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2022-01-17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墒情怎麼讀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

——《文化前沿》記者 王璐瑤

山河歲月,當是明寂;皓月長空,定會不朽。赴一場思想與靈魂上交流的盛宴,不必在最美好的年華,也不必有驚豔的開場,就是在一字一句的寒暄,一顰一笑的交流中,彼此間好似已經開啟封印已久的記憶。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在這個冬日的午後,凜冽的寒風抵擋不住一顆顆追求文學的心,思想的火花開始碰撞、迸濺,筆者如約見到了著名作家魯先聖先生,初次坐在魯先聖先生對面,便如遇見久別重逢的老友,互相問候,促膝長談。

在親和的言語交談之間,我們靜靜聆聽他文學奮鬥之路背後的故事。

提起魯先聖先生的成就,先生謙虛地說道:“人這一輩子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每天堅持用心做上兩個小時,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大家。”在當今這個寫作被公認為“不養人”的時代,魯先聖先生是一個為數不多的能夠專靠寫作而解決生計問題並能在經濟方面優於大多數人的作家。他的作品立意高遠,思想獨到,語言洗練,文風大氣,有著穿透歷史的古樸和厚重感,極具感染力。他的每部作品都歷經錘鍊,字字珠璣,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讚譽。其中有幾部著作更是多次再版,發行量達到數十萬之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魯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與其個人生活習慣及其品德修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一、興起年少時,植根於故鄉

回看人生最初的軌跡,那些純真而又無忌的豪言壯語,那曾在京杭大運河旁讀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意氣風發,那些關於夢想的渴望與憧憬,如今還安在嗎?魯先生最初的夢想,還在。當筆者問到他是如何走上寫作之路時,坐在沙發上的魯先生目光望向了歷史深處:“我很感激我的文學啟蒙老師,那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魯先生娓娓道來,語氣中夾著懷念與敬畏。“當時中國剛剛步入建設的初期,國內教師大範圍調動,紛紛回鄉工作,就這樣一位大學的教授來到了我所在的小學教五年級,”魯先生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懷念著什麼,他接著說道‘當時我很喜歡寫日記並且一直堅持,日記也經常拿給老師看,有一天他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想不想成為作家,我那時並不知道什麼是作家,老師就問我平時喜不喜歡讀書,我說我喜歡看《水滸傳》,老師便告訴我“作家就是給全世界人寫書看的人”,就這樣,在這位老師的一步步引導和鼓勵下,魯先生開始踏上了寫作的這條路。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魯先生自幼便十分喜歡讀書,那時候喜歡讀書的初衷很簡單,書讀得多了便可以給其他小夥伴們講故事。魯先生是濟寧市嘉祥縣人,他的家離梁山很近,當地人就經常聊水滸的英雄故事,受環境薰陶,還是孩童的他,便對水泊梁山108位好漢感興趣,然而他漸漸不滿足於從當地人談話中聽到的那些故事,於是他找來了一本很舊的《水滸傳》,對照著字典一點一點地看,然後再講給其他人聽。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在之後的求學途中,魯先生潛心生活,又發表了《千樹萬樹梨花開》《墒情》等,“墒情”二字是他從田間地頭聽到的,那時農村剛實行土地責任制,農民再一次感受到擁有土地的踏實與幸福,由此他想到此時正在起步的中國與為之奮鬥的青年不也是一片好’墒情‘嗎?這篇文章寫出後在1982年底獲得了省級一等獎。

有人說,每一個文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塊精神領地,對於魯先生而言,這塊領地便是自己的家鄉,他是在嘉祥農村裡長大的,對自然、對土地有著一份與生俱來的純潔而厚重的情感。於他而言,故鄉是思想的根,是精神的家園,是硬漢心底的柔軟,是遊子心中不變的情結。出於對故鄉的熱愛,魯先生在自己的故鄉修建了一個園子,命名為梅園,並時常呼朋喚友小聚於此。日子久了,這所園子在當地也有了一定的名氣,嘉祥縣的百姓們都知道本縣有一所梅園,梅園裡有個嘉祥走出來的大作家。因此,每到魯先生回到梅園就不乏嘉祥的鄉親們登門求字,在嘉祥的百姓都以廳堂能懸魯先聖的墨寶為榮。念及鄉情,魯先生也每求必應,不計潤格。魯先生從土地中走出又深深紮根於這片沃土,他從家鄉中汲取著源源不斷的靈感,這些父老鄉親們成了他創作的養料。魯先生的這種鄉情也得以在他的散文《遙遠的炊煙》《秋風起處是故鄉》《生活當中那小小的美好》中體現。

二、執著文學路,發奮苦讀書

魯先生曾經做過鄉鎮書記秘書、縣長秘書,報紙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雜誌主編等工作。對於他人而言,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在魯先生的仕途如魚得水之時,他發現自己卻在文學創作這條路越走越遠,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後來魯先生果斷辭去了令多少人羨慕的工作,而閉門專職從事起文學創作。

