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水稻的雄性不育性》:雜交水稻的開山鉅作

2022-01-10由 新湖南 發表于 農業

雄性不育株是在哪裡發現的

《水稻的雄性不育性》:雜交水稻的開山鉅作

袁隆平撰寫的論文《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發現》手稿(發表件標題有變化)。水稻博物館供圖

1964年,袁隆平在稻田中無意間發現了一株長得非常粗壯的水稻秧苗,他小心翼翼地在苗上紮了個小布條做記號,並且每天去觀察這株水稻的生長,並在秋天收穫了一把穗大、粒多且顆顆飽滿的金黃稻種。

然而,當袁隆平把收穫的種子種下去之後,卻並沒有得到他期望中的豐收景象。由此,他大膽推測這是一株天然雜交稻。這是袁隆平第一次提出雜交水稻的概念,當時不僅沒有得到支援,反而引來眾人的嘲笑和譏諷。

無論大家如何反對,他始終沒有放棄。每天,袁隆平和助手們頂著烈日、手拿放大鏡,在茫茫綠海中尋找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半個月後,他們終於在千層稻浪中找到了一株類似第一次發現的雄性水稻。袁隆平如獲至寶,將這株雄性水稻連泥帶水挖出,捧回家種在盆裡;又找來別的稻花,進行人工授粉。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袁隆平和助手們的精心照顧下,第一代雄性不育種被培育出來了。

1965年,袁隆平又找到4株雄性植株。他每天忙著澆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田間管理,並對每個環節及其變化都作出詳細的觀察記錄。經過系統分析整理,袁隆平撰寫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即《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發現》)的科研論文。論文中,他不僅正式提出透過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復系)及利用配套方法來進行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思路,還運用大量詳細的科研資料,闡述了雜交優勢大幅度增產的前景。論文寫好後,袁隆平將其寄給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學通報》。1966年2月,論文在《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正式發表。

這個意外的驚喜,讓“雜交水稻”成為了袁隆平畢生追求的事業,“雜交水稻”伴隨了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

(水稻博物館供稿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楊佳俊 整理)

[責編:黃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