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在吃飯得飽的年代,我開始懷念飢餓

2022-02-23由 木木讀書 發表于 農業

禁食禱告一天到晚上幾點吃飯

文/木木

在吃飯得飽的年代,我開始懷念飢餓

1

奶奶說五八年餓死了很多人。那些被餓死的人肚皮脹的圓溜溜的,幾近透明,彷彿能看見裡面皺巴乾癟的腸子。父輩兒時應該也有一些關於飢餓的記憶,但到了我這一代,溫飽問題已經解決,關於飢餓的感覺就更加淡薄了。倒是受到了很多關於節約糧食,不要剩飯的教育。大抵日子過得去,家裡的小孩是解決溫飽的首要物件。

飢餓的滋味,總是首先在家裡以外的地方嚐到。

剛上初中那會,最先讓我品嚐到飢餓滋味的是是每週四晚自習下課操場上大媽賣的熱氣騰騰的包子。彼時每週的生活費已經見底,尚需給週五的早餐和午餐預留款項,便快步繞過圍了一群中學生的包子大媽,洗漱完畢早早回宿舍躺到床上,等待睡意戰勝飢餓,在疲勞中進入睡眠。

一開始還會擔心,這樣帶著飢餓入睡,會不會在第二天清晨被同學發現已經死去。後來發現,第二天醒來不但飢餓感全無,大腦還異常空靈清醒。

高中時代的飢餓是上午第五節的例行自習課,早上七點鐘進再多的食物也難以在高強度的學習中支撐到中午十二點之後。一般經過前四節各科老師的狂轟濫炸之後,第五節發現世界突然安靜下來,飢餓也就悄然而至。

奇怪的是一般這個時候,做題的效率反而會要高出許多,解題的靈光乍現往往在這飢腸轆轆之時發生。

後來我想,飢餓果真是有利於大腦的清醒的。這大概是由於在人類始祖最開始從大自然獲取食物之初,飢餓便作為第一原動力促進著人類的學習或進化。也許在飢餓的狀態下,潛意識能將人的狀態調到最佳,以便更有利於來獲取食物或者完成任務。

2

所以當喬布斯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來總結他的一生時,我想少年時的艱苦生活一定也使他對飢餓有著深刻的理解,或許他也在飢餓之時做過好多事情,也嚐到過飢餓所帶來的好處。當然喬布斯的stay hungry並不是在說真正的飢餓,但我想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單詞來表達他的意思了。

無論是hungry還是foolish,都暗含著一種深刻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反省。

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在他尚未學習hungry這個單詞的時候,便能產生hungry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打破原有的和諧寧靜——他就會透過哭鬧或者喊叫來表達這一不適,直到他從自身之外——比如奶水或食物——獲得滿足,消除hungry的感覺為止。

但是這個生物學上的反饋背後隱藏著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性——如果一個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的飢餓,母親就無法獲悉他的狀態——那麼孩子就會營養不良甚至活活餓死。

同理,如果一個Foolisher感覺不到自己的Foolish的話——他就會停止向外界吸取知識,停止智慧的增長——那麼很可能就會被自己活活蠢死,甚至還會覺得自己如此的clever。

反而一個自認為愚蠢的人,一個對自己的Foolish的感覺像對自己的hungry的感覺一樣敏感的人,往往並非愚蠢。恰恰相反,那才是真正的智慧。正像古希臘智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正是因為能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會尋求知識,才不會固步自封。

自感飢餓的人才會尋求食物,自感不足的人才會追求進步。也就是說,腹中的飢餓和心靈的空虛,就像人的身體和靈魂一樣,屬於同一類感知的兩個維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可以合而為一的。

3

《聖經》記載,耶穌在開始傳道之前曾勝過魔鬼的三個試探,而在這三個試探之中,為首的便是飢餓。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近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他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1-4)

亞當和夏娃在吃果子得飽的美麗的伊甸園中,敗給了魔鬼的謊言,“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書樹上的果子嗎?”

