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讀《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2022-06-12由 橙君 發表于 農業

議價能力怎麼鍛鍊

轉眼間,在新工作,我已經工作40余天。畢業兩年,我換了四五份工作,慢慢地體會到一個道理:

找工作容易,能侃就行;幹工作不容易,勤奮、專業和為人處世缺一不可。

換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慮行業前景、公司前景,以及自身的愛好和特長,

這個時候是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工作。

此時,內心想得是,進這個公司,有什麼好處,這份工作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

真正工作的時候,員工的身份便從消費者轉變為了生產者

,需要紮紮實實地給客戶、上司,以及同事提供服務。能夠專心下來,把一份工作做好,不容易。

之所以看這本《靠譜》,原因就在於“靠譜”二字。前一段時間,網上流行過一個觀點,什麼是靠譜?

靠譜的人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但這個觀點是怎麼推匯出來的呢?本書將會為你揭曉。

《靠譜》一書的作者叫大石哲之(以下,簡稱“大石”),1975 年出生於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環境情報學科畢業。進入安盛諮詢(Andersen Consulting)後,以戰略團隊的顧問身份參與全公司的戰略會議、市場調查、營業革新等工作。後來參與 Job Web 公司的創設後,成為自由諮詢顧問。目前除了擔任諮詢顧問、作家之外,也經營公司,是大石哲之事務所、Timberline Partners公司負責人。

本書是大石採訪了多位一線的諮詢師,從中提煉了30個工作的基本技能。由於諮詢師非常特殊,不侷限於某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其工作方式具有普適性。

大石在內容的取捨上,進一步選取了大多數讀者都可以應用的技能。刪掉了比如市場營銷、競爭戰略等經營學相關知識。本書,既有教你怎樣寫PPT這樣具體的技能,也有教你如何快速收集並整理資料的知識,還有工作態度的相關闡述。

我將圍繞著“溝通”“思考”“效率”和“價值”四個關鍵詞,來談談對這本書的看法。

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讀《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溝通,職場中最底層的能力。

(一)溝通:職場的第一步

溝通的第一要務:結論先行,直入主題。

在職場當中,溝通最先要考慮就是效率,減少溝通障礙,在表達的時候,就需要做到開門見山。

在日常溝通中,我們都比較喜歡含蓄。討論問題時,喜歡鋪墊,這樣不容易引起誤會,人際關係會比較和諧。從邏輯上講,一般是按照因果邏輯,運用演繹法推匯出結論。

如果是在公司的會議上,採用演繹法就會特別低效。高效的公司會議,往往是先說結論,再倒推出會議的流程。寫PPT、電子郵件都是採用開門見山、結論先行的倒金字塔結構。

溝通的第二要務,資料為王,邏輯先行。

一個諮詢師,想要給客戶提供意見,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缺乏資料,就缺乏可信度了。相對於客戶所在的行業和公司來說,諮詢師一定是外行,諮詢師本質是一份“外行指導內行”的工作,這個時候資料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我想起了主編之前教我們寫人物專訪稿時說過的話:“只有細節才能打動人,而能夠體現文章細節,通常只有兩種方式,一是資料,二是故事情節。”在很多時候,資料就是事實。

在作者大石看來,運用資料和邏輯,可以創造一個低語境的溝通,即大多數員工不需要太多知識儲備,就能聽懂的談話。

邏輯是溝通的底色,只有滿足了基本的要求,上司才會認可。大石建議,尤其是職場新手,先得確保邏輯順暢,再去跟上司溝通。

溝通的第三要務,“雲雨傘”結構法。

首先是現象,天上有烏雲;其次是分析,天有可能會下雨;最後是解決方案,提醒大家要帶傘。

新員工在向上司彙報工作,提意見的時候,需要經常練習這樣一個結構。

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讀《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帕斯卡爾曾說過,“人是一個會思考的蘆葦”。

(二)思考:工作的源動力

帕斯卡爾曾說過,“人是一個會思考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愛”。思想是水庫,而思考就是流向水庫的河流。人的思考能力是需要鍛鍊的,像肌肉一樣。

在本書中,大石講述了三種重要的思考方式。

第一,運用邏輯樹,最佳化工作流程。

我們在工作之前,先要搞清楚領導的要求,明白對方的期望;然後,畫出工作的流程圖,工作之前先想工作順序;接著,從結果倒推,哪些事可以幫助自己得到結果;最後,在方法和步驟都獲得同意之後,再前進。

這其實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一種應用,在砍柴之前,先把刀給磨鋒利了。

第二,假設性思考。

胡適曾說,“做學問,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職場中,這種精神在用於市場調查的時候,也特別有效。

舉個例子,福爾摩斯在遇到一個兇殺案的時候。他需要從現場的蛛絲馬跡中,推理出犯人的長相、動機、作案時間、屍體藏在哪裡?

