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2022-03-10由 蜂部落 發表于 農業

氟胺氰菊酯對蜂安全嗎

導讀

:一直以來,國內養蜂與國外養蜂的對比是我們很多養蜂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蜂部落也在不斷的探索國外的養蜂經驗,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收穫還是不大。近日,蜂部落很榮幸的邀請到了來自紐西蘭一家養蜂場的華裔劉一男先生,向劉先生就紐西蘭養蜂技術與國內養蜂技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在此蜂部落再次感謝劉一男先生對蜂部落團隊的大力支援,同時也希望能夠與全球各地與全國各地的蜂友們展開交流,共同探索適合我國的養蜂模式,解決我們在養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下為蜂部落對劉一男先生採訪的全部記錄。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養蜂生活

蜂部落:能向我們介紹一下您的養蜂經歷嗎?比如您什麼時候開始在紐西蘭養蜂的?在國內的時候有過養蜂經歷嗎?是什麼讓您與蜜蜂結下了如此深厚的友誼?

劉一男:我在2005年接觸蜜蜂,是在福建農林大學讀的蜂學,在學校期間主要學習理論知識,也有蜂場實習。畢業後在國內一家蜂產品公司(企業名字就不要提及了吧)從事蜂膠銷售工作。之後就一直沒有在從事最前線的養蜂工作(主要是國內的生產方式實在太辛苦,大半年都在追花,對年輕人的生活和工作平衡方式不太匹配)。2012年在紐西蘭海外深造(奧克蘭大學食品方向),研究生畢業後,又有機會在南半球最大實驗室(asurequality)工作,才又有機會了解養蜂業。因為這家實驗室是監管整個紐西蘭蜂農和蜂箱註冊資訊。然後在工作期間,在紐西蘭林肯大學兼修了一個養蜂學的文憑。最後發現自己還是跟蜜蜂有緣,發現原來西方養蜂是這種模式,越發的欣喜,辭去穩定收入的職業之後又從事了養蜂行業工作。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個人生活照

蜂部落:能向我們分享一下您的家庭情況嗎?您現在是不是一家人都在紐西蘭養蜂?撇除養蜂的經濟收益不說,你內心喜歡養蜂這項工作嗎?

劉一男:在紐西蘭這邊,養蜂(無論是育王師,繁殖師,追蜜蜂農)是一個職業,就跟在國內正常上班一樣,朝九晚五。所以家中就自己從事。周圍的本地洋人,對養蜂人也非常的尊重,知道養蜂業對農業至關重要。最重要的是工作不枯燥,接觸的都是藍天白雲,原始森林,環境非常好,非常喜歡。當然,收入也和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收入差不多。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紐西蘭養蜂基地

蜂部落:對於紐西蘭來說,現在主要養殖哪些蜂種?紐西蘭養殖中蜂嗎?從第一感覺出發,您覺得在紐西蘭養蜂與國內養蜂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劉一男:西方蜜蜂:意蜂,卡蜂。中蜂沒有(因為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主要分佈在中國)。

最大區別:管理方式。西方粗放式管理,國內精細式管理。而且在源頭到終端的管控上做的很細緻和嚴格。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養蜂實拍

蜂部落:據蜂部落了解,您現在是6人養殖2000箱蜜蜂,能向我們分享一下,您的團隊是如何來進行這2000箱蜜蜂的日常管理的呢?

劉一男:是這樣,6個人管理2400箱左右的產蜜箱。100多個蜂場,每個蜂場都是8-32箱蜂群(大概平均24箱居多),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大概在路程上,主要是粗放式管理,選好場地主要管控的就幾個點(分蜂放置,人工分蜂,留蜜準備,疾病檢查,冬季補助飼餵等),但是春季-夏季期間每個月至少一次到場地看具體情況。還有1000箱左右的繁育箱,專門負責繁育。2000+的交尾箱,主要做自然交尾。(日常管理比較細,之言片語介紹不詳細)

總之,西方的管理模式,是粗放式+平行式管理,專人幹專活,組於組之間相互協作,大大的提高了單位生產效率。舉個例子,我們育王組分,育王組分處女王組和交尾王組,我們育王組兩個人一週大概生產1800個王臺(30小時左右—三天半),交尾王組一個月大概做出1500只左右的交尾王(每週工作35個小時左右),供給全場用,部分可以出售。總之:西方的養蜂模式主要以專人幹專活為主,個人感覺工作效率更高。跟菲律賓,阿根廷,加拿大,美國養過蜂的同事經常聊養蜂的事,發現除了咱們國家的養蜂方式比較特殊以外,其他國家都非常的相似。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養蜂日常

蜂部落:蜂病治療是國內一個較為熱門的問題,在紐西蘭養蜂蜜蜂常見的病症有哪些?您的團隊是如何來治療和預防這些蜜蜂常見疾病的呢?

