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2022-03-07由 綠色廣西 發表于 農業

稻作文化是什麼意思

編者按:近期,梁肇佐同志應邀為國家圖書館錄製《壯鄉民俗秘境》系列非遺課堂,向全國推介我市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加強非遺知識的普及,加深讀者對我市近年來非遺保護傳承成果的瞭解,現特將其課程內容整理刊發。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芒那節主要分佈於廣西南寧市隆安縣,2010年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芒那是壯語音,“芒”在壯語裡意為神,“那”是田,芒那節翻譯成漢語即稻神節或稻神祭。芒那節的祭祀活動有三個時間節點,即每年的農曆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二十。

壯族芒那節作為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其蘊含的豐富稻作文化資訊更是引起眾多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強烈的關注。

據考古資料證實,以隆安右江河谷為中心的左、右江交匯地區是廣西曆史上著名的大石鏟文化中心區,大石鏟是壯族古稻作文化的標誌性實物。

大石鏟最初是一種稻作生產工具,後演變成一種祭祀禮器。

大石鏟遺址多以祭祀坑的遺址出現,而以隆安大龍潭大石鏟祭祀遺址最為著名。從大龍潭文化地層中收集的炭屑測得其距今約6000 年。大石鏟在遺址中多以鏟頭朝上的方式推放。經學術界考證,這一奇特的堆放形式與原始農業祭祀有關。

壯族先民古駱越人以大石鏟作為祭祀的禮器,祭拜天地神靈,為的是祈求農業豐收、人們安康。至今隆安縣還在舉行的芒那節,與這一習俗有著明顯的淵源關係。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隆安縣芒那節依然儲存有較完整的祭祀儀式,且內容十分豐富。其祭拜儀式主要包括農曆四月八“求雨”、“祭農具”,六月初六“招稻魂”、“驅田鬼”、“請婭王”,七月二十的“祭姆王”等六大部分;其它相關的民俗活動還有唱師公戲、對山歌、舞稻草龍、舞獅、百家宴、演粵劇等。

求雨:

農曆四月是稻穀生長的季節,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主要依靠天然雨水灌溉田地,為使天神喜降甘霖,四月初八那天,隆安的百姓便雲集田頭,供上豬頭、雞鴨魚肉等祭品,禮拜蒼天,同時每人還各拿一個自制的噴水竹筒向蒼天噴水,寓意求雨。此外,村民還請來師公設壇打醮,舉行求雨法事。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祭農具:

四月初八民眾在舉行求雨儀式的同時,各家各戶還秉承著古時候祭祀石鏟的習俗,拿出自家的犁、耙、鏟、鋤、等農具,擺成一行,面對上蒼,焚香燒紙,虔誠禮拜,希望上天和這些農具能給他們帶來豐收和好運。

招稻魂:

農曆六月,水稻已抽穗勾頭,離稻穀收穫歸倉只有一步之遙了,此時人們更害怕天災人禍的突然降臨,致使大半年的辛勞化為泡影。所以,在六月初六那天,家家戶戶便殺雞宰羊,用扁擔挑著熟雞、羊頭、豬肉、米酒等,到自家田中燃香燒紙,灑酒於地,祭祀稻神。各家各戶還要製作五顏六色的旗幡,插在自家的稻田上,以此招喚稻神前來享受供奉,接受人們的祭拜。

驅田鬼: 

當地人們認為水稻長勢好壞與田鬼是否出來作祟有極大的關係,所以在這緊要的關頭,必須驅趕田鬼,才能確保有好收成。六月六這一天,各村的壯族師公穿起法袍,頭戴儺面具,手持法器沿著全村的田埂巡遊,驅趕田鬼,使之不能為害稻穀。領頭師公還給前來助興的村民送去祝福道:“身體健康!風調雨順!”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請婭王:

“婭王”——稻神由女人扮演,在八音隊的簇擁下由八個青壯漢子抬著巡遊村巷。她穿著一身綴有鳥毛的禮服,傳說她曾為人類祈雨。當婭王登場的時候,壯族芒那節達到高潮,此時全村的人把稻穗扔向她。隨後,在一片樂聲中,“婭王”走向人群,把豐收的祝福帶給大家。

祭姆王:

姆王,亦俗稱鳥王。傳說古時候掌管風雨雷電的天神故意刁難百姓,大半年不施半點雨露,致使禾苗乾枯,民不聊生,姆王於心不忍,上天請天神降雨。天神有感於姆王對百姓的深情厚誼,遂連降七天雨,老百姓才能耕田播種。但姆王卻因連日下雨不能出去覓食而餓死了,人們為了紀念它的功德,特地把七月二十定為姆王節。當地百姓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舉行隆重的祭拜姆王儀式。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壯族人把水稻田叫做“那”,因此稻作文化又被稱為“那文化”。2015年,隆安壯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案。

“那文化”被專家們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的亮點。近年來,透過考古學、基因學、民俗學等方面綜合研究表明,

隆安縣是稻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而芒那節的活態傳承數千年,也進一步證明證了隆安縣稻作文化的源遠流長。

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壯族芒那節

目前世界各地發現最早的水稻遺存為一萬多年,而隆安縣考古發現的疑似水稻植矽體距今28000年,其非凡的意義不言而喻。

壯族芒那節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以娛神為主要內容的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其重大價值在於此習俗活動所折射出的壯族先民把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的偉大智慧和創造,故而被譽為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作者:梁肇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