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2021-06-11由 梅小護科普 發表于 農業

甲暈是什麼

眩暈病

眩暈是眩和暈兩種症狀的合稱。眩是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暈是頭暈,是頭部有運轉不安之感覺,如同坐車船旋轉不定。兩者可單獨出現,也可同時兼見,兩者兼見者乃稱為“眩暈”。本症在現代醫學中,包括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貧血、神經衰弱、某些腦部疾病及耳源性引起的眩暈。耳源性眩暈又稱美尼爾氏綜合症或膜迷路積水。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眩暈的病因病機

眩暈的病因以內傷為主。但歷代醫學家說法不ー,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說明肝風可引起眩暈。張仲景則多從痰飲論治;朱丹溪認為“無痰不作眩”;張景嶽強調“無虛不作眩”,他認為“眩暈一症,虛者居其八九,兼火兼痰者不過中之一二耳”;陳修圓在《醫學從眾錄・眩暈》裡綜合各醫家學說,認為本症之病根屬虛,病象屬實,理本一貫,即本症之本屬虛,病標屬實。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具體病因可歸納

1。肝陽上亢

肝為足厥陰風木之髒,其性剛勁,主升發而喜條達。若平素情志不舒,肝氣鬱結,化火生風,風火上擾;或因暴怒傷肝,怒則氣上,升發太過,上擾清竅;或因腎陰素虧,不足養肝,以致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皆可發為眩暈。

2。氣血虧虛

因久病不愈,耗損氣血,或失血之後,虛而不復,或脾胃虛弱,不能健運水谷以生化氣血,以致氣血兩虛,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均能發生眩暈。

3。痰濁中阻

因恣食肥甘,或勞倦多慮,傷及脾胃,健運失司,則不化精微,亦不能運化水溼,致水溼停留,聚溼生痰,痰溼交阻,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發生眩暈。

4。腎精不足(或髓海不足)

腎主藏精,而生髓,髓充於骨而匯於腦,故腦為髓海,滲精氣以榮耳竅。若先天不足或勞傷過度,均能導致腎精虧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於腦,而發生眩暈。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二、中醫辨證論治

1。肝陽上亢型

病人眩暈每因情緒波動、心情不舒或煩惱時而加重,可伴有耳鳴、頭痛且脹,兼見口苦咽乾,目赤面潮紅,急躁心煩,胸脅苦悶,少寐多夢,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治則宜平肝熄風、滋陰潛陽,可採用天麻鉤藤飲隨症加減治療。

2。氣血虧虛型

因氣血不足,腦失所養,故病人出現頭暈眼花,動則加重,面色蒼白,唇甲不華,心悸失眠或思睡,飲食減少,便溏,神疲懶言,氣少不足以息,動則喘促,舌質淡白,脈細弱無力。治則宜補氣益血、健脾安神,可採用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3。痰濁中阻型

因痰濁矇蔽清陽,阻於中焦,故病人表現為眩暈、頭脹、頭重,胸中悶悶不舒,泛泛欲嘔,心悸多寐,痰涎多,納呆、倦怠,舌苔白膩,脈象呈濡滑。治則宜燥溼祛痰、健脾和胃可採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治療。

4。腎精不足(或髓海不足)型

因腎臟精髓不足,不能上榮於腦,故病人表現為眩暈、神疲健忘、精神萎靡、腰膝痠軟、遺精耳鳴、心煩失眠多夢,偏於陽虛者則有四肢不溫,夜尿多,舌質淡,脈沉細。偏於陰虛者則有五心煩熱,舌質紅,苔少,脈弦細。治則偏陽虛者宜補腎助陽,用右歸九治療並要隨症加減;偏陰虛者治則宜補腎滋陰,可用知柏地黃九治療。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三、針灸療法

1。以上各種型別眩暈,均可配合應用針灸療法。取穴原則大體相同,但手法補、瀉,用針用灸有所不同。可選用百會、神庭、神門、耳門、內關、申脈、合谷、足三里、豐隆等穴,每次取3-4個穴位,中等刺激,每天1次,10天為一療程。如屬虛寒者則多用艾灸法。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2。耳針或耳穴貼壓法

可選額、心、神門、胃、枕等穴,每次用2~3個穴,強刺激。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四、其他療法

1。本症發作時,輕者靜臥閉目眩暈可消失;若系耳源性眩暈,因睜眼時周圍的物體繞身轉動,閉眼時則感覺自身在轉動活動後有噁心、嘔吐。靜臥休息閉目對各型眩暈都有利。

2。發作本症較重者,應給予服用鎮靜劑;

3。在發作期應給低鹽少水飲食

4。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貧血等。

五、預防眩暈的復發

1。有高血壓、貧血、動脈硬化的病人,應及時治療

2。平時要避免過度疲勞,情志要開朗,生活要有規律平時少吃過成和肥甘食物低脂肪飲食

S。戒菸酒對預防本症復發有良好作用

6。腎精不足的病人,要房事有節

7。服用有降血壓、降血脂、補血益氣的中草藥對預防本症復發有重要作用。

眩暈病:頭暈、目眩、眼花、眼前昏花繚亂;四種中醫證型及治療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贊、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梅小護科普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健康知識,如需瞭解具體運用,可關注

@古今醫案研讀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