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轉型現代農業 擺脫“看天吃飯”

2023-01-25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農業

傳統農業轉型動力不足是什麼意思

華聲線上全媒體評論員 朱永華

當下,全省各地正緊張投入一場與旱情的持續戰鬥。罕見旱情,既考驗著我們應戰自然災害的能力,也倒逼我們加快步伐,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擺脫過於倚重“看天吃飯”的狀態。

“看天吃飯”,是傳統農業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幾千年以來,人們祈盼“風調雨順”,迎來“五穀豐登”,化解“民生之艱”。但是,匍匐在生產力水平低下階段的人們,無力改變這種“老天爺”說了算的局面。現代科技的出現才讓農業生產的格局有了新的可能:以現代科技為支撐,以現代市場體系組織生產,可以大幅度減少“看天吃飯”權重,把增加糧食生產、增進人民福祉的主動權更多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在一些發達國家和我國一部分發達省份,現代農業已成為主要的農業生產方式。現代農業在技術方面的主要表徵之一就是水資源的利用。以中東小國以色列為例,其國土面積僅2。5萬平方公里,沙漠佔到國土面積的一半左右。降水量也非常小,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但是透過實施現代農業,以色列成為了當今世界不折不扣的農業強國。以色列之所以實現了“淡水自由”,主要得益於兩項技術:“淡化海水”每年解決100多萬人的飲用水;其次是農作物“滴灌”。據資料,這種精準“滴灌”技術比傳統灌溉方式節約50%以上的水資源。在現代農業技術推動下,以色列農業實現了一場“革命”——沙漠之上建起了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實現了人們“沙漠變綠洲”的夢想。

當然,現代農業的內涵遠不只是生產技術的升級迭代。最佳化產業結構、培育先進農業生產主體、強化金融保險政策支援等,合力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產出的現代農業體系。我們從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中欣喜地發現: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戶透過專業合作社、“公司加農戶”的方式組織生產,壯大了市場主體,也強化了應對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抗擊旱情之外,一場更大的戰役——鄉村振興就在我們身後。在這個更為宏大的戰役中,我們當以更大的魄力、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走向現代化,在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把各種風險、災害消解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