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工資5000的我,真的是“高收入”?

2022-01-22由 錦官漂泊客 發表于 農業

保底計件工資怎麼算

工資5000的我,真的是“高收入”?

如何三句話讓男人沉默,女人流淚?第一句:不支援再提高個稅免徵點;第二句:5000塊錢收入已經很高了;第三句,對不起,不需要第三句了。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用短短几句話,幾乎踩到了全中國5000元“高收入”人群的痛腳,群情激奮之下他順利上了熱搜。

撇開內心對這番表態的不以為然,單單從理性角度來看,他的發言也是站不住腳的。讓我們先來看看姚老師的原話,“5000塊錢這個免徵點不能再往上提了,5000塊錢收入已經很高了,我們現在交個人所得稅的人,佔到全部拿工資的人大概就14%左右,是非常低的一個比例。”這段話看似有理有據,交個稅的人僅有14%左右,所以免徵點不應再提高。前半句為論據,後半句為論點。在展開分析之前,需要釐清一個關鍵點——個人所得稅的免徵點,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學問題。

工資5000的我,真的是“高收入”?

姚老師所犯的第一個錯,就是論據不充分。拿工資的人當中,大約有14%月收入高於5000,那麼除了拿工資的人以外呢?其他群體收入是怎麼樣的呢?這就好比大家在一個賽道上跑步,賽道又分成了一個個窄窄的的分道,拿工資的在一個分道上,個體戶、民工、自由職業者等群體在另外的分道上,姚老師光盯著拿工資的分道,以此判斷稅收的合理與否,有失偏頗。綜合這個賽道上的所有情況,5000元的收入是否還在前14%就很難說了。一個很實際的例子,你向街邊的小販、工地的民工、廣場上的地推人員展示5000塊的工資,恐怕你會收穫一個嘲諷的眼神。這裡絕無對不同職業分高低的意思,大家都從事著平凡的職業,都是凡人,沒有誰比誰高貴,在此我們論的只是收入。說到底,拿工資的人僅僅是納稅人中一部分,免徵點的設定,不能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第二個錯誤,就是論據和論點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不能再提高個稅免徵點的原因,應當是目前的免徵點適合我國國情,或者如果再提高免徵點,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執行帶來哪些不利影響。而14%這個數值,僅僅可以作為一個小小的佐證,並且是不太合理的佐證。姚老師的論點論據有漏洞,那麼就會產生疑問,第一個:如果個稅免徵點提高到6000元,國家減少的稅收和產生的消費之間是什麼關係?第二個: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資高於5000元的比例會高於14%,那麼個稅免徵點到底是要死守5000元,還是死守14%?第三個:個稅免徵點是不是應該結合國家財政狀況,居民購買力,社會執行情況綜合考量?

第三個錯誤,個稅免徵點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隨意向它拋結論下定義,相當不妥。遙想當年個稅免徵點提高到5000元時,社會歡欣鼓舞,無不讚嘆國家英明決策,再看如今姚老師一番話引起群情激憤,關於個稅的任何政策或者宣傳,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輿論效果,因此,三思而後行是必要的。當然,不排除姚老師在釣魚執法,用他的表態來試探民眾的反應。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的確是釣魚高手。

“屁股決定腦袋”,普羅大眾希望自己的利益不受損,而上層的學者則會從專業角度給出建議,二者存在對立,但終歸需要統一,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點,是國家層面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具體到個人,在領著5000塊錢工資的情況下,還被劃入高收入群體,真的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實話實說,拿著五千月薪的我們,不必自卑,這個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足以溫飽;倒也不必沾沾自喜,這工資養活自己足矣,但若是要撐起一家人的生活,還是得精打細算。

前幾年,每當人均收入公佈的時候,網上總會掀起一股“熱嘲”——熱烈的嘲諷。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達不到人均值,只能無奈自嘲給國家給城市拖後腿了。仔細想想,確實很難不拖後腿啊,我一個月三千,他一個月五千,杭州馬和深圳馬一個月的收入不得而知,把我們一起平均之後,我瞬間就變成富豪了,可想而知,平均收入是不具有太強代表性的。

近兩年風向變了,收入的中位數成了新的“標杆”,從數學角度來看,中位數的確是更具代表性的,它表示了所有資料的中間值。2020年,全國只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個城市的工資中位數超過了5000元,因此,工資達到5000確實可以說是不低了,但家庭生活水平卻不光由這個數值決定。一家有幾口人,有幾個勞動力,總共收入多少,生活圈內的物價水平等情況綜合決定了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一二線城市收入5000,和四五線城市收入4000,後者的生活可能要更加幸福。一個人月入8000養一家三口,和一家三口每人收入5000,後者的生活水平也會更高,可是這個收入8000的人還得交稅,後者不用交稅。因而,以家庭為納稅單位的呼聲也是逐漸高漲。每年都有人大代表在兩會提出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個稅,但我國的國情複雜,好的想法怎樣變成好的政策,好的政策怎樣執行,都不是三言兩語一時半會兒能說得清的。

但國家在減輕人民稅收負擔這件事上一直就沒停下過步伐,如個稅法中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的規定就是國家為納稅人“量體裁衣”式減負的最新例項。有不少人已經享受到了這項規定帶來的好處。

因此,放寬心,人民的利益由國家守護,要淡定,把5000塊先揣在兜裡,邁開步,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