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2022-05-19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農業

怎麼寫收徒的話

“翰墨傳薪——紀念李天馬先生誕辰110週年師生書法展”近日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對外展出,共展出書法家李天馬及其學生作品80餘件。展覽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共同紀念李天馬先生誕辰110週年。

據李天馬弟子對“澎湃新聞”介紹,李天馬先生生前收徒奉行“ 不收學費、不受禮品、不赴宴請“的“三不主義”,堪稱書壇佳話。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李天馬《謝靈運詩、陶淵明詩》

“敬老崇文”見證李天馬與廣州、上海兩地情緣

李天馬(1908—1990),廣東番禺人,書香名門後裔,6歲隨父學書,遂成一生追求。青壯年時期,先生遍遊大江南北,縱覽石刻碑林,其楷書、行書、章草、大草、金文、甲骨文等均自成風格,獨樹一幟。展覽集中展示了先生不同書體的作品,可從中一睹其風采。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李天馬

據其弟子吳柏森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介紹,天馬先生39歲曾任廣東省銀行襄理,45歲起招生教授書法,走上專業書法生涯。52歲被聘為廣州市文史館館員,53歲移居上海,是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55歲擔任主角,由科教電影廠拍攝影片《怎樣寫好毛筆字》,73歲時舉辦“李天馬師生書法聯展”,任上海書協名譽理事,74歲在電影《筆中情》中任書法顧問……

“先生書法立骨於歐又有王雅宜風姿,筆法謹嚴、循規蹈矩、圓潤流暢,遵循著書法以筆為上的原則……乃是傳承二王之法的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中庸之道。”吳柏森說。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李天馬《王維詩》

此番為何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和廣州市文史研究館會聯合紀念李天馬先生?作品 “敬老崇文”見證了李天馬與廣州、上海兩地、兩城之間的緣分。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李天馬《敬老崇文》

李天馬身為廣東人,早在 1960年,他就曾獲聘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此後他定居上海生活,在廣州方面的協調下又於1961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之後他提寫了“敬老崇文”四個字回贈給廣州市文史研究館,並落款“廣州市文史研究館惠存,上海市文史館敬贈,館員李天馬書”。據廣州方面負責人介紹,今天他們把這件珍貴的作品也帶到上海展出,“這件作品,天馬先生讓我們牢記文史館的職責’敬老崇文、存史資政’。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李天馬《大好網羅聯》

先生收徒奉行“三不主義”

李天馬先生不僅在書法藝術創作方面頗有建樹,他在研究和教育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致力於書法理論研究與教學,推動其傳承發展。他門下弟子眾多,在當今書壇多有出類拔萃者,比如他在廣州的關門弟子陳永正,上海的弟子吳柏森、許思豪、廉亮等。他主張學生在學通筆法、結構、章法的基礎上,學會寫條幅、橫幅、對聯、中堂等各類作品。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陳永正《鷓鴣天詞》

據其弟子陳永正回憶,先生收徒奉行“ 不收學費、不受禮品、不赴宴請“的“三不主義”,堪稱書壇佳話。“我跟他學書法他是不收學費、不受禮品、不赴宴請,而且那時候我是個學生,他還送筆,送字帖。”

“先生在書法上的堅守,第一要恪守傳統。我在跟天馬先生學書法之前就已經學了十多年書法。我第一次拜見先生,他看我書法第一句話就說,從頭學起,從一筆一點學起;他說,如果你不臨帖,一輩子門外漢。這句話對我終身受用。”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吳柏森 顏師古《幽蘭賦》

“他給我寫了四個字’水到渠成’。他說書法的風格是慢慢形成的,不是一下子創出來的,書法是個人修養、文化、技法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才能形成所謂的風格。他說,一輩子沒有風格也無所謂,不是每個人都有風格,能夠學古學的好就可以了。天馬先生的教導影響了我一輩子。”陳永正說。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廉亮《陳眉公格言》

今年是李天馬館員誕辰110週年。 為了彰顯這位書壇名家在書法藝術創作、研究和教育領域的成就,推動滬粵兩地書法藝術交流,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聯合舉辦“翰墨傳薪——紀念李天馬先生誕辰110週年師生書法展”。

書法家李天馬生前收徒有“三不”,誕辰110週年展在滬舉行

許思豪 《李白詩》

據悉,此次展覽不僅展示李天馬先生的作品,還將展示包括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吳柏森、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陳永正以及許思豪、廉亮等李天馬學生的作品。作品集中還收錄了部分學生紀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