劉一男:紐西蘭對疾病的管控要求非常嚴格,就意蜂而言,最棘手的就是瓦蟎,但是這邊的藥品監控比較嚴格,不是所有的蜂藥在市面都能流通,必須要經過初級產業部的嚴格測試,還有持蜂藥的公司有相關的蜂藥實驗報告和資質才可以在紐西蘭境內投放,使用。最常見的就是法國一家公司出的雙甲脒類蟎撲,和美國一家公司的氟胺氰菊酯蟎撲,和德國拜耳公司的氟氯苯菊酯蟎撲。當然也有人用草酸,甲酸,和一些油類做有機除蟎。第二棘手的就是美幼病,由於紐西蘭蜂農的蜂箱都在相關部門(asurequality)註冊,每年要提交兩次疾病報告,如果發現有美幼病,蜂箱必須上報疾病,在7天內要用特殊的辦法燒燬。以免美幼病的傳播。這是其一,其二是:發現美幼病的蜂場必須要在兩年內隔離,兩年之內產的所有蜂產品是不允許在市面流通的。為的就是怕美幼病的細菌或者孢子傳播。美幼病大家也都清楚,用抗生素根本沒辦法根治(因為你殺死了細菌,殺死不了孢子)一旦孢子暴露在萌發的環境下,還會萌發,而且加上養蜂人的操作及蜂之間的謎巢盜蜂現象,就會加以傳播。所以目前根治的效果就是燒燬加隔離。目前部分西方國家也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也都陸陸續續的進行類似的操作,甚至有些國家還給銷燬蜂箱的蜂農一些補助。其他疾病在這邊也有,但不多見,個人覺得強群很重要,這邊相對弱的群至少都要5脾蜂,3脾子以上,正常的蜂群至少5脾子7-8脾蜂以上。比如說囊狀幼蟲病,這類病毒引起的疾病,強群很少見,即使見到了,果斷的把王掐死,換隻王,隔週基本上就消除了。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紐西蘭蜜蜂實拍

蜂部落:國內的蜂蜜市場混亂,關於蜂蜜的檢驗一直備受爭議,在紐西蘭是如何檢驗蜂蜜的品質的呢?

劉一男:紐西蘭針對蜂蜜這塊和其他國家一樣遵循美國的FDA標準。但是個別蜂蜜比如麥盧卡蜂蜜有更多的檢測指標。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紐西蘭麥卡盧蜂蜜

蜂部落:據蜂部落了解,紐西蘭蜂蜜在國內的銷售價格都比較高,而且銷量還比較可觀,這些蜂蜜是中蜂蜜還是意蜂蜜?您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劉一男:意蜂蜂蜜。以下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原因很多,主要是前期對蜂蜜的研究投入(企業帶頭投入資金,一些大學及研究所進行研究),發覺特殊蜂蜜的功效,慢慢的就被傳開了,尤其是日本,英國和美國市場對貨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高。每年的產量有限,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供需關係導致最終價格。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養蜂日常

蜂部落:在國內,蜂蟎是意蜂的主要蟲害,紐西蘭的蜜蜂的主要蟲害是什麼?您認為國內的殺蟎方式與紐西蘭有什麼不同?關於意蜂殺蟎,您對國內現在的方法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劉一男:殺蟎方式基本上一樣,只不過對蟎藥(計量)的控制,和交替用藥抑制蟎的抗藥性的控制上有些不一樣。就我個人對蜂藥使用的認知,10年前國內用藥亂現象普遍(蜂農朋友們都會選擇價錢便宜的,見效快的藥),長期如果使用同一種藥,前期可能見效會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抗藥性逐漸增強,加上藥劑量增加,會導致最終蟎的抗藥性越來越嚴重。換個思維考慮問題,瓦蟎來自於東方蜜蜂,也就是我們主要所謂的中蜂,經過上千年的進化和衍化,到現在的清潔能力強的中蜂品種得以保留,以至於不用人類的輔助可以自我清理。同理,其實治蟎是需要我們很多代蜂農透過選育出像中蜂一樣抗蟎能力強的品種,才是最終解決的辦法。現在這邊幾乎所有的種王場都在做選育,目前可能沒效果,相信將來100年甚至更久,肯定能夠解決蟎的問題。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培育蜂王展示

蜂部落:根據蜂部落的瞭解,您的團隊飼養的蜜蜂被分散在很多地方,團隊只是驅車前往檢查。在這個過程中,您的團隊是如何保證蜜蜂在野外的安全的?

