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讀《我們仨》之前,讀懂其中的溫暖與孤單

2022-05-12由 冷暖相知m 發表于 農業

溫暖的單詞怎麼寫怎麼讀

讀《我們仨》之前,讀懂其中的溫暖與孤單

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絳先生在92歲高齡的時候,把失散的一家三口重聚在了散文《我們仨》裡。先生用了四年的時間,釋放了自己對丈夫、女兒的思念;用一生的回憶陪伴自己從容地活在這個驛站裡;又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把過去六十多年愛與溫暖的回憶,以愛為序,以淡定為筆,拿出來書寫和自愈。

《我們仨》最後有這樣一段話,與大家分享: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讀懂《我們仨》很容易,但是能夠讀懂楊絳先生把其中的孤單化作溫暖,淡定之後的那份從容,才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意義。家有多溫暖,失去之後就有多孤單。愛女和丈夫錢鍾書因病先後離世的那段時間,應該是楊絳先生一生中感到最疼痛的日子。獨留一人,是人到暮年最難以言喻的傷痛,但是隻要把屬於你的回憶與溫暖化作陪伴,就不會感到孤單。人生的最後,其實都是默默的告別以及與親人的失散,享受失散後的孤獨並能夠與孤單和解為伴,才是我們在失去親人之後,另一種方式的陪伴。

讀《我們仨》之前,也讀懂自己的溫暖與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