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散文」丁會仁丨故鄉端午

2022-06-03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我國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散文」丁會仁丨故鄉端午

故鄉有條大江,名字叫長江;故鄉有個大湖,名字叫鄱陽湖;故鄉有大節,名字有端午節。

離開故鄉雖然時間比較久遠,但故鄉的端午節還牢牢盯在記憶深處。端午的記憶深處是吃粽子,“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記憶中故鄉的粽子是好看又好吃。粽葉包著白糯米、紅豆、小棗,吃起來甜甜糯糯,清清香香,嫩嫩滑滑,看上去喜喜歡歡。

端午時節,家鄉的鄱陽湖依然長滿了蘆葦,湖邊的柳樹隨風飄動,岸邊舞著嫋娜的身影,樹枝倒映在水中,水中掩映著甜甜的味道,那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濃濃的端午味道。

母親說,端午一定要安康,因為端午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在換季節。父親說,端午五月五,吃貨味趕味,端午之後,好吃的就多了。

故鄉的端午,總是有吃有喝有玩。吃的不僅有綠綠的粽子,更有紅紅的大鴨蛋;喝的是雄黃酒,畫的大大王字;玩的是划龍舟。只是如今大多數人出去打工了,會劃龍船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個划龍舟只有在手機上一睹風采。

故鄉的端午,最顯眼的是訂了婚事的人要送節,端午節是一定要送的,故鄉的端午前幾天,商場最顯擺的是粽子,粽子擺在最顯著位置,看起來是那樣的齊整可愛,因為每家每戶是都必須要買的,粽子是最好賣的,如果不買粽子,就不叫過端午節,端午吃粽子,是小孩都知道的事,何況是大人呢?只是記得粽子不可多吃,吃多了胃會難受,不容易消化。

我問父親,為什麼要吃粽子?父親跟我講端午節的由來,講一個叫屈原的人,投水了那條汩羅江。父親說人們紀念屈原,就往水裡投粽子,這樣魚吃粽子,就不會吃屈原了。故鄉的人有沒有扔粽子的習慣,我想應該沒有,我沒有見到過,倒是吃粽子的人多,畢竟粽子也不便宜。

我對扔粽子甚是不解,難道魚吃了粽子就不吃別的?母親告訴我,因為有艾蒿,魚不吃艾蒿。故鄉的艾蒿很多,所以有很多人扔艾蒿,因此故鄉還有艾蒿產業,有一個很出名的鄱湖艾,因為端午而盛行。

我對屈原投江是非常敬佩的,我想很多人也是我一樣的想法,因為屈原而多了一個偉大的端午節,屈原生活在那個戰國混戰時代,楚國國破家亡,屈原不僅僅是一位大詩人,而且更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

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懷抱石頭投入了汨羅江。在屈原偉大精神感召下,公元1275年的3月19日,我的故鄉南康軍都昌,也有一位民族英雄南宋左丞相江萬里,在鄱陽投水池殉國。

我相信,許多人對屈原的詩也許不知道,但對屈原的人並不陌生,因為只有屈原這個偉大的詩人,帶來了一個偉大的節日——端午。

端午不僅僅是故鄉的傳統節日,更是忙碌的季節,端午節正是小麥成熟收割的季節,農人們要下地割麥,大人們要忙著搶收播種。故鄉很多人在端午節時不僅包粽子,而且蒸饅頭、煮鹹蛋。

故鄉的端午,大概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唱主角的依然是粽子,唱配角的依然是艾蒿。今天,我們不忘端午內涵,我們不忘家國情懷,我們不忘文明傳承;明天,我們勇於追逐新時代,我們祝福端午安康,我們遙寄楚國屈原!

「散文」丁會仁丨故鄉端午

作者簡介:丁會仁,博士,獨立作家,高階學者,暢銷書作者,高階會計師,高階經濟師,多篇文章發表在《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網》《光明網》《市場資訊報》《勞動時報》《湛江日報》《作家網》和《作家》等報刊雜誌。

壹點號運河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