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用三年時間,帶出4個G5學生

2022-03-05由 武漢新航道 發表于 農業

課程安排一般怎麼形容

【錦秋計劃簡介】

錦秋A-level是隸屬於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的高階子品牌,提供“雅思+A-level+留學申請”一站式升學方案,旨在幫助國內中學生申請世界頂尖大學本科。新航道錦秋A-level與英國Edexcel考試局取得合作,在十五個城市獲得考點授權,為學生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考試報名和綜合服務,確保學生學得專心、考得放心。2017-2021年,錦秋A-LevelQS前100錄取率96%,前50錄取率87%,G5錄取率22。5%。

【張暢老師簡介】

新航道武漢化學與生物帶頭人,碩士學歷,物理化學&英語雙學位。三年教授國際學科課程的經驗,教學體系成熟,課堂生動活潑,帶出數位G5 院校學生。

每一個人的求學路上,都會遇到那麼一位或者幾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師,如今已經成為一名老師的張暢,就曾經在高中時遇到這樣一名老師——“我的英語老師當時剛剛畢業不久,很有激情和熱情,經常會給我很好的引導,然後我就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想這樣,給人正面的影響。”

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曾經被引領著前進的張暢,如今也成為了一名老師,作為錦秋化學和生物學科帶頭人,他接過了引路的燭火,帶領著尚在求學路的孩子們,這也不失為一種“傳承”。

今年,他的學生裡,有申請到帝國理工(IC)機械工程和生物工程的Ravel和Brain,也有到倫敦大學學院(UCL)化學和環境工程的Brandon和Mary。能帶出4個G5的學生,不僅僅是依靠學生自己的良好基礎,也不是一種偶然,而是一種學生老師互益互通的必然。

以此為契機,我們採訪了張暢老師,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也探討了一些些理念和心得,讀完這篇文章,你會了解到:

如何規劃和堅持,跑完這1-3年的求學“馬拉松”;

張暢老師眼中,能夠直申名校的國際生的共同特點;

學生、家長、老師的三方關係如何處理,各自的角色是什麼;

好的成績是日常過程的結果呈現,A*是一種必然;

以及最後,張暢老師對於選擇國際化課程體系的學生與家長們的看法是:Thinking bigger & further!

凡事預則立,提前溝通,跑好馬拉松

高中階段的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期,他們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活躍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自尊心,面對世界,探索世界,對抗又和解,叛逆不失鋒芒,1-3年的學習週期說長不長,但是足以讓一個學生髮生很大變化,作為“引路人”的老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學科知識和教學技巧,一份名為“陪伴”的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Q:在和各式各樣的學生接觸當中,有沒有覺得會有一些比較“難搞定”的,最後是怎麼和他們完成教學和溝通的?

張暢老師:應該不算有。因為來新航道學習的同學,都是想取得成績的,是有對應目標的。所有的學生在第一節課,我們就要樹立一個rule,我們當面溝通好,很深入地談一下:我們上課的時候該怎麼樣,我希望你怎麼樣,你希望我怎麼樣,談好了之後,後面我們就這樣去執行。

如果你不想遵守了,你想要違規了,那我們就要再談一談為什麼了,就是這樣不斷地保持溝通,確保這個執行。因為大部分學生,自尊心還是比較強的。如果他覺得OK的事情,他和你說好了,他基本上不會去違背。

Q:那麼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是怎麼量身制定教學方法的?

張暢老師:當我們接觸到一個學生的時候,一方面我們會透過新航道的EAS系統中的學生檔案文件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另外一方面我會透過助教老師和學生溝通一下,看下學習的內容:學校現在是什麼階段,現在學什麼。制定好第一節課的規劃和要求:要帶什麼東西,作業能不能完成,先跟學生規劃好,把目標確定了,規矩確定了。

然後在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你就能發現這個學生的情況和你預溝通了解到的有一些出入,實際情況可能跟你想得有點區別。所以我們會去調整。第一節課後我們會出一個反饋,這個反饋就是學生上課的情況、你對他第一節課下來整體的感覺,都會寫在裡面。後面上課的節奏就會根據具體情況再調整,這個不是固定的,因為我們現在都是一對一的。

Q:那麼第一節課之後,接下來長時間的學習過程,我們又是怎麼去引導他們堅持下來的呢?

