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探究新時代“動力變革” 專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2022-03-25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農業

動力變革是什麼

2018-01-08 07: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童穎駿 何蘇鳴 王嘉楠 董旭明

探究新時代“動力變革” 專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30年前,海南建省設立特區,由此駛入改革開放快車道。圖為海南三亞。新華社發

兩次踏訪位於海南省海口市長濱東四街1號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印象最深的是夜色中被點點燈光照亮的“中國改革智庫”字樣。改革之火,如何燎原?十九大之後,中國改革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我們要用怎樣的責任擔當,來看待全面深化改革這一重大命題?且聽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一席談。

探究新時代“動力變革” 專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記者 董旭明 王嘉楠 攝

“最近,我們一直在討論當前改革研究的重點——中國如何實現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跨越。”遲福林告訴記者,新時代的“動力變革”,被初定為2017年中國改革年度報告的主題。

在遲福林看來,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經濟轉型的歷史趨勢、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動力變革”既包括制度創新,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全面深化改革,也涉及到一些新問題:比如,數字經濟如何引領產業變革?消費升級如何拉動經濟增長?如何透過城鄉融合釋放出巨大的發展空間?綠色發展又將如何產生新的發展動能?

記者到訪前的週末,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那幢5層藍頂白牆主樓,每晚都亮著燈。專家學者們在遲福林帶領下,熱切地探討著一個又一個改革命題:如何推進產權的制度化、法制化過程,由此激發創業創新活力,激發企業家的前行動力?如何形成一批適應“動力變革”需求、對國際國內都有重大意義的開放舉措?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就意味著用新的分析、新的思維為改革深度建言獻策。

作為改革發展智庫,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的一層展示廳內,陳列著歷年來出版的重量級改革叢書。2017年度出版的《復興之路——中國改革開放40年回顧與展望》叢書獲得學界高度關注,入選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確定的22種“迎接黨的十九大”主題出版重點選題。

改革開放40週年,是遲福林的又一個重要關注點。他向記者介紹,2018年春節前後,院裡將建立起“改革大資料庫”,全面反映改革開放40週年的歷史,聚焦未來發展走向;同時,“搶救性地記載中國改革開放程序”的《風雲四十年》已開機,上百位為改革開放嘔心瀝血的領導、專家、企業家的影像資料,將呈現在世人面前,同時還將以中英文版圖書的形式留存和傳播。

對於海南來說,2018年還有著一層特殊意義。30年前,海南建省設立特區,由此駛入改革開放快車道。作為在椰城海口執著學術研究的遲福林來說,近期還肩負著重要使命:海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該如何謀劃未來發展?

“要有建言改革的責任擔當,不斷捕捉新資訊,以大局意識著眼重大問題;要有以問題為導向的行動研究,不能‘從書本到書本’,要立足實踐進行趨勢性研究;要保持網路型、國際化、獨立性的機構特色,追求改革研究的客觀性。”遲福林說,2017年,以“建言中國改革”為己任的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在十九大之後迎來了建院26週年紀念日,也為新時代的改革智庫建設定下了新座標。

【浙江新聞+】

記者手記

贏在轉折點

遲福林說,近年來較多關注浙江的改革和發展。他透過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贏在轉折點》,書名也被他用來形容對浙江的印象。

贏在轉折點,既讓我們想起改革開放初期,浙江企業家篳路藍縷,用“四千精神”克服資源小省的劣勢,豪情壯志征戰全國市場;更讓我們想到,浙江民營企業家快速轉型,用數字經濟引領產業發展,逐步從高速增長走向高質量發展。

遲福林告訴我們,幾次踏訪浙江,都被浙商的企業家精神深深打動。從鋼材大王轉向動漫產業,從水泥製造轉向深海海水處理,一個個富有想象力和決策力的轉型舉措,無不是“贏在轉折點”的成功案例。他相信,只要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在,浙江就一定能贏得新時代新的發展機遇。

1月2日,我省舉行全面深化改革大會。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的特殊年份,這次大會為浙江改革再出發吹響了號角,也讓社會各界對浙江引領全面深化改革新徵程充滿了期待。

未來的浙江改革,究竟會是怎樣的圖景?遲福林說,希望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的浙江,能在綠色發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能在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相互促進上做得更好。“軟環境很重要。”遲福林說,杭州的斑馬線前“車讓人”,就顯示出很高的城市文明素養。如果能在綠色發展上取得新突破,浙江未來一定會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創新大基地。

贏在轉折點。浙江,加油!(童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