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商品價格系統中的供求關係思考

2021-12-20由 人間妙哉 發表于 農業

價格下降需求量怎麼變

價格系統中,決定其變化的是供求之間的關係。當供應大於需求時,商品價格會下降,促使需求的增多,使得供求達到新的平衡。

供求增多減少是對於數量而言,意思就是隻要我們掌握了供應量和需求量,就可以掌握商品價格波動方向。供應量或需求量的增多與減少取決於供求雙方的心裡預期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而其實際大小則需要在市場中發現,供應量和需求量傾向於達到平衡狀態。在實體商品的市場中,實際供應量可以通過出廠商品量代表,而其需求量只能在市場中進行體現。所以實體商品的供應量相對於其需求量更加容易掌握控制。

實體商品的需求量之所以不容易計量,是因為需求的產生來源於人的心理變化,而人的心理變化是無法實時監控的。心理變化會逐漸演變到個體行為,個體行為演變為市場行為的環節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是不可控的。所以我們僅僅能做的是在心理變化演變為個人行為後,透過對個人行為所做事件的分析來知曉個人的心理狀態。同類個體心理因素的不斷疊加就會形成群體心理,而群體心理波動就是主導市場變化的重要因素。

所謂的市場行為就是在市場中產生交易的行為。心理行為的監控,極其考驗洞察力,所以我們必須想到更簡單的辦法來衡量需求量和供求量,或者說尋找到更加顯性的接近於市場的指標來分析商品價格。由於現在的網際網路技術,交易行為可以被記錄在計算機中,所以市場行為的度量難度小於群體心理變化的度量難度。對於市場行為的度量主要採用成交量的方法。

成交量顯示了在該價格區間下的供求匹配量。在供應大於需求時,成交量顯示的是市場需求量;在需求大於供應時,顯示的是市場供應量。根據供求關係來講,當供應大於需求,價格會逐漸下降,使得需求量逐漸上升,得到供求均衡價格,由於供應大於需求的市場的成交量顯示的是需求量,所以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需求量)應該逐步上升為正常情況,若是成交量一直萎縮則說明該價格在市場中不受到需求觀望者的認可,也就是未達到其心理預期價格,當其價格達到觀望者預期價格時,成交量(需求量)則會放大,這個時候說明市場會達到供需均衡點。均衡點是沒有方向的,只有當供求不均衡的時候才會出現趨勢方向。均衡是商品價格穩定後選擇方向的位置。

在需求大於供應的情況下,價格上升,成交量反應供應量。需求量持續大於供應量,其價格不處於供求均衡點,則價格會上升並進一步導致供應量的上升達到供求均衡抓狀態。如果成交量(供應量)未放大,則說明價格未達到供應方心理預期價格,當達到預期價格則供應量會放大,逐漸達到均衡點價格進行方向選擇。

綜合上面的分析我們會發現一個重要的現象,價格在上漲或下跌後,達到供求雙方的心理預期後,成交量會放大。

供應反應的是廠商的心理變化,供求則反映的是消費者的心理變化。在股票市場則是持股者和持幣者的雙方心理變化。

對於一個商品是無法準確提前定價的,其原因在於商品定價本質是人們心理對於一件商品的價格預期,通俗點就是對價格的基本框定。而不同型別的群體對於一件商品的價格的心理預期是不一樣的,所以會出現無法準確定價的現象。我們可以將這些不同群體的心理預期價格進行加權平均後得出一個數值,這個數值可以稱作群體加權心理定價。但是這種是基本無可能計算出來。所以我們不能提前給一件商品定價,只能透過成本計算再加上預期收益來決定其可接受的最低價格。商品的定價則留給市場的供求關係來自然的解決。所以對於一件商品我們能夠掌控的是其運動方向,而不是準確的價格數值。

當需求大於供應時,需求方會進行競爭以求得到僅有的供應,需求方的需求程度越大則其競爭力度越大,也就是說當市場中有一個麵包時,需求方中的個體會為了這個麵包不斷的競爭導致其價格大幅度上漲達到需求個體的心理預期價格也就是可接受的最高價格,即需求個體對於該商品的心理定價。一個股市的例子就是當大利好訊息來臨時,股票價格飆升搶籌行為。

一個物品的價值是什麼,實際上就是該物品的穩定價格。所以說市場價格會圍繞價值進行迴歸運動。穩定價格是由於商品本身具備的固定屬性所導致,而不是(波動屬性)人們心理賦予的屬性所導致。所以一個公司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淨資產+穩定盈利。一個公司在成長則說明其穩定淨資產和穩定盈利會逐漸上升。穩定盈利會採取一個平均法,這個平均法的基礎年數通常會採取5數。在《易經》中五是中央之數,有統籌均衡天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