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2021-09-30由 天下第一泉景區 發表于 農業

什麼樹的種子像豆莢

在趵突泉園區漱玉泉東側,有一塊奇石,它玲瓏剔透,綽約多姿,石形古拙,為“先天璞玉”。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這塊奇石為太湖石,高4米,寬1。63米,厚1。2米,重8噸,名為龜石,又稱龍石。

別看它只是一塊石頭,說起來可大有來頭。

據傳,龜石(龍石)是宋代汴京壽山艮嶽的遺物,後為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浩所收藏。明代時,它就被譽為濟南的“四大靈石”之一。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可能有泉粉會問,這麼一塊名石,為何會有兩個名字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時間回溯到元代。

在元代,濟南有一位大文人,名叫張養浩,他非常喜歡收集各類奇石,年老時在今濟南小清河邊修建園林,名為“雲莊”,園林中就擺放了十塊名石,其中有四塊靈石,被他分別命名龍、鳳、龜、麟。但隨著朝代更迭,世事變遷,雲莊逐漸譭棄,園中的名石也逐漸散落。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20世紀70 年代,趵突泉園區職工在文廟木工廠尋到了一塊“雲莊”散落的奇石龜石(龍石)。

當時文廟泮池已填埋,龜石(龍石)半埋在地下,從橫臥的石體依稀辨別是塊太湖石。當時園區職工透過大量工作,費盡口舌,才徵得木工廠工人師傅們的同意,將這塊石頭轉讓給趵突泉園區。但因為當時條件有限,用了一週的時間才把這塊奇石從狹窄的小街巷搬運到了園區。

1977年4月14日,這塊奇石終於被立在了趵突泉園區漱玉泉邊。從此,這一歷史名石得以保護,併成為趵突泉園區的鎮園之寶。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但是關於這塊從文廟移來的奇石,到底是龍石還是龜石,一直存有不同看法,具體可分龍石說與龜石說兩派。

龍石說

依據史籍的記載,來龍去脈清楚。明萬曆初年,張養浩的十友石仍在雲莊舊址。萬曆年間,逐漸流失各處。明代王象春《四靈石》詩曰:“龜麟龍鳳也無靈,況是巉巉頑石形。”詩後有注:“郡中有靈石四,玲瓏清古,極天工之巧。一在府學,一在布政司,一在孟宅,一在劉家亭。”孟宅即明末孟醇(字賓竹,任職觀察)宅,其址在“府學之北,北向湖心”,即今大明湖遐園處;劉家亭亦在大明湖南岸。明代四靈石俱在,只是已散落四處。

清康熙《濟南府志》記載:“在泮池者曰蛟龍,在紫薇堂(即布政司署)者曰鳳翥,在開府署(即巡撫署,現珍珠泉大院)者曰龜石,在通樂園(今萬竹園)者曰麟石。今三石巋然不動,獨麟石僕於菜畦。”龍鳳二石未動,龜石從大明湖畔移至巡撫署,麟石去了萬竹園。清代王培荀《鄉園憶舊錄》明確記載:“其龍石在府廟泮池前,高几二丈,瘦削天矯,勢若孥雲。”這和《濟南府志》“在泮池者曰蛟龍”的說法一致。

一塊石頭能成為趵突泉的鎮園之寶?!

1964年出版的《山東名勝古蹟·濟南》一書中,作者鄭亦橋指出龍石下落不明,鳳石置於山東省政府院內,龜石在文廟泮池邊,麟石在大明湖公園鐵公祠東門內。

明確提出文廟泮池邊的石為龜石,而不是龍石。

鄭亦橋長期以來參加大明湖、趵突泉的整治活動以及修復辛稼軒紀念祠、李清照紀念堂、歷下亭、鐵公祠等一批名勝古蹟,同時為寫《濟南》,深入全市調查,親眼看見了龜石、鳳石、麟石三塊名石。

1988年12月11日,賈祥雲在《濟南日報》發表的《山石小考》中稱:龜石在文廟,1977年4月14日移往趵突泉公園,立於漱玉泉畔。現在有人將龜石當作龍石,可能是受歷史資料之誤而張冠李戴。史籍記載龍石几高二丈,即不高於6。67米,今稱名龜石者高4米,二者高度不相符。正是根據龍石的尺寸,他斷定了龍石、龜石的身份。

圖片來源:捕魚達人007、王琴、明府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