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2021-08-20由 胡華成 發表于 農業

雄性不育系水稻誰發現的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袁隆平院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5月23日,我所在的城市常州開始下大雨,我想這是上天在為袁老的離去而哭泣。

據袁老身邊醫務工作人員透露,袁老在病危之際還在擔心外面的天氣會不會對實驗有影響。袁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早前,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自己不算是中國首善,我認為首善是袁隆平,他用他的專業技術幫助中國的很多貧困農民渡過難關,這個叫善,我只是有錢人捐了一點錢而已。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實際上,沒有了解過袁老經歷的人,根本不知道袁老的善有多麼偉大!

1

前半生漂泊動盪

1930年,袁老出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由於那個時候的北京還叫北平,這也是“隆平”名字的來源。

受父親工作的影響,還是嬰兒的袁老就隨著父母在北京、天津、江西、湖北等地週轉,6年時間跑了5個地方。

這還只是袁老6歲之前的遭遇,6歲之後並沒有停止漂泊。

1936年-1942年,袁老小學期間分別在湖北、湖南、重慶度過。就在袁老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對植物產生了興趣,因為老師帶他們參觀了園藝場,裡邊有很多花,像毯子一樣,樹上也有很多桃子、葡萄,實在太美好。

不過美好都是短暫的,在袁老9歲那年,親眼目睹了重慶被轟炸,同胞屍首遍地,血流成河。

1942年-1949年,袁老在中學期間分別輾轉重慶、湖北漢口、江蘇南京等地。

也正是因為時局動盪,人們常常會餓著肚子。就連家境不錯的袁老也不能例外,因此,袁老當時的願望就是“要是所有人都能吃飽飯就好了”。

帶著這種志願,袁老報讀了西南農學院。一開始他的父母並不贊同,因為走仕途會相對更加容易一點。

袁老的堅持最終還是說服了父母,成為了新時代的第一批大學生。

1953年,大學畢業的袁老正式走向工作崗位。袁老被派到了地處湖南省洪江市的安江農校,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沒有聽過的地方,足以看出這所學校有多偏僻。

如果換成現在的大學生,恐怕沒有幾個願意真正紮根農村的,誰不想到大城市看看?

袁老這一做就是18年,這是年輕人最寶貴的18年,袁老都奉獻在了這裡。

1960年,袁老意外發現試驗田裡出現了一株鶴立雞群的水稻。當時的理論是水稻都是自花授粉,不會出現性狀分離,這也意味著不會出現雜交水稻。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不過這一株特殊的水稻讓袁老意識到當時的理論可能是錯的。於是開始帶領學生不斷挑戰權威,這在當時看來是沒有意義的挑戰。

2

雜交水稻之父誕生

儘管外界對於袁老挑戰權威的做法不認同,但是面對著飢餓的老百姓,袁老必須抓住機會做實驗。

1961年,袁老將那一株天然雜交的種子種了下去。就這樣經過幾代的種植,袁老在1964年發現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過人工授粉之後,長出了上百粒種子的雜交水稻。

1965年,袁老在1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不育株,這是袁老試驗下去的“星星之火”。袁老又透過人工授粉的方法,繁殖出了下一代。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透過這個實驗,袁老成功證明了植物學大佬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是錯誤的。只有先證明前輩的學說是錯的,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出重大突破。

緊接著,袁老在1966年就發表了論文,告訴全世界水稻是可以進行雜交的,而且產量要比無性雜交水稻更高。此文剛剛釋出就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只可惜,當時的環境驟然變壞,雜交水稻的試驗遭到了破壞。

其中,最令袁老心痛的一天發生在1968年5月18日,袁老團隊將好不容易收集來的700多株不育秧苗種在了試驗田裡。可是這一天夜裡,秧苗被全部拔掉,袁老傷心欲絕。

不過好在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袁老帶著團隊到了雲南做實驗,由於雲南的光照不能滿足條件,最終將試驗基地定在了海南。

1973年,袁老再度發表論文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已經配套。不過這還不算成功,要有種子才行呀。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1975年,袁老團隊終於攻克了“制種”最後一個難關,這才正式帶領中國水稻進入新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從發現第一株性狀分離的水稻到成功製出種子,袁老團隊花了整整15年的時間。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時間跨度。

誰敢用自己的青春來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袁老做到了。

在確定袁老的雜交水稻技術全球領先之後,菲律賓、日本、美國等多國邀請袁老進行學術研究。在90年代的時候,袁老受聯合國邀請,到印度傳授雜交水稻種植技術。

你以為這就完了?袁老在病重時期還在關心著團隊的試驗成果。袁老真的是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袁老不僅讓國人吃上了飽飯,也讓不少外國人吃上了飽飯。因此,曹德旺說得一點沒錯,他才是中國首善。

願袁老一路走好!願吾輩奮發有為,將袁老精神一直髮揚下去!

第一株雜交水稻是如何誕生的?袁隆平院士曾經歷人生至暗時刻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