張暢老師:對,學科不是雅思託福,可以寒暑假突擊學習,學科學習歷時比較長,怎麼讓學生在學生過程中能堅持下去是我們必須思考、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學生來到新航道的時候,我們都會給學生一個清晰的大框架,告訴他我們會一起學習到什麼知識,步驟和階段是什麼樣的。比如說他從IG開始學起,我會告訴他,我們高一學IG,高二學AS,高三學A2,這是一個逐漸上升的一個過程,IG是科普、基礎,AS是IG的升級版,A2是AS升級版,會更難一點,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高三學。每個階段我們會學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哪些是難點,哪些稍微簡單一點,你每個期中、期末會考什麼,每一個時間節點,我會告訴你,這樣他在學得時候就會有一個整體框架和很多拆解掉的小目標,每一步都能收穫得很清晰,就不會覺得很漫長。

Q:對於老師來說,不斷地再重複這個長時間的陪伴過程,又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張暢老師:的確這種時長和重複也是一種對老師的考驗,通常來說你的教學年齡越長的話,你要對抗的教學疲憊感也就越強。但是我目前還沒到這個階段,或者說我覺得我也很難到這個階段,一方面我們在不停的輸入,保持這種新鮮感,因為老師是一個要輸出的職業,你要輸出的話就要有大量的輸入,而且不是單純的輸入輸出這樣,你要內化、總結,形成有體系的東西輸出給學生。要精益求精,不僅是你的知識點,還有你的知識面,國際課程其實有很多體系,AB、AP、IB、A-level,A-level裡面還有CAE、艾德思、AQA,所以要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去積累,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另外一方面就是老師也需要支援、鼓勵和抱團,我們叫小組,新航道學科小組,。我們內部會定期組會,遇到的問題、產生的想法,我們在組會上都會進行分享,這是一個很好的排解方法,因為大家都是教這個(化學/生物)的,遇到的問題會有類似性或者相通性,可能幫助你整理方向、找到解法。

拿到名校入場券,這些孩子的共同特質是……

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秀的、獨特的,但是我們知道,無論是高考課程體系還是國際化課程體系,最終都會有相應的考核專案和申請標準,以挑選出真正適合的學生進入學校,比之高考的清晰線,國際名校的申請准入線卻沒有那麼的“白底黑字”,帶出5個G5學生的張暢,又是怎麼看待這些孩子們身上的共同點和獨特性呢?

Q:就是所謂的名校生,他們真的和其他學生有很大的不同嗎?

張暢老師: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去努力。從我的層面去感覺的話,帶目標院校是G5的學生時,還是有一些共同特徵的。

首先他們的目標規劃會非常清晰,自主性也非常強。這裡不僅僅指的是學習,也有他對自己以後人生的思考和規劃,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就比如說今年去了帝國理工(IC)的一位同學胡昌瑞,就能明顯感受到,每次上課都是帶著問題來的,上課的過程很高效,先解決他的問題,然後我們繼續按照計劃來推進課程的細化學習。從擇校上,他的目標一直都很堅定,就是G5,從準備step考試, 到後面的IC 面試和筆試,他都想成為最優秀的那一批人。

其次就是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非常踏實,能跟著老師的節奏去走。比如我們學到chemical equilibrium(化學平衡,AS考試中的重要計算題考點之一)的時候,我們在會先講解該類計算的一般解題思路,也就是I。C。E的方法,之後討論了幾種不同的題型,最後在來練習該知識點的對應真題。正是因為在課堂上沒有一味的去追求進度,而是實實在在的落實課上重難點的講解和練習,課下作業完成的認真,碰到不會做的題目的才比較少,能真正的理解和吸收。

最後就是他們的自身知識體系比較紮實,當然這也是支撐他們去追求比較高的目標的底氣之一。還是以昌瑞為例,他自己每次聽完課之後都會把課程筆記總結一下,長此以往會形成一份比較系統的知識點總結,由於是用ipad記的電子版筆記,在後期複習以及刷真題過程中可以查漏補缺,及時把真題中出現的新考法或者漏掉的知識點補上。最後可以在考試的後期,昌瑞可以在考試的後期清楚的知道某一個知識點是出自哪一個章節以及大致的考查形式。比如 acyl chloride 出自 A2 26章 the derivatives of carboxylic acid, 主要考察 acyl chloride與其他 nucleophile 發生condensation reactions。 非常的明晰,有了自己的邏輯。

Q:都說國際化的方式是更加註重學生本身的開拓性和創造力,但是他最後還是會有一個標化成績,從這個角度講,名校他真正想透過成績看到學生的什麼東西?

