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怎樣提高黃鱔飼料綜臺效率及其他有關因素

2022-02-19由 吉山花瑤 發表于 農業

餌料係數是什麼

怎樣提高黃鱔飼料綜臺效率及其他有關因素

黃鱔的飼料效率因各地區黃鱔品種的差異而大不一樣。其原因有二:一是野生黃鱔長期處於飢飽不一的狀態,經常性消耗本身能量及蛋白質等營養的時間多,且反覆頻繁,使黃鱔的基礎代謝定量值變化不定,甚至食慾受抑,徘徊於萎縮→生長→萎縮之間,失去了穩定遞增的“基礎代謝定量值”。有時,所攝食物還來不及補足本身消耗的能量,便又處於飢餓狀態。總耗餌量大,由於這種不穩定性攝食導致其飼料轉化率極低。具這種“惰性”的黃鱔即使取其家養,也不一定達到好的效益。二是有一種長期處於溫暖地帶的黃鱔,由於具有活動頻繁、活動量大的特徵,使其基礎代謝定量值較高,如果所喂飼料中所含能量和蛋白質等只能平衡其基礎代謝值,也達不到好的飼料轉化率。如果這是經人工馴化或人工雜交的黃鱔,情況就迥然不同了。由於這類黃鱔長期處於一種“四定”的優越環境,基礎代謝值穩定,且又有全價營養給予滿足,生理、生化條件處於一種前所未有的平衡狀態,故代謝旺盛、飼料轉化率高。

1.飼料與鱔肉質量的關係

由於人工養殖池的絕對限制和“四定”投餌方式,使黃鱔的活動時間及活動量大幅度減少,黃鱔的惰性形成,肌肉纖維發育受抑,肌肉中蛋白質膠原大減,經烹調後比野生鱔的回味短,味道也差。日本大學藥學部高橋教授等透過實驗,採用新增2。5%的杜仲葉粉於配合飼料之中進行飼餵,大大地改善蛋白質膠原不足的問題,恢復了鱔肉的本來風味。有學者在此基礎上以進一步增加鱔體的血液迴圈、相對增加其肌肉等生理活動為目的,於飼料中添加了0。5%的絞股藍皂苷和2%的密環菌粉,鱔肉的鮮昧更進一步顯示出來,同時養殖過程中黃鱔體抗病力、增重率也有顯著提高。這一方案對開發薯類等植物性飼料具有較大的潛力。

2.飼料形狀與飼料效率的關係

[吉山花瑤頭條號]黃鱔人工配合飼料的餌料係數一般為2。2-2。8,影響這一系數值的綜合因素要大於其他魚類,其中影響較大的便是飼料的形狀。試驗表明:條狀飼料的餌料係數較顆粒狀飼料的餌料係數低10%以上。其原因之一是顆粒狀餌料分散性大、浪費大;另一原因是黃鱔吃食慢,體力消耗大,飼料的有效利用率低。這一試驗結果給條狀飼料提出了下列要求:

①黏合性。條狀飼料要求黏合性好,並具有一定韌性,眾鱔爭食時不易碎斷。飼料加工時需考慮黏合劑效能,其中主要是抗折性和耐水性。

②適口性。條狀飼料要求軟而不稀。這一要求與所用的黏合劑的質量及其用量極有關係。一般可選用a-澱粉、麵筋、羧甲基纖維素、藻膠、明膠等。

③防黴性。所投飼料一旦有剩或落於泥埂上,便會汙染鱔池載體,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危害。所以飼料應有一定的防黴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以便人工清掃和泥鰍覓食。另外,在飼料中加入少量防腐劑也是較好的措施。

怎樣提高黃鱔飼料綜臺效率及其他有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