常言道:“歷盡鉛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魯先生是一個勤奮的人,熟悉魯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每天凌晨四點必起床的習慣,起床之後這兩三個小時便是他讀書寫作,研習書法的時間,幾十年如一日,從未中斷。人到中年的他如此感慨:一個人如果每天能拿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同一件事,長年累月你一定會成為那一領域的傑出人物。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他還鼓勵熱愛文學的年輕人,文學修養的培養是長期性的,所以這很考驗一個人的意志。他曾給自己立下了十年讀書的目標,每一個名人在光芒萬丈之前都會經歷一段寂寞的時光,利用這段時光,他通讀中西方哲學,那些知識現在在他的文章中也有所體現,魯先生頗有體會地說:“一篇文章怎麼樣才會獲得編輯的認可,我想至少有三點:一是你的文字中有編輯不知道的東西,他都可以從你文章中學到知識;二是文章中有讀者所需要的觀點;三是要有值得推敲的文字。”他還認為年輕人應當讀經典,讀書就應該從中學到知識才不會枉費時間。

三、塵世修佛心,大隱不離市

一樽清酒酹滄桑,半掩門窗修心境。魯先生已在濟南南部山區過起了半隱居生活,他認為: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世俗,創作也來自於生活,要積極參與塵事,但不要忘記你有一顆文學之心,入仕出世皆自然。同時他給我們分享了他於塵世中的幸福:“我坐在自己的書房裡透過半掩著的門,看到妻兒在客廳內忙著自己的事情,我的內心是感激的,書房內是我的文學世界,書房外是塵世的溫暖與感動。”

他的文章,大部分的主旨是歌頌人性的美好,傳播正能量,因而他也被圈內人士謔稱為“正能量作家”。他談到:“我認為慈善行為,就像捐款不管你捐多少錢,最多隻能說把房子恢復起來,但受災的人受到的創傷絲毫不會減輕,即便我知道這樣我還是會捐款,為什麼,因為做慈善改變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這就是我認為的美好的人性。”這是魯先生對美好人性的理解,從中也不難看出硬漢心底的柔軟和人文情懷。對於至今所獲的讚譽,魯先生十分謙虛,他並表示自己仍會潛心寫作。他總結說愛好文學的人在滿足物質需求時要不忘初心。如此明白之人,他的文章又怎會塵封漂浮,魯先聖如今如此出名也不足為奇。

魯先聖:苦耕三尺案,塵世修佛心(記者王璐瑤)

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今人也道:“我亦無爭世亦美。”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志士都在追求著一種無爭的生活態度。無爭,使我們逃離了世間的紛雜爭端,為我們創造了一片心靈淨土。在這片淨土上,我們淡卻了對功名的渴望,也使那顆原本浮躁的心安定下來,潛心做事,告別了浮華,轉身投入到了文字上,又於功成名就之時退居郊野,魯先生的寫作之路沒有停止,正朝著更深邃的方向走去。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情節,是一個人大浪淘沙之後的頓悟,是人生歸於平靜之後的從容。

時光何以染指塵埃,倘若是用風輕雲淡的心去感受它,則可以知道家鄉那棵梨花樹下落滿雪花,笛聲迴響起一曲《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輕柔調;則可以知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那陣鄉土氣息,一聲可以貫穿肺腑;則可知道喧鬧世界裡還有柔和的日光值得享受,有一份淡然值得回味。祝福魯先聖先生能將更多優秀的作品呈現在讀者面前,文學之路大放異彩!

魯先聖簡歷:作家、書法家、畫家、文化學者、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教育部十一五課題組文學專家,山東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委員,嘉祥縣作協名譽主席,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山東分院副院長。

《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特別關注》《格言》《思維與智慧》《語文報》等知名報刊簽約作家。

《北京青年報》《山東青年》《濟南時報》《西部商報》《生活日報》《遼寧警刊》《深圳晶報》《黨員幹部之友》《山東畫報》等報刊專欄作家。

散文集《持續地敲門》獲得第十八屆全國孫犁散文獎、2009年度冰心圖書獎,隨筆《法蘭西的良心和尊嚴》獲得第五屆(2015)魯迅雜文獎特等獎。

曾任職《山東青年報》編輯記者、《聯合日報》專題部主任、新華社山東分社《黨建參考》執行主編。

主要著作《向世界敞開心扉》《有花開在無聲的夜》《傾聽生命的低語》《信念的力量》《一味芬芳,向暖而生》《傑出的中國母親們》《在歷史的深處徜徉》《持續地敲門》《人生都可以如詩如夢》《留下麥穗給過路的人》《請把腳步放輕些》《時光的恩賜》《幸福是遊移不定的》《黎明的珠露》《我們很近又很遠》《點亮青少年心靈的人生感悟》《蒼茫人生》《智者的幸福》《原上樹》《伴你讀名著之水滸》等,共出版上市文學專著與合著近50部,660多萬字。

山東省嘉祥縣人,現居濟南。

近年來,魯先聖在書畫藝術領域異軍突起,以知名作家身份,在濟南七星颱風景區、濟南大明湖風景區、濟南高新區、革命老區沂南、故鄉嘉祥縣等地創辦多處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魯先聖書院”,書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內外書畫展覽,在山東省文化館、濟南舜耕會展中心展覽中作品獲得好評。山東衛視、濟南日報等媒體專門就書法成就進行了專題採訪報道。被媒體譽為山東作家書畫藝術的代表性人物。

書法及國畫作品以高古、典雅、素樸、簡靜的文人風格,在齊魯書畫藝術界獨樹一幟。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山東分院副院長,魯先聖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