標化成績是一個硬性指標,從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反映出學生學習的方法、行為程度、策略的。G5的學生,除了標化成績,還有一個就是他們的競賽,對於目標G5的學生,我都會很早強調一個點就是一定要適量的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競賽,這個很重要,因為在最後申請的時候,說實話標化成績真的相差不大,那你的軟實力怎麼去判斷呢?那就是要有競賽。從獎項上面,反映的是你的求知和探索慾望,在文書層面,也可以有一個很實在的呈現。

老師就像三明治,夾在家長和學生之間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寄託著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教育也是一個綜合性呈現的結果,無論是孩子、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在為了共同的未來,做著一致的努力。

Q:我們要怎麼去處理家長、孩子和老師的三方關係,去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呢?

張暢老師:首先要確定的是家長一定要參與,一定要拉進來,陪伴也好,共同規劃也好,我們要一起參與這個過程。其次就是老師要有主導性的魄力,老師在教學上必須要有絕對的信心和話語權,節奏要自己把控,大方向要引領好,你不能只是跟著學生或者家長的需求跑,他們要幹嘛你就去幹嘛,那上課就亂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

Q:會覺得夾在中間很難協調嗎?

張暢老師:說到這個我還真的特別有心得,我有一個實際的例子,有一個英中的學生,他的父母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然後和孩子平時見面也比較少,關係就不是那麼……融洽,雖然實際上都非常關心他,但是氣氛就不是……不是很好,但是最後他還是考了A*,這裡面確實是我和他的家長,當然還有他自身,三方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的結果。

他高一的時候學IG,成績蠻好的,全部考得A*,到了AS之後難度提升學起來就吃力了很多,這個學生還是以IG的心態去學,但是學得時候發現,明顯地感覺跟不上了。有一次期中考試,突然考了個B。那天我印象很深,上完課我回到家快10點了,然後就分別接到他爸爸和他媽媽的電話(兩人異地)一直聊,聊了半個多小時左右,就分析他這個問題和情況。他爸爸是那種比較嚴厲的,總擔心過渡溺愛孩子的那種父親,那對上叛逆期的孩子,有時候學生就會覺得不是很舒服,有點逆反。那次期中之後,我先就他學習情況的問題,寫了一個文件,發給家長、他自己都看了,上課的時候,我就問他,你覺得我寫得有沒有問題,他說沒有,我說你想不想改呢,他說想,因為他想考G5嘛,也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學生,我說那好,既然想,那我們就制定下計劃。

同時他爸爸那邊也在想辦法,和我們一起制定了新的學習計劃,那個計劃還是他爸爸親自列的表,他雖然都去做了,但是關係還是(不太好),這個過程其實我也蠻煎熬,我一直要協調他爸爸媽媽,還要管他孩子的學習。有時候學生學得不耐煩了,也要抱怨說,老師作業太多了,這樣子。

我感覺我像個三明治一樣,夾在中間(各方協調),但是這一年半下來——其實AS他期末就已經將近考得是A了,然後到了A2,最後考了A*,結果是好的,我也很感慨,我帶大部分學生都是從高一或者高二帶到高三畢業,從這個過程中你會真的能看到他的這個發展和進步,就像帶自己的孩子一樣。

Q:那麼這個過程老師是怎麼做到的呢?就是這個(協調)的過程,怎麼讓老師成為一種引導力而不是讓三方越來越亂?