劉一男:自然的因素導致蜜蜂不安全(比如說颱風颳倒蜂箱),我們在下一個管理環節會逐個還原、檢查。但是人為的偷盜雖然比較難控制,還好這邊發生的相對比較少,我們現在每年都會有丟蜂箱,但是損失基本忽略不計。人為的下毒現象暫時沒發現。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結果應該會很嚴重(尤其輿論方面)。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紐西蘭養蜂場地

蜂部落:在國內,意蜂的主要蜂產品有蜂蜜、蜂王漿、蜂膠、蜂毒等,在紐西蘭養殖蜜蜂,主要的蜂產品有哪些?

劉一男:個人覺得主要根據國情而議。蜂蜜,蜂膠,蜂毒相對需要勞動力很少,所以這邊還是會生產的,尤其是蜂蜜,符合這邊的生產作業模式,所以做的多。王漿也有但是特別少。

蜂部落:據蜂部落了解,您曾在今年的9月底回國以紐西蘭華人客商的身份希望能夠將國內的養蜂技術帶到紐西蘭,您認為國內的養蜂技術有哪些是紐西蘭值得借鑑的?

劉一男:精細式管理。最重要的是相互學習,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並不一定西方的操作方式就適合中國,或者說中國的養蜂作業方式就也適於西方,每個地方都有相互的好處,相互融合,再針對當地的特殊情況,不斷的相互學習和融合才能夠進步。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紐西蘭養蜂場所

蜂部落:據蜂部落了解,您曾經說過籠蜂的出口比蜂蜜等原料更有利潤,能向我們介紹一下現在紐西蘭籠蜂出口的基本模式嗎?如果國內也向籠蜂方向發展,您有哪些建議或者意見?

劉一男:籠蜂和蜂蜜的利潤我具體沒對比過。但是籠蜂的市場巨大。這個目前是我們公司的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籠蜂照

蜂部落:目前國內養蜂,國家相關部門給出了大力的扶持。在紐西蘭養蜂,當地相關主管部門會提供哪些支援呢?

劉一男:政府和政府部門的扶持是沒有的。全靠公司在市場中的自我經營。

蜂部落:目前正是我國的冬季,在國內盛傳一句話,那就是養蜂春、夏、秋都沒問題,就是過不了冬天。關於這個現象,您是怎麼看的呢?紐西蘭的蜜蜂是如何越冬的?您對國內蜜蜂越冬有什麼建議或者意見?

劉一男:我養蜂所在的城市奧克蘭冬天最低氣溫大概在5-10度之間,蜂王一年四季都產卵。暫時沒有越冬經驗。個人覺得蜂友也可以相互學習。多查閱一些加拿大或者俄羅斯還有北歐養蜂的蜂農是怎麼越冬的,相信會更有幫助。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養蜂日常

蜂部落:從整個蜜蜂產業出發,您對國內蜜蜂產業的看法是怎麼樣的?關於國內的蜜蜂產業發展,您有哪些意見或者建議?

劉一男:從最簡單的產品上出發,現在消費升級,人們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單單談蜜的話,好蜜,熟蜜肯定是生產趨勢。怎麼以單位產出相同的產品付出最少的成本肯定是將來的發展趨勢或者是競爭之道。還有就是原料,商品宣傳和營銷方面,中國是蜂王漿生產大國,90%的蜂王漿都產自中國,在國際上基本上可以算是壟斷地位了。但是價格從我接觸養蜂的十年前到現在,基本上保持不變(每年中國的勞工的工資都在上漲,也就是說生產成本在上漲)。這麼好的東西都出口了,而且還是以勞動力轉化成廉價的商品出口。這點還需要我們所有的從業人員一起努力,去把我們共同的利益維護好,像蜜蜂一樣團結,這樣蜂農朋友們才會有所收益增多。從從業人員角度去出發,具體我沒有統計過國內從業人員的年齡,養蜂行業屬於農業的一塊,聽說現在從事養蜂的新一代人員越來越少了,養蜂勞作模式如果能夠像正常一樣上班,收入再有所提高,這樣才能會吸引更多的從業人員從事這項非常好的行業。

華人小夥紐西蘭蜂場分享養蜂經驗,區別竟然這麼大!

劉一男養蜂同事合照

蜂部落:感謝您的耐心解答,願我們能夠長期保持交流,為兩國的蜜蜂產業發展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用的素材。

文章由蜂部落團隊整理釋出、圖片由劉一男先生提供,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