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水運:光榮與夢想

2022-01-06由 宋鴻兵觀天下 發表于 農業

船舶載重量與什麼有關

水運:光榮與夢想

文 | 鴻學院院辦

中國有史以來,特別是明清500年商業貿易發展的總規律顯示出一個基本趨勢,水運條件是一個地區經濟繁榮的關鍵性要素。城鎮的興衰、人口的聚散、商幫的沉浮,莫不受水運貿易大通道的強烈影響。

大運河上商貿重鎮,如山東的臨清、蘇北的徐州和淮安,江西上饒的信江與鉛山河交匯的河口鎮、沙潁河與淮河交匯的安徽淮南的正陽關鎮、河南南陽唐河之濱的社旗鎮、河南賈魯河邊的朱仙鎮,都曾是明清時代超級繁華的一線城市,隨著水運時代的沒落,這些顯赫一時貿易重鎮陷入了長期的蕭條。

中國水運歷史上的光榮,在當今的高鐵時代,還會有夢想嗎?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製造大國,瓷器、絲綢、茶葉暢銷世界數千年,鉅額貿易順差使全球的白銀滾滾湧向中國,並且再也無法逃脫中國強大的經濟引力,這就是讓各國學者驚歎不已的“白銀窖藏”現象。

當今中國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中心,我們從全世界輸入能源、原材料和中介軟體,向國際市場輸出製成品,這不僅是中國歷史優勢的迴歸,也是未來中國的立國之本。

中國要想長期保持製造業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從根本上壓低工業原材料的運輸成本,唯有水運才是達成這一戰略目標的可靠手段。

但是中國目前的經濟執行方式,卻走上了一條高運輸成本的低效之路。2018年,中國貨運總量高達506億噸,其中大部分是煤炭、礦石、石油、糧食、石沙等工業原材料,製成品的佔比較小。中國以3000萬名過載卡車司機,轉運了506億噸貨物中的近400億噸,佔比高達78%,浪費了巨大的能源,嚴重汙染了環境,阻塞了高速公路的大動脈,這是中國日漸喪失全球製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根源。

水運:光榮與夢想

中國低運輸成本的內河水運總量,僅為約45億噸(長江干線、珠江流域、大運河、淮河水系總和),佔全國物資轉運總量的8。8%,嚴重低於世界發達的製造業強國。比如德國,水運佔貨運總量的比例高達25%,鹿特丹港進口總量中有多達36%的物資依靠內河水運送往歐洲各個內陸城市。一條萊茵河的運力相當於19條德國鐵路的總和,一條密西西比河的水運量頂得上20條美國鐵路。世界發達的製造業國家無不憑藉低成本的水運來壓低其製造業的成本。

中國目前正面臨日益嚴重的製造業外遷的挑戰,這固然與中美貿易戰等外部環境有關,但居高不下的運輸成本更是抑制東部製造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最大瓶頸。

在美國,水運成本是鐵路的1/4,公路的1/5;

在德國,水運成本是鐵路的1/3,公路的1/5;

在中國,水運成本是鐵路的1/2,公路的1/4。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高度重視鐵路與公路的建設,尤其是高鐵最近10年以來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而留給中國水運的投資份額嚴重不足,加上缺乏整體規劃,全國水運系統嚴重老化,河道年久失修,缺乏統籌規劃的水電站和蓄水堤壩,嚴重降低了河道的通行里程。此外,河運的經營者呈現出小、散、亂的格局,突出體現在船舶的載重量小,汙染嚴重,碼頭機械化程度低下,水運體系缺乏組織效率等等。

這一切嚴重阻礙了東部製造業向中西部轉移的程序。過高的原材料運輸成本,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西部生產無利可圖,導致中西部勞動力資源處於嚴重的閒置狀態。為了獲得就業機會,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拋家舍業,放棄了當地的社會資源,留下老邁多病的父母和孤苦無依的留守兒童。造成了全世界聞所未聞、規模驚人的春運人口大遷徙,不僅嚴重浪費了全國的運輸資源,而且帶來了很多社會的隱性問題。

水運:光榮與夢想

廣大中西部人口只有透過製造業,才能從根本上完成組織性、紀律性、精確性、協調性的素質飛躍,這是工業文明深度改造一個社會的最有效方式。

唯有水運,才能推動製造業的西移;

唯有水運,才能讓中西部人民在家門口安居樂業;

唯有水運,才能讓中國的經濟長盛不衰!

水運,曾是華夏文明最輝煌的里程碑;

水運,也將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都對內河航運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相繼出臺重振水運的大政方針。可以預見,內河航運的振興與發展將直接帶動沿線的經濟繁榮,促進全國經濟資源更有效的大分工,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的複雜度,創造出全球規模最大、層次最深的市場。

有哪些正在崛起的新興內河航運重鎮值得投資者關注?哪些產業將直接或間接受益?我們普通人如何參與其中,分享水運產業振興的紅利?

宋老師在鴻學院微課堂《高鐵時代,內河航運還有沒有價值?》直擊上述問題的要害,給出了詳細的分析,歡迎搜尋公眾號《宋鴻兵觀天下》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