張暢老師:其實秘訣很簡單,就是將心比心,真心換真心。我們常常說教學是一種雙邊性活動,你對他怎麼樣,其實他自己都會有感覺。那麼加入家長之後,就是三邊性的交流,平時我們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的把控,都會寫好教學反饋,包括佈置作業、作業批改、完成情況,都會發到群裡和學生、家長這樣一起看,即使在群裡有的家長從來不吱聲,其實你寫得他都看得到。學生對於你給他上課的情況,你對他的認真和負責程度,他都是有感受的。你非常真誠地去溝通,那就可以起好一個黏合劑的作用,把所有的力量都集合到一起,幫助學生達成目標。

我這裡還有個例子,就是有個平時化學成績很好的學生,平時都是A,最後考出來成績是B,但是家長對我們沒有任何怨言,還專門發訊息安慰我說這個成績是孩子發揮的時候沒有發揮好,這個不怪老師。

所以說你付出了很多東西,家長都看在眼裡,雖然最後的結果跟他預想的並不是一樣的,但他也不會去苛責你。

靈活和沉穩,模組化和體系化

當我們問到張暢老師,如何形容自己的教學風格時,他說了兩個詞:“沉穩,靈活”!這兩個看起來南轅北轍的詞卻在張暢老師的教學中毫無違和感的結合了起來,問到最有信心的部分時,張暢老師也毫不猶豫的表示,當然是過硬的學科知識。這是一種魄力,也是一種教學能力的自信,只要我們按照規劃一同努力,那麼最終一定會取得想要的結果。

Q:如果廣泛地談一下A-level化學學科方面的學習,主要的難點是什麼?

張暢老師:A-level的化學課程體系和國內的體系是不同的,國內對於單獨知識點會挖得很深,題目很難,A-level則更為廣泛,而且客觀地講,英文能力對於學力也有很大影響,對於國際高中生來說,雅思沒有到6的話,60%的問題來自於語言問題。你給他翻譯好,他就會做了。

Q:那主要的應對和解決辦法是什麼?

張暢老師:首先在寒暑假時間段集中性的進行語言學習,其次就是學科的專業英語,一方面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會專門講解,比如complex在Daily English中就是綜合樓、複雜的意思,在化學裡面就是絡合物的意思;另一方面新航道會總結好相應的單詞表出來,我們的資料背景是很強大的,最後就是要多熟悉、多執行,比如在新航道這邊自習的學生,助教老師就會安排給他們報聽寫、寫作業,都是很有規律的。

Q:教學計劃是如何制定的?

張暢老師:我們先要了解學校的進度和教學情況,大部分國際學校裡面是外教在上,思維上面和難點痛點上面和中國學生有一些詫異,外教就經常說,你把書全部背下來就會了,但是我們中國人的學習思維不是這樣的,我們喜歡規劃和區分,做好重難點標註,然後針對性的去學習。

我們的課程主要安排在晚上和週末,根據學校的進度來靈活的安排,一般是比學校的進度快一點,相當於預習,然後在學校鞏固一遍,最後回來再重複在鞏固,針對性的做題,把每一步根基都打牢。

Q:怎麼形容自己的教學風格?

張暢老師:我覺得是沉穩又靈活。沉穩體現在我比較注重模組化學習和系統性學習,比如A-level的化學課程體系,AS有18章內容,A2有大概12章內容,AS是一個階段,A2是一個階段,有的章節難一些,有的章節簡單一些,這些難的知識點單獨的剖出來,配上專門的練習,去專門地強化這些知識點,這就是模組化。把難的知識點解決了之後,簡單的知識點過一下,最後把它們串在一起,這就是系統化。

而靈活主要是指在大的不會變的體系、框架、目標,階段性的節點下面,你要靈活的變動你的教學手段、教學策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老師,還想要走得很遠的話,你就必須要不斷地告訴自己,你既要不斷地把握大的方向,又要不斷地去輸入和輸出,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因為你碰到的學生是不一樣的。你只能把握重點,然後調整過程。我覺得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這種靈活性。

最後,有什麼想對學生和家長說的話嗎?

路遙的小說《人生》扉頁上有著這麼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在這緊要處,只要我們三方能做到,目標清晰,規劃得當,有歧善商,同心合力,定能步履穩健,時光愈遠風景愈好!

我們把教書育人的老師叫做園丁,是因為教育就像一顆種子,在時間和汗水的等待和澆灌中,總能結出美麗的果實。孔子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取的是為人師表,影響深遠的意思。好的老師,不僅是“良師”,也要超越“益友”,不僅是並肩而行的同路人,而且是始終比你跑得快一點、遠一點,願意在迷霧中撥開前路,為你點燈的“引路人”。

願人人都能遇到屬於你的“引路人”,開闢屬於自己的“新航道”。

讓我們一同前行吧!

用三年時間,帶出4個G5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