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2022-03-26由 行腳成都 發表于 農業

崇州特產哪裡有賣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一個地方的文化看是不是豐厚,就看當地是不是有一群愛為地方做事的人物。倘若這個群體能持續延續下去,做的事就多。比如活動,倘若沒有留下記錄,後來者就難以知曉具體情況。而編印圖書的好處是不管經過多少年,只要有圖書在,痕跡就不會那麼輕易地抹去。這在今天同樣適用。

在崇州還在叫崇慶縣的時候,就聚集了一群文化人,他們做活動,也編印圖書。至今,許多活動只能在當地口口相傳,但有一些也變得模糊起來,而那些圖書,就是卻證明了他們做事的態度。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蜀州名物》,就是崇慶縣商業經濟學會編印的冊子。

這是崇慶縣地方名產的專輯,它選編了名優特新產品的十六個大類,一百三十六個品種。具體分為:

建築材料類、酒類、竹藤棕編類、中藥材類、糧食菜油類、土特產品類、肉製品蛋製品類、糖果糕點類。釀造調味品類、地方工業產品類、配合飼料類、風味食品類、蔬菜類、魚類、木製傢俱類、盆景與花木類。可謂匯聚了當時崇州的地方特產。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這裡且看幾個小類別。

酒類,據《崇慶縣誌》記載,晚唐著名的“一瓢詩人”糖球,隱居蜀州味江,多次吟哦:“莫忘分襟處,梅花撲酒尊。”“酌盡一尊酒,病夫顏亦紅。”且送行必飲,連祛病除風也喝。

陸游任蜀州通判期間,成詩百首,近半涉及蜀酒,他酷好蜀酒。“逢春飲酒似長鯨”等等,可見他對蜀酒的喜愛之情。

到清末明初,崇慶縣有燒房近百,酒灶百餘,初步形成獨具一格的燒酒、香酒、陳色酒、老窖大麴酒等系列產品。1952年,在姚林燒房的基礎之上建立國營崇慶縣酒廠。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根據《蜀州名物》記載,崇慶縣有名產的酒品牌幾近三十個,比如蜀州春、味泉大麴、唐安春、天竺特區、市橋頭曲、崇陽液等等。

再如風味食品,品種也不少,比如豆腐簾子、崇慶雞片、懷遠葉兒粑、懷遠凍糕、滴油蒸餃、石觀音板鴨、元通油花、海味煨面等。這些特產有的還在流行,而有的就已經消失了。

這本書裡也有一些名產的由來,如椒桃片,也稱為椒鹽桃片。民國初年,由縣城“瑞蘭齋”糕點鋪創制,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在舊時代,縣城“四香永”、“瑞蘭齋”、元通“致年華”都生產白雪糕,後來,崇慶縣糖果廠生產“熊貓牌”白雪糕。

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離不了。醬油、醋、豆瓣、香油雖然在川西平原多有出產,但崇州的卻有自己的特色。在清代就已銷往鄰縣和成都。比如生白窩油就有代表性。

崇州名物:那些很容易消失的土特產

在崇州,先後有“吳洪順”、“文雅雲”、“長順號”等醬園坊,各有曬缸三五百口。民初,“吳洪順”醬園的“口蘑豆油”,曾參加四川省勸業會、上海博覽會。後公私合營後改為國營。1980年至1982年,連續三年獲得溫江地區質量評比第一名。在崇州,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蜀州名物》書後,還附錄了當地的名人簡介、旅遊點介紹、蜀州八景、主要旅館名錄、集貿市場場期等等,簡單明瞭地介紹了崇州的情況。

(《蜀州名物》,崇慶縣商業經濟學會編,內部資料1985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