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2022-01-24由 張醫生聊科普 發表于 農業

敏化針是治療什麼疾病

導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

心臟病,又稱冠心病,是由於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導致血管管腔堵塞或變窄或血管痙攣,

造成心肌缺血

、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冠心病是死亡率最高的

心血管疾病之一

,約佔全世界死亡總人數的

三分之一。

其臨床表現為心絞痛、胸悶、出汗、

四肢厥冷

等。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01

瞭解冠心病患者的穴位敏化現象,穴位痛敏現象的發生常伴隨著形敏

1、冠心病患者穴位敏化現象的表現形式

《靈樞·九針十二原》

曰:“機之動,

不離其空

”,說明生理病理變化的細微徵象都發生在腧穴中。疾病時相應的體表部位會顯現出病理改變,這種改變隨疾病的發生而出現,隨著病情變化而發生相關程度的變化,

這樣的體表部位

在反應病理改變的當下就被稱為

疾病反應點

有學者認為

,腧穴不是固定的某個部位,而是一種敏化狀態,其定位就是古代醫家根據這些疾病反應特點

總結出的規律

。因而腧穴只有在疾病狀態下才會被啟用,呈現出特定的功能狀態,發揮

臨床診療

的作用。發生敏化的腧穴及經絡具有特異性,往往和病變髒腑或部位關係密切,隨著疾病的

發生、發展及轉歸

,呈現相應的動態變化。

穴位敏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

電學特徵的改變

、壓痛的變化、穴位表面面板色澤改變

、凹陷等

。基於這種實時、動態變化的內外對應關係,發生敏化的腧穴被證實具有“小刺激、大效應”的功能性。在

古代文獻的記載

中,冠心病穴位敏化現象的主要表現形式為痛敏,在

現代文獻

中,其主要表現為痛敏、形敏、電敏、熱敏和光敏。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穴位痛敏現象

的發生常常伴隨著形敏,如區域性面板的異常改變、空虛、硬結等,也有研究發現這些體表壓痛點呈現出

高電阻特性

的電敏現象,經治療後其疼痛評分及電阻值顯著下降,與中醫學中“

不通則痛

”、“

通則不痛

”的觀點相契合。

在大多數冠心病患者中都能夠檢測到體表壓痛點的存在,這些壓痛點

主要分佈

在左側

心前區、背、肩及上肢區域

,以手厥陰心包經最為多見,其中內關、郄門、心俞、厥陰俞、膻中為重要的敏化腧穴。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

在冠心病患者中被證實廣泛存在,主要表現為虛裡區溫度的改變和灸療時對應穴位出現的

熱敏化現象

冠心病患者由於心臟區域性

供血不足

,長期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

導致

其體表投影部位虛裡區的溫度,包括區域內的穴位:

左側的步廊

、神封、靈墟、乳根、乳中及膺窗,均低於

胸部

的平均溫度。有研究發現,

虛裡區溫度

和胸部平均溫度的差值隨著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虛裡區溫度的升高幅度和患者的療效

呈正相關。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2、主要表現

人的機體

是天然的生物

紅外輻射源

,當機體出現病變時,區域性或全身的熱平衡被打破,就會引起紅外輻射的變化。

根據目前研究

,穴位的光敏現象主要表現為在某些特定波段,相關腧穴的紅外輻射強度改變以及

雙側同名穴輻射強度

的顯著失衡。

其中,

冠心病病理狀態

下的某些光敏改變並不具有疾病特異性,例如有研究檢測到冠心病患者太溪穴的紅外輻射強度在較強輻射峰處

出現了改變

,但並沒有引起其紅外輻射光譜的廣泛變化,因此太溪穴不能被認為是對

心肌缺血缺氧

的病理狀態有提示意義的

敏化穴位

神門、內關和大陵穴

的雙側紅外輻射強度在一些特徵性波長處存在著顯著失衡,對心

肌缺血缺氧有特殊的病理

提示意義

,同時神門和內關穴的紅外輻射強度在某些特定波段也被檢查到

發生了變化。

勞宮、太淵、太白和太沖

穴被檢測到在某些波段紅外輻射強度出現了改變,提示這些穴位可能承載了心臟的某些病理資訊,

然而有研究發現

勞宮穴和太淵穴在冠心病時並沒有出現雙側輻射強度的失衡,其與冠心病之間是否存在特殊的對應關係還需要深入探索,僅僅是發生某些波段

紅外輻射強度

改變的腧穴還不能說明其與冠心病之間存在經

穴臟腑特異性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穴位敏化現象

在冠心病中較為普遍,其表現形式豐富,且存在多種敏化形式同時出現的現象,但由於檢測手段的

侷限性,

目前研究僅對痛敏與電敏、形敏與痛敏、熱敏的關係進行了初步探索,其中

深入的聯絡

和規律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冠心病患者出現敏化的

部位主要集中

在左側心前區、背、肩及上肢區域,敏化經脈以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為主,易發生敏化的

腧穴有內關

、膻中、心俞、厥陰俞、神門、大陵、郄門等。其中內關穴最具有經穴臟腑特異性,痛敏、形敏、電敏、熱敏、光敏這五種敏化形式都曾在內關穴區域

被檢測到。

膻中、心俞和厥陰俞穴處也曾被檢測到不止一種

敏化形式。

02

冠心病穴位敏化現象意義獨特,穴位敏化現象可以輔助醫者辨別病位

穴位是連線人體

內外的樞紐

,其氣血陰陽狀態隨著機體的生理病理變化而出現相應的改變。這種改變對疾病的診斷、

治療、以及掌握疾病

的發生發展過程,都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報道冠心病的誤診率達30%-40%,在基層醫院更是

高達50%

,給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及

經濟負擔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臨床常見

的被誤診為冠心病的疾病

包括消化道疾病

、頸椎病、肺栓塞、帶狀皰疹等。有的誤診是由於臨床醫生經驗不足,

但有的誤診是

因為臨床表現極其相似,這種情況下對冠心病的特異性穴位、

部位進行敏化

現象的診察就顯得格外地重要。

除此之外

,穴位敏化現象

可以輔助醫者辨別病位所在,透過診察經絡和穴位判斷患者是真心痛還是心包絡痛,或者是

心和心包

都發生了病變。同時,不同的敏化表現可以使醫者對病變虛實的認識更加深刻,如

穴位處出現凹陷

、按壓時出現快然感多為虛,出現隆起、

拒按多為實

《靈樞·九針十二原》

曰:“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除了強調針刺得氣的重要性,也強調了找準與臟腑氣血相通的那些外部靶點的

重要性

。冠心病狀態下,這些腧穴在出現敏化現象的同時,其對應的“功能性”也

被激

,選取這些腧穴進行治療便可以達到小刺激、

大反應的治療

效果。除此之外,穴位的敏化現象還提示了我們揣穴的

重要性。

穴位的熱敏化現象在冠心病患者中廣泛存在,患者容易心臟供血不足

穴位不是一個

固定的點

,而是一個會發生動態變化的區域,隨著冠心病的發生、發展,相關穴位的位置、

大小可能都會發生改變

。透過敏化現象進行揣穴找準“病所”,對療效或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

,敏化現象的程度和病情的嚴重程度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後續研究

對這種現象的量化有助於對病程發展進行更

加深刻地認識。

結語

在中國

,2010年冠心病的患病人數超過8000萬,每年造成了100多萬人死亡。據

美國心臟協會統計

,自2011至2012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社會經濟花費為2073億美元,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

沉重的負擔

。冠心病的防治迫在眉睫,目前冠心病的治療以藥物和手術為主,但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如耐藥性、手術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