耶穌卻在四十天禁食飢餓的荒涼的曠野中,勝過了魔鬼的試探,“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也許今天的信仰者們很少再禁食禱告,也不再吃素齋戒。但是在很多年前,在公元前兩世紀左右的耶路撒冷,有這樣一群信仰者,他們不滿於當時聖城作為社會精英階層掌握話語權的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教導,決意尋求真正的上帝,純粹的真理。

於是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來到荒無人煙的沙漠,在那裡禁食、禱告、抄經、思考,刻苦己心,尋求真理,在荒漠中的山洞裡留下了無數手抄的寶貴經卷。直到兩千年後這些經卷被考古發現而得以重見天日,也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死海古卷”。

飢餓,表現在身體上是一種對食物的需求狀態,而表現在精神上則是一種對誘惑的拒絕,對信仰的堅定,對真理的追求。

4

卡夫卡曾寫過一篇有趣的短篇小說,名為《飢餓藝術家》。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他它講述了在某一個人們熱衷於飢餓表演的年代裡,一個執著的飢餓藝術家的遭遇。在那個年代,經理以飢餓表演來吸引觀眾牟取利益,而故事中的飢餓藝術家卻將飢餓視為自己的事業,自己對藝術的追求。

有的藝術家會在夜間無人的時候賄賂看守的屠夫,偷偷進食以維持體力。但是故事的主角卻從不這樣,他甚至覺得經理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規定的為期四十天的飢餓表演對他來說太短了,他覺得自己那個時候才剛剛進入狀態,為了最求藝術的極致,他甚至可以永遠餓下去。

然而,由於他這樣毫不摻水的飢餓藝術表演使得自己變得消瘦如柴,反而引起了觀眾的不適,並最終遭到市民的厭棄。後來,他被一個馬戲團聘去,他們把關他的籠子放在離獸場很近的道口,為的是遊客去看野獸時能順便看到他。可是人們忘了更換記日牌,藝術家無限期地絕食下去,終於餓死。

在藝術家臨死前,他對經理說了這樣一句話,“因為我找不到我喜歡的食物。如果找到了,相信我,我絕不會這樣當眾出醜,我會像你或其他任何一個人一樣大吃大喝,塞滿我的身體。”

在這篇小說裡,卡夫卡刻畫了一個孤獨而又不為人所理解的藝術殉道者的形象。僅僅如此的話,這樣的一位故事主角完全可以是一位作家、一位詩人、一位畫家、一位雕塑家。假如以這樣的一位主角來完成這篇小說,也可以寫得很精彩,並能表達出原小說的意圖。然而卡夫卡偏偏選擇的是飢餓,是一位表演飢餓的藝術家。

當卡夫卡把形而下的飢餓同形而上的藝術、真理、追求巧妙聯絡起來的時候,這篇小說的力量也就完全展露出來了。所以卡夫卡只能是卡夫卡,一位敏感的天才藝術家,而非平庸的作家。

小說不長,半小時足以讀完。

5

不過今天,當我們開始追求更加健康的飲食,更加精美的餐點的時候,當我們開始以減肥和健身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時候,飢餓也許正在成為遙遠的過去。

在我印象中關於飢餓最新的記憶,是大學時代每學期期末的考試周,因為那段時間集中用腦,能量消耗驟增。而其餘的時間則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飄飄然不知身在何處。工作之後更是如此,看著逐步增長的體重指數,緩慢上升的甘油三酯,日益堆積的脂肪肝和正在崛起的小肚腩,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這讓我猛然想起高中時一位物理老師的口頭禪,他每每在節後開學時嘲諷我們在家吃多了肉,油蒙了心,肉堵了腦,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當時只是覺得好笑,現在回憶起來卻發現其中大有深意。

現代哲學受希臘文化影響頗深,而希臘人樂於把肉體和靈魂、理性和感性一分為二,但是希伯來人卻更傾向於視身體和靈魂為一體。現在我越來越傾向於更認同後者,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密不可分,彼此影響。

所以在這個吃飯得飽的年代,我開始懷念飢餓。我想,也許飢餓會成為這個時代人們的一劑良藥,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當然,飢餓並非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我們在感知飢餓狀態後的行動,是飢餓所催發出來的意志的清醒和內心的尋求。肉體的飢餓感,也許能帶我們重新找到一種感覺,那種感覺是對知識的渴求,對自我的不滿,並進而催發出的消除飢餓的行動力。

所以,飽食終日渾渾噩噩的你我也許應該要像尋求奶水的孩子一樣開始喊叫——Stay Hungry,Stay Foolish——直到——

垂死病中驚坐起,我輩豈是蓬蒿人;

白馬知無髀上肉,精神漸佳體漸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