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2021-12-28由 裝修的那的些事 發表于 農業

高發期有什麼症狀和危害

棗具有豐富的營養和保健功能,在我國種植範圍很廣,是農村脫貧致富的產業,但是在棗樹的栽培過程中,各種病蟲害的發生也嚴重影響著果品質量和產量,是困擾著農民朋友的老大難問題,比如說棗縮果病就是危害棗樹優質高產的常見病害,那麼它是怎麼發生的,發病症狀又是怎樣的,我們又該如何防治呢?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一、棗縮果病的發病症狀

棗子感染縮果病後,其發病症狀有暈環、水漬、著色、萎縮、脫落等5個階段,在染病初期,也就是暈環期,果實的表面會出現許多微小的變黃的斑點,後逐漸發展成許多沒有固定邊緣的暈環,隨著病情的進一步加重,果實的中部至肩部會出現水漬狀黃褐色的不規則病斑,這就到了棗縮果病的第二階段水漬期;第三個階段是著色期,果面的病斑會使棗果變成紅色,並且果實沒有光澤,之後病斑不斷擴大並向果肉深處發展,逐漸發展到棗縮果病的第四個階段——萎縮期,在這一時期,果肉病斑區出現由外向內的褐色斑,組織脫水、壞死,果肉變為黃褐色,病斑外果皮出現褶皺式的萎縮,由於萎縮大部分出現在果實的中間部分,所以棗農形象的稱棗縮果病為黑腰病,這也是棗縮果病最明顯的特徵,到了後期連果柄也會變為褐色或者黑褐色,患病比較早的果實通常較正常果要早脫落,這就是脫落期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感染縮果病的果實都會經歷以上5個發病階段,比如棗果生長前期發生縮果病,在水漬期就會脫落;而在生長中期發生縮果病,病果有的在大紅期就脫落;而在棗子生長後期發生縮果病,病果多在萎縮期或者脫落前就提前進入採收期,而影響口感。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縮果病

二、瞭解棗縮果病病原

關於棗縮果病的病原一直是眾說紛紜,但真菌病害是大部分人都認可的論斷,認為鏈格孢菌是導致棗縮果病的病原,鏈格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主要在老樹皮、落果和落葉中越冬,並會在棗果生長期內進行侵染,導致棗縮果病。

棗縮果病病原菌主要藉助風力進行傳播,並透過棗子上的傷口進入,從而導致棗縮果病的發生。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縮果病,果肉情況

三、棗縮果病的發病規律是怎樣的?

棗縮果病的發病輕重與蟲害、颳風、下雨、樹體長勢過旺以及不當的農事操作等原因造成棗子果皮受損程度以及品種抗病性強弱有關。蟲害方面,如果受到葉蟬、椿象、飛蝨等刺吸式害蟲為害就會對果皮表面造成創傷。在我國北方,每年7-9月份,往往風雨天較多,颳風會使棗子與樹枝葉面進行摩擦而損傷果皮;而陰雨連綿,晝晴夜雨,氣溫在22-28℃的特殊天氣,通常會使棗果表面出現裂傷。另外如果偏施氮肥,造成葉片密集,通風不良,不僅會造成蟲害頻發,還會增加風雨天氣下棗果表面受傷機率。在棗果生長期內不當的農事操作,也會對棗果造成損傷。總之,一切會造成棗果表面損傷的,就有可能被棗縮果病病菌侵染,造成縮果病的發生。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棗縮果病又稱黑腰病

四、弄清了棗縮果病的發病規律及症狀,那麼怎麼進行防治呢?

1、做好棗園管理工作

在管理上下功夫,管理好棗園是降低棗縮果病發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一是做好病原菌的消滅工作。可以透過早春刮老樹皮,秋冬季節徹底清除棗園內病蟲果和爛果,集中深埋和燒燬,從而最大限度的消滅或減少病原菌。

二是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由於棗樹樹體一般比較高大,如果不進行合理的修剪,很容易造成樹冠鬱閉,通風透光差,一旦遇到高溫高溼及風雨天氣,很容易導致棗縮果病的發生。想要提高樹體的抗病性,一方面要透過合理的整形修剪,透過疏除過密枝,病蟲枝,弱枝,短截,回縮等方法,調整樹體結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從而降低棗縮果病的發病機率。

三是加強科學的肥水管理讓棗樹營養更均衡。棗樹結果量大,對於結果期的棗樹,每生產100公斤鮮棗,需氮肥1。5公斤,磷肥1。0公斤,鉀肥1。3公斤,可在秋季棗果採收後落葉前這段時間,做好秋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除了秋施基肥,還要進行根部追肥,第一次在春季棗樹萌芽前,以速效氮磷為主;第二次追肥在果實坐果期,以氮肥為主;第三次追肥再果實迅速膨大期,使用氮磷鉀復混肥。肥料施用量要根據棗樹需肥規律,在配方施肥基礎上,做到合理施用,促進水肥協調,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塑造科學合理的樹形,控制合理的長勢,科學施肥不僅能提高棗樹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有效降低由於蟲害、風雨天氣導致的棗子表面受損以及棗裂果的機率,從而降低縮果病的發病機率。另外在生長季要防止棗園乾旱,保持土壤溼潤,防止土壤溼度大幅度的變化可以降低裂果率,避免棗縮果病病原菌透過裂果侵入。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清園並刮老樹皮

2。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刺吸式口器害蟲是造成棗縮果病發生的重要誘因,所以在棗園的管理過程中加強對介殼蟲、葉蟬、椿象等刺吸式害蟲的防治工作,對於抑制棗縮果病的發生也非常關鍵。在每年的4-7月份,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對葉蟬等能起到比較好的防治效果;在8-9月施用20%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的殺蟲劑能防治桃小食心蟲,透過加強對刺吸式害蟲的防治可以有效減少棗縮果病的發生。

正值棗縮果病高發期,瞭解原因及病症,做到針對防治

防治好葉蟬還能減少棗瘋病的發生

3。 做好藥劑防治

由於棗縮果病的病原並不明確,所以對於藥劑的選擇存在缺陷,至今仍沒有特效藥劑,但可在8月上旬到9月上旬棗縮果病發病初期,用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每隔8-10天噴1次,連噴2-3次,可對棗縮果病起到一定的抑制和防治作用。對於棗裂果,還可以在幼果期噴施0。2%-0。3%的硝酸鈣或氯化鈣補充鈣肥,每隔15天噴一次,有助於改善果皮結構,改善棗果抗裂性。

總之棗縮果病的防治,重在管理,保護好棗子果皮,降低損傷才能有效防治棗縮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