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我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812個姓氏裡或許有你的祖先

2021-12-25由 日落江山 發表于 農業

國槐樹的前景如何

我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812個姓氏裡或許有你的祖先

現代人身上總有其祖先的種種烙印——勒南

有許多人年幼的時候在爺爺奶奶身邊玩耍之時,都會有這樣的一段記憶,在一個星光璀璨微風拂面的晚上,與自己的爺爺奶奶一起坐在自家的院子中,

抬頭仰望滿天繁星,耳邊微風細語

,老人們的思緒也開始隨著微風與星辰慢慢變得悠遠靜謐,他們總喜歡牽著我們的小手訴說從前的日子。

也正是這樣的夜晚,老人們總會說起我們的祖先,“從前,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在這個村子生活的,他們歷經千辛萬苦、跋山涉水,不遠千里的來到這裡,雖說在這裡開枝散葉生息繁衍,可是這裡雖好但卻也不是我們的根啊,

我們的根應該在那顆遠在他鄉的大槐樹下

,那裡有我們的祖先,那裡才是我們的根”。

我們的祖先究竟在哪裡?

聽過老人講的故事後,我們不僅發出這樣的疑問。在山東、河南、安徽、河北等地甚至是大半個中國,都流傳著一首兒歌:

“問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這首兒歌不知道何人所作也不知道從何處傳下,但是它卻被老人們口口相傳,

代代傳承教導自己的子孫後代

,無論走多遠,無論身在何處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宗自己的根。

我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812個姓氏裡或許有你的祖先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祖先一直是貫穿整個文化脈絡的最基礎的根部,並流傳至今,在中國人身體裡流淌的血脈中對於祖先依舊保留這敬畏,落葉歸根、問祖尋根這也是身為華夏兒女最基礎的期盼,就如同

儒家聖人孔子,他就自稱是黃帝的後人。

又如李唐皇室為了能更好的統治人民,也把自己包裝成了老子的後人

,只是因為老子姓李。

現在更多的企業家、社會名流、乃至外國華僑都紛紛來到中國進行所謂的尋根問祖的行列中來。

那麼,我們的祖先到底是誰,這也成為了茶餘飯後的經典傳統話題。我們那些祖先身上隱藏怎樣的的神秘故事,最容易被人們所想起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們所談起的就是

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人口大遷徙

了。

要說這個大遷徙算的上是華夏最重大的人口遷徙之一了,在明朝洪武六年的時候一直到永樂十五年在這四十多年的時間從

大槐樹一共向全國進行了十多次的大規模遷徙

,成為了當時遷徙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共遷徙了有

812個姓氏人口

,現如今分佈在包括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等十八個省市五百多個縣市當中。

我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812個姓氏裡或許有你的祖先

他們顛沛流離從洪洞縣遷出,走遍大半個中國,前往心中的

安身立命

的場所,由於當時的交通及其不便,他們都是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一條路,但是讓人不解的是,在當時的條件那麼困難,我們的祖先又為什麼放棄了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前往一個前途渺茫又陌生的環境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戰亂,

元末明初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那時的蒙古騎兵打敗宋軍在中原建立了元朝,這個時候這片土地也就徹底被控制住了,可是他們的文化對於騎馬打仗是比較在行的,可是對於治理國家就顯得

力不從心

了。

一直到了元朝末年,被壓迫的人民開始起義

,中原大地戰火不絕,

無法遏制,也就是這時朱元璋出現了,他平定叛亂建立明朝。可是這時的中原大地早已經因為連年的戰火變得殘破不堪了。

在這殘破不堪的大地上,籠罩著無法用語言所描繪的黑暗,因為戰亂天災,原本燦爛的世界被摧殘的荒無人煙,真可稱得上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許多的地方都出現了易子相食的慘烈景象

。百姓不堪忍受只能逃荒,一些逃不了的也只得在原地等死了,昔日繁華的中原大地,如今的了無人煙,就這樣的慘烈悽絕的場景,一直延續了很多很多年

我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812個姓氏裡或許有你的祖先

但是唯有一處例外那就是山西,山西地勢複雜易守難攻,幾乎沒有收到戰火的波及,這也被那些難民視為“

世外桃源”

。就這樣山西成為了人口的稠密地帶,明朝為了發展經濟理所當然的就把目光放在了山西,於是從洪武到永樂的八次人口大遷徙就這樣展開了。

當時的山西早已經成為了當時

最富饒的地方

,晉南地區又是山西人口最最多的地方,在晉南人口最多的又是洪洞縣,所以當時的皇室理所當然的決定遷徙就從洪洞縣開始,而這也開啟了覆蓋大半個中國的遷徙活動。

而當時的辦公地點就設立在了洪洞縣廣濟寺旁邊的那顆大槐樹那裡,大槐樹也成為了那些遷徙人民的聚集地,從不遠處看,河灘上飛來的鸛鳥在大槐樹上建築巢穴,這也成為了那些遷徙人民回首不忘的場景。

所以大槐樹、老鸛窩成為了人們回憶故鄉的重要情景。

我們的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812個姓氏裡或許有你的祖先

沿著先祖們走過的路一路追尋,再一次去認識那個記憶深處的起點,去認識我們祖輩的根基,多少人走上了

尋根之旅。

人們總會相聚在那顆槐樹下,一邊親手撫摸,一邊熱淚盈眶,嘴裡還唸叨著“

我回來了”,

依稀之間他們彷彿與祖先交錯,替祖先訴說著對於家鄉的思念,再回到這個祖先的家園來回憶當年。

現在,大槐樹的後輩子孫遍佈整個世界,他們就像是一隻只離散的風箏,但是不管他們飛了有多遠,有多高,那顆大槐樹就像是風箏的線一般,只要是這根線沒有斷,那麼他們一定會聽從這片土地的呼喚,哪怕是不遠千里也要來追尋家的方向,因為他們

生於古槐,根在這,情也在這。

至今那顆大槐樹下依舊有這樣的一副楹聯:

“香挹行襟留快飲;蔭清古道倚斜陽。茶可解飲,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樓跡,綠槐夾道識鄉情。

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 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恩。”

文/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