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專訪招商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李湛: 註冊制下企業應當“見賢思齊”提升經營水平,上市才能“水到渠成”

2023-01-25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農業

企業上市能為企業帶來什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畢華章 西安報道

經過3年多的試點探索,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IPO註冊制改革試點取得諸多成效,此前A股註冊制上市公司也已邁上1000家臺階。目前,市場廣泛認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的條件已基本具備。

就此話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招商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回答了市場關心的相關熱點。

在他看來,註冊制試點的逐步推進,為企業上市帶來視窗期與機遇期,也讓地方政府在助推企業上市過程中可以更加有為。同時,他也建議,與註冊制配套的制度建設也需進一步加快推進。

21世紀:2022年A股市場累計有425家企業首發上市,共募集資金5868億元,其中,各省市IPO也展開競爭與比拼。各地政府應當如何為助推企業上市創造更好的條件?

李湛:

在註冊制試點逐步推進的大背景下,企業爭取上市的機會大幅增加。因此,各地需要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有核心競爭力、有核心技術、有發展前景的優質企業,壯大可上市企業的“後備軍”。

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後備企業培育與支援。可以考慮對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依託本地專精特新企業名錄,將有良好發展前景,核心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篩選出來納入後備庫,給予充分關注。

二是以企業運營情況或改制上市經歷的各個階段為基礎,針對不同階段企業發展特點和需求,採用分層次遞進、分類別引導,幫助企業妥善處理上市程序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三是提升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水平。搭建平臺推動有上市潛力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接,充分利用省內外資本市場內資源為企業上市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加快向上市企業轉化。

21世紀:在註冊制利好政策下,擬上市企業自身應當採取哪些措施積極把握機遇?

李湛:

打鐵還需自身硬。監管機構對於上市的門檻和要求非常清晰和明確。對於有上市意願和上市基礎的企業,應儘早對標上市相關的財務等各項要求,根據自身情況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第三方專業團隊,協助提升管理水平、風險防範水平,健全財務體系,提高風險管理和內控能力,逐步建立相應的資訊披露制度,滿足上市各項要求。

同時,擬上市企業應更加聚焦主責主業,找準市場定位、突出自身特色,切實築牢主業根基。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主業清晰的基礎上適度多元化發展,提高盈利能力的穩定性。

總之,註冊制下資本市場的大門敞開,企業應當“見賢思齊”,對標優質上市企業標準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經營水平,上市自然能夠“水到渠成”。

21世紀:從市場角度而言,你對註冊制的推行還有哪些其他建議?

李湛:

註冊制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關鍵舉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製取得了豐碩成果,繼續推進註冊制大方向已經非常清晰。

另一方面,與註冊制配套的制度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快。

首先,監管機構在放開註冊制“准入前端”的同時,需同步完善退市規則,實現“有進有出”,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進而實現上市公司質量整體提升。

其次,穩步提升機構投資者佔比以及機構專業化水平,從而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註冊制放開後資本市場可投資標的增多,對市場參與者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專業機構更好地發揮專業研究能力,助力資本市場完善價格發現功能。

第三,積極引入長期資金。長期資金穩定性強,是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力量,也有利於為更多符合國家政策和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提供中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提高企業上市吸引力,推動企業長期高質量發展與投資者回報之間形成正迴圈。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