,就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組織、聯合、動員農民方面的積極作用,提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還要進一步完善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解除農民後顧之憂,讓農民結構調整不盲目,讓農民遇到風險有保障,總之是讓農民更有底氣投身激發發展活力的改革。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