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2022-06-13由 遊刃職場有餘姐 發表于 農業

分管領導是什麼意思

文 | 有餘姐

全文共2642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

聽說前公司的財務最高負責人又換成那位我最喜歡的姐姐了,頭腦裡莫名崩出一句:“天道好輪迴”,雖然,這可能不是很政治正確。

要說為什麼會很喜歡這位姐姐,除了過往跟她在工作上一直合作很愉快以外,其實我知道,還有更深一層原因,因為當時的領導曾說過:

感覺這位姐姐跟我是同類人,都屬於“職場老黃牛”型,缺的是被看見的機會。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日版

要說起這位姐姐,在公司的發展也頗為曲折,雖然業務能力過硬,但在一群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的財務經理面前,顯得像個“小透明”。好不容易做到一家核心分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因為有人眼饞這個位置,硬生生空降做了她的頂頭上司。

這個世界的公道之處就在於,沒有點真本事,站得越高,摔下來得越迅速。

空降兵很快就露餡了,因為一個重大失誤被撤了職,於是,這位姐姐又重新獲得了原本就應該屬於她的位置。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電視劇《三十而已》

01

比“職場老黃牛”更可怕的,是自詡聰明

隨意在搜尋框裡輸入“職場老黃牛”幾個字,你會發現,翻好多頁,都是清一色告誡我們要如何擺脫”職場老黃牛“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標籤,這個標籤有多麼可怕、最後會有多慘。

無獨有偶,《奇葩說》曾經有一個引起廣泛熱議的辯題,“他真的很努力”是好話嗎?

努力,一個原本毫無爭議的褒義詞,突然在一種語境下變成了一個需要被辯論的話題。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說到底,

一直以來,人們對“天賦”、“聰明”的偏愛遠遠超過了說出來氣勢就好像矮了一截的“努力”。

這種偏愛由來已久。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哪部電影來著?

上學時,那個獨自一人挑燈夜戰到凌晨3點的同桌,第2天總是假裝一副漫不經心又有點懊惱的樣子,跟你說,昨天晚上回家倒頭就睡,啥都沒複習,今天的摸底考試特定會考砸。考試結果出來,又是第一,讓你覺得人家的第一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工作了,大家都或明或暗地警示你,千萬不要做“職場老黃牛”,否則會很慘。

我們對努力卻沒有回報的恐懼,遠遠超過了一切。

於是,很多人甚至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

為了證明自己其實夠聰明、夠有天賦,而主動放棄了努力,寄希望於有好的結果時正是聰明最好的證明,沒有好的結果時,還可以用一句“我只是沒認真對待”來掩飾。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其實真實職場,並不需要超越一般人的“聰明”和“天賦”。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電視劇《金秘書為何那樣》

02

公司的目標是所有的崗位最好都是誰都能勝任,而不是相反

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首次提出分工提高了手工業的效率:

首先,當一個工人重複地操作同一個工序時,熟練程度會大大加強,這種熟練無疑有益於工作效率的提高;

其次,如果不分工,從一個工序轉向另一個工序時,中間的銜接時間會影響效率;

最後,對工序熟練度的增加,有利於促使更有效率的工具被髮明出來。

1913年,福特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生產線,將分工提升效率,從理論變成現實:透過工業化的流程和裝置,每輛T型車的裝配時間縮短了8倍,汽車的價格也直接削減了一半。

這讓福特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僅憑藉一款車型就在汽車市場上所向披靡。

自此以後,

上百年來,公司的發展、努力方向都是沿著分工這個思路和脈絡走向縱深,這也成就了今天越來越多的公司。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因此,你會看到,

公司的目標和動力是把工作分解得足夠簡單,這樣既能因為分工促進公司的整體效率,又能讓任何一個員工透過簡單的學習和訓練就能夠儘快上手,無論誰離開公司,都不會影響其整體的運作。

公司真正想要一個特別優秀全能的人才嗎?或許。但他們也非常清楚,依靠一兩個天才的公司是不能長久持續地健康發展的,即使這個天才是公司的創始人、CEO。

同為做動畫的迪士尼和吉卜力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迪士尼是集團化、工業化運作,不可否認,創始人當然也是很偉大的天才,但公司並沒有依賴這種天才;

吉卜力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但宮崎駿你一定聽說過,吉卜力就是他們工作室的名字,我們很多耳熟能詳的宮崎駿的動畫都是由它出品。

我們大多數人知道宮崎駿而不知道吉卜力,這就是最好的明證,這個工作室太依賴宮崎駿這位天才創作者了。

事實也正如此,宮崎駿好幾次宣佈退休,吉卜力工作室的工作也隨之停滯。

公司基於這樣的認知來設定崗位和工作流程,就決定了身在其中的員工,不會有誰會真的比誰高明多少,也不會鼓勵個人英雄主義,公司想要的,是一群平凡人,創造出1+1>2的不平凡業績。

這才是公司對人才的真正態度。

夢想自己是聰明的孤膽英雄的,可以醒醒了。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紀錄片《不了之人:宮崎駿》

03

大多數表面上的“聰明”,其實背後還是靠努力

我以前有位分管領導,分管領導的意思是,領導的領導的領導。復旦大學畢業,只比我大3歲。一開始我覺得,人家那麼好的學歷背景,又是高管內推進來的,我沒人家那個條件,比不來,人家級別上高了我這麼多,我也沒必要太自卑吧!

直到後來瞭解了她的工作狀態,我才徹底服氣:

每天早上8:30準時到公司,而我們,基本都是踩著9:00的點進辦公室;人家進辦公室電腦一開,就是全身心進入工作狀態,我們還得喝杯水緩一緩;人家為了節省時間,在跟我們線上溝通時,全部都採取語音(當時辦公室隔著樓層),我們常常為了一段話要怎麼發,能糾結一小時。

這都還是一些小事。非科班出身,她入職我們公司前,完全沒有一點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因為要分管這一塊兒的工作,她才從頭自學。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電視劇《三十而已》

就是在自學中,帶領我們瞭解了當時還是比較前沿的人力三支柱模型的實踐,帶我們在進行常規工作模組的同時,去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專案。

也是在那期間,公司在她的推動下,從特別原始的管理方式,開始引進了OA、E-HR等資訊化的管理工具。

平心而論,這些工作需要聰明才智嗎?可能需要一些,但我們這些人,當初也是公司透過學歷、各種測評才選拔透過的呀!

願不願意做出一些事情出來、以及願不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是關鍵。

如果沒有親自參與和見證,對這位分管領導所做出的成績的歸因,一部分人可能就像我最開始的看法一樣:教育背景好、人脈好、聰明有能力;還有一部分人可能會關注到她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別人都勸你別做“職場老黃牛”,我勸你不要做另一種人,耽誤青春

圖片來自《十三邀》

這就是信奉“聰明”、“天賦”的人比“職場老黃牛”更可怕的原因,“職場老黃牛”型的,可能也相信前者,但他們一定能看到後者。所以,他們自己願意一直努力,沒被看到、沒有業績也不以為意,從個人角度來說,至少他們不會蹉跎歲月。

而信奉“聰明”、“天賦”的人就不一樣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總是在選擇,總是在尋找、等待機會,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了。可能,很多時候,等待他們的,是比“職場老黃牛”還不如的職業前景。

聰明的人,還是多做點不那麼聰明的選擇吧!

有餘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提煉身邊牛人經驗,只說職場實用乾貨,關注@遊刃職場,一起成長為更具選擇權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