如果,屍體被拋在荒野,那作案時間一定很長,作案工具一定需要車。如果警察要查案的 話,就可以從租車公司或者車牌號入手。

第三,提煉本質。

諮詢師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往往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幫自己迅速瞭解一個公司本質。第一個問題是,這個企業的核心動力是什麼?第二問題是,如果這個企業收購的話,他能賣多少錢。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沒有什麼感悟,但對第一個問題,感悟很深。比如,我所在的公司,其核心動力就在於教學,所有人的工作都是為了IT技能培訓,然後就業。

提煉問題本質的能力,也需要在平時不斷地聯絡。比如,看新聞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之瀏覽資訊本身,並不能增加自己的思考能力,需要自己不斷地從中提取出觀點出來。

我最近在嘗試一個事,如果工作的時候,時間比較充裕的話。會根據當天的教育類新聞,寫一篇社評出來,透過這種方式來積累自己的思考。

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讀《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時間就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三)效率:時間就是金錢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在學生時代,已經聽過很多遍了。

但在工作中,又是另一層理解了,老闆用金錢,買了你的工作時間。

所以,在工作時,員工應該儘量減少閒聊,哪怕要休息,也要安安靜靜的休息。

擺明了工作態度,不等於工作效率提升了。有不少新人會陷入拼命工作,但碌碌無為的境地。

大石地提高共工作效率,也支了三招:

第一招,儘可能地加快PDCA的運轉速度。

什麼是PDCA呢?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糾正)。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最小單位是“專案”,而“專案”分為這四個部分。

效率的提升,是要讓PDCA儘快地運轉起來。比如,原先我工作的PDCA是一天一次,如果我將其變為了半天一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工作效率就上升了一半。

第二招,60分捲紙也要交上去。

在學生時代,老師是不允許提前交卷的,他們總是在不斷地提醒學生,需要多檢查幾遍再交卷紙。在當記者的時候,主編也總是說,“如果一篇稿子,你自己覺得都有問題,那就不要交上來”。

無論是在學生時代,還是記者生涯中,都有一個特點,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這類工作會強調完美。

在多人合作的工作上,一定要有交60分捲紙的勇氣,而且是極短的時間內。

因為60分,已經可以明確你的工作方向了。

這個原則,給我寫軟文,有很大的啟發。

第三招,熟練使用工具。

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寫道,“君子生(xìng)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翻譯成白話文,荀子說,君子的性格、能力跟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因為學會使用工具。

使用工具的能力,同樣有高低之分,以最基礎的Excel表格來說。作者大石介紹,曾有諮詢師在培訓新人的時候,會把滑鼠拿走,讓他們使用快捷鍵完成工作。快捷鍵對提高工作效率,有很明顯的作用。

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讀《靠譜:頂尖諮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價值由承諾力和追隨力共同組成。

(四)價值:你的薪資由你的價值決定

我們每一個人工作,都希望自己能夠“升職加薪”,然而薪資是由什麼取決的呢?如果讀過經濟學的人,就會理解,薪資不是由老闆決定的,而是由自身所創造的市場價值決定。

有一個公式很能體現這點,員工薪資=市場價值/3,這個分母越大,員工升職的空間越大,議價能力越強。

在公司中,我們個人的價值是由團隊協作共同體現的。

因此,工作能力,也是服務同事、上司、客戶的能力。所謂團隊合作,就是要在團隊中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部分。像我,最不可替代的能力就是寫作,我要想的問題就是怎樣讓自己的寫作,給公司創造實際的價值。

有了這樣一個基礎之後,職場新人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呢?大石教了兩個基本概念,承諾力和追隨力。

先講一講承諾力。

在《史記》裡有一句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便是一諾千金的由來。

在工作,提高自己的承諾力特別重要,答應上司要做的事,就要完成。

我在這方面的能力就特別差,每次在承諾的時候,總喜歡過度承諾,到真正要完成的時候,又“慫”了。每次完成的稿子,離上司的預期,總是差那麼一點點。交稿的時間,也總會延後一點點。

承諾會越來越值錢,也會越來越不值錢。

越能夠遵守承諾,個人也越容易被他人信任。正如同季布一樣,諾言千金不換。

發揮追隨力。

在以前的圖書中,“領導力”總在被無數人提及,但是追隨力卻無人問津。中國古代的歷史很有意思,往往第一個造反的人,都是不成功的。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如此,最終獲得天下的還是後來者劉邦;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最終統一中原的人是趙匡胤;元朝末年,最先起兵造反的是紅巾軍,但最後驅除韃虜的人是朱元璋。

從歷史來看,追隨力的重要性是無以復加的。

在150人的聚會上,第一個跳舞的人,是當之無愧的領導者。但是從2~10個跳舞的人也非常重要,因為是他們讓領導者的獨舞,變成了集體舞蹈。

在公司中,CEO只有一個。更多,還是員工。

作為新人,不可能一開始就是一名領導者,領導力在很多時候,都用不上。但是追隨力一定能用得上。

用大石的話來說,追隨力就是成為第一個支援上司,並動員周圍的人。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想領導所想,做領導所做,思領導所需。

提出方案,是領導者的責任;實現方案,則是員工的責任了。

(五)總結

文章寫道這裡,不知不覺又寫了4000字,幾乎花了5個小時,來寫這篇書評。讀完這本書,估計的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之所以花大力氣寫書評,原因有三:

第一,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我現在肚子沒貨,寫隨筆的話,根本無法輸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寫書評的話可以借用書本的知識,來鍛鍊自己,對深度長文的駕馭能力。

第二,加深自己的閱讀感悟。

在列文章提綱的時候,我一般會先將書中的目錄抄一遍,如果有特別陌生的章節,還會回去看一看。對於工具性方法,會寫在一旁。書評的篇幅有限,說的內容也需要有取捨,在取捨中,無形中我就對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

第三,留下一個記號。

應該來說,我的閱讀體量是很大的,這周除了讀完《靠譜》一書之外,還讀完《行動力》一書。每週有1~2本書,對我來說是一種常態。讀書需要積累,也需要不斷地往回去反省,寫書評,也成為一種自我監督、回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