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古代文人為何嚮往揚州,從杜牧這種詩中,帶你體驗揚州之美

2023-01-24由 西貝文苑 發表于 農業

豆豆蔻年華是幾歲

~~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

關注西貝文苑,帶你體驗詩詞之美

古代文人為何嚮往揚州,從杜牧這種詩中,帶你體驗揚州之美

說起揚州,我們大多數人更多見到的可能是古人詩詞中的揚州,古人似乎對於揚州有著獨特的情感,那麼為什麼古人會如此熱愛揚州呢?接下來這首詩,帶大家一起領略一下揚州之美!

作者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傑出詩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唐朝的文宗大和於26歲成為進士,教授弘文館的校書郎。 後赴江西觀使幕,遷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使幕,任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為官居中書舍人。 晚年居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世名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情為主,其詩英發俊爽,斬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杜牧與杜甫不同,因“大杜”之意,故稱“小杜”。 與李商隱齊名“小李杜”。

古代文人為何嚮往揚州,從杜牧這種詩中,帶你體驗揚州之美

原文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譯文

青山隱隱約約地流著綠水,江南晚秋草木未枯。

月光映照在二十四橋上,你還在聽美女的長笛嗎?

古代文人為何嚮往揚州,從杜牧這種詩中,帶你體驗揚州之美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之離開揚州後,為懷念昔日的同事韓中央法官而作。 詩中深秋的揚州依然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依然音樂悠揚,調侃朋友生活的閒逸,表達著作者對過去揚州生活的深深懷念。 詩境優美,清秀嫵媚,情趣盎然。揚州之盛,唐世豔說,歷代詩人為此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這詩風抑揚頓挫,意境優美,千百年來為世人傳誦。 不知道韓中央是誰,杜牧集中贈送了他兩首詩,另一首是《哭韓綽》,兩人的友情似乎非常深厚。

古代文人為何嚮往揚州,從杜牧這種詩中,帶你體驗揚州之美

評析

揚州的風景最繁華,因為浪漫美麗。 二十四橋是唐代揚州市區橋樑的總稱,“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指活動地點集中在小橋明月,實際上說的是揚州明月夜,等於更強調揚州“江南”水鄉的特點。 杜牧在揚州落下帷幕的兩年間,夜以繼日地在十里長街一帶歌舞,吟詩飲酒過著浪漫的生活。 韓中央一定經常和詩人一起看熱鬧。 詩人的提問:現在,你在二十四橋中的哪座橋上教歌姬們吹簫取樂,忘不掉? “何處”宜登“二十四橋”,表現出想象中地點不確定的特徵,令人心曠神怡。 在回憶編織的月明橋上吹簫的生活風景,不僅表達了詩人對揚州繁華景象、風流才子醉生夢死的懷念,也藉此寄託了對昔日舊遊之地的懷念,重溫了彼此的友誼。 既含蓄地表達了對朋友的善意調侃,又對朋友目前的處境表示無限的欣慕。

瞭解更多詩詞之美,歡迎關注西貝文苑~

韋應物這首鄉思之詩,看似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動

蘇軾這首詞雖是寫景,卻體現出其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樂觀態度

古人到底有多愛山水,讀完辛棄疾的這首詞,就會發現,山水如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