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你肯定不知道,“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

2021-06-06由 十三讀歷史 發表于 農業

同田貫日什麼意思

十幾年前,一部《宰相劉羅鍋》掀起了清廷劇的第一波熱潮。說起劉墉,大家肯定都會說”劉羅鍋啊“,這頂羅鍋的帽子已是婦孺皆知無人不曉,劉墉他是摘不掉了。可是這位堂堂一品官員真的是一個羅鍋嗎?清朝官員又怎麼會被稱為宰相呢?撥開重重迷霧,發現又被人”忽悠“了。

你肯定不知道,“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

先說清代的選官標準,以”身,言,書,判“為首要條件。而”身”居首位,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表堂堂,否則官威難立。還有一個旁證則是,清朝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還可以應“大挑”這一科。“大挑”只看相貌,不考文章。標準是“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同田貫日“是四個好字,指身形樣貌標誌,符合者有中選的可能,後四字”身甲氣由“是指不好的,意思是身體不正,頭大身小,高低肩,頭小身大,沾上一個都會落選。由此可見,清代選官相當重視被選者的相貌,以貌取人,為的是維護官員形象。如果劉墉是個駝背羅鍋,那就相當於身有殘疾,相貌醜陋,怎可能中選?

你肯定不知道,“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

劉墉畫像

再說劉墉,他是進士出身,在”身言書判“方面必定是合格的,這是最起碼的標準。也只有具備這四點才能進行下一輪的選錄。再看專家的考古史實:1958年,劉墉墓室的大門被開啟,考古人員透過觀察劉墉的屍骨,驚奇的發現,劉墉小腿骨的長度竟然有75釐米,也就是說劉墉的真實身高其實在1米9左右,而且從骨骼來看,他生前完全沒有駝背的跡象。所以說,歷史上的劉墉,不僅不是個羅鍋,還是個1。9m的高富帥。那”羅鍋“的外號是怎麼來的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劉墉長得很高,又常年趴在桌子上。而且我們也知道劉墉的文學書法也是一絕的,這跟他常年伏案練習肯定也是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時間一長,特別是到了晚年,就有點駝背,傳來傳去就成了羅鍋。

你肯定不知道,“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

劉墉字

也有這樣一說是劉墉年輕時就是”羅鍋“一個。劉墉輔佐過乾隆和嘉慶兩任皇帝,這兩個皇帝身高也就在1米7左右,如果劉墉在皇帝面前挺直腰板,就會比皇帝高出一節。為了不讓這成為別人攻擊他的把柄,所以劉墉在皇帝面前朝廷之上都是彎腰俯首,含胸駝背,看上去就跟羅鍋一樣,而皇帝們與關係要好的大臣也經常在他面前戲稱”劉駝子”“劉羅鍋”,不過劉墉是何等圓滑之人,自然是從不在意。

你肯定不知道,“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

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劉墉的”羅鍋“綽號是嘉慶皇帝親封的。有一天,嘉慶帝看著劉墉弓著身子爬樓梯很可笑,就出了個謎:”後輩(背)更比前輩(背)高。“這難不倒劉墉,他隨口就說”羅鍋“。皇上大笑,說:”你就是羅鍋。”劉墉馬上說:“謝主隆恩!“皇上說的話可是金口玉言,從此劉墉不羅鍋也得稱羅鍋了。

你肯定不知道,“宰相劉羅鍋”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

而世人們為何又叫他“宰相劉羅鍋”呢?是因為百姓知道他為官清廉,連“二皇帝”大貪官和珅都是他給辦下來的。官職也肯定是非常高的,但是具體高到什麼程度就不清楚了。且在老百姓的心中,宰相這一官職是最大的,所以就叫他宰相了。其實,在清朝根本就沒有宰相這個職位的,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政權,廢除了宰相制度。而清軍入關之後,延續了明朝不設宰相的制度。他生前最高的官職是太子少保,而在他死後嘉慶又贈他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