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憑什麼?

2023-01-24由 郝聞郝看 發表于 農業

區塊鏈工程師是做什麼的

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憑什麼?

“我太難了。”

四川的比特幣“礦主”小林終於扛不住了。

隨著監管不斷加碼,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的生意不斷收緊,2個月時間,整個幣圈從沸點降到冰點。

資料顯示,今年3月份,僅比特幣挖礦,平均每天賺3億元人民幣,是去年的4倍。而國內挖礦活動佔全球7成,也就是中國礦主們每天可躺贏2億元以上。

5月,金融監管會議,明確打擊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緊接著,四川、內蒙、雲南等地嚴令叫停加密貨幣“挖礦”。監管重拳之下,礦主們哭天喊地。

可是與挖礦、加密貨幣同根共生的區塊鏈技術,卻成為“十四五規劃”的香餑餑,它被劃為數字經濟重要產業,從專案試點走向商業化運營。

其實,所謂的挖礦、炒幣、區塊鏈,源於2008年一篇8頁紙的文章,一個叫中本聰的神秘人發明了比特幣,並說明了這套電子現金系統的原理。

原理有點複雜,但說人話,關鍵詞就是:記賬、加密、匿名、分散式、不可篡改、共識演算法、智慧合約。其背後的技術框架被稱作“區塊鏈”。

它能夠讓支付、保險、供應鏈金融、版權保護、溯源防偽、醫療健康管理等發生跨時代的進化,降本增效,解困有道。

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憑什麼?

只是後來,投機者看到了記賬獎勵的加密貨幣有金融屬性,利用匿名開始作妖,囤積居奇、低吸高拋、反覆收割,讓貪婪與恐懼包圍了區塊鏈。

螞蟻鏈的技術工程師小邱對此深有體會,2017-2018年幣市的“黃金時代”,他在網上備註“區塊鏈工程師”,被200多個姑娘私信問候,“所有人只對比特幣、挖礦感興趣,沒人想了解真正牛X立體的區塊鏈技術。”

那之前,小邱加入了螞蟻集團的區塊鏈興趣小組,他們是一群對區塊鏈有純粹信仰的小夥伴,2016年就把區塊鏈嵌入“聽障兒童”公益專案,19。8萬元捐款,每筆使用記錄都完全公開、透明、不可篡改。

此後,區塊鏈更多場景被明確,小邱的小組升級為業務單元,螞蟻也成為最早“做”鏈的大廠,搏出先發優勢。

最近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4435件,約佔全球專利數量的一半,螞蟻鏈則以1457件專利數,連續四年全球No。1。在權威機構IAM的評選中,螞蟻鏈在授權專利、覆蓋率和引用率方面表現突出,“實力指數”得分首屈一指。

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憑什麼?

而在螞蟻的帶動下,騰訊、百度等科技大廠也開闢區塊鏈業務。開發商、服務商生態逐步豐滿,更多傳統行業接受了這一新興概念。

預計2024年中國區塊鏈市場將突破25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4。6%,增速全球至霸,它遠高於GDP和各傳統產業的增長水平。

照此發展,區塊鏈將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活出中本聰文中真正的理想主義——只要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就能永生,

理想克內卷

如今,全國近10億網民,網際網路成為他們開啟世界、連結世界的方式,手機等移動裝置成為他們延伸的視覺、聽覺。事實擺在眼前,網際網路不滅,毫無懸念。

但從2016年起,“網際網路已死”的說法甚囂塵上。其技術發展、應用創新逐漸失去想象力。

網際網路投資人彼得·蒂爾都說:我們想它創造能飛的汽車,但結果卻只得到140個字元(Twitter)。

更可怕的是,居心叵測的人利用網際網路作孽,各種暴雷、搶地盤不絕於耳。網際網路大廠也彼此盯著對方,模仿不斷,變得越來越像。

此外,資料、演算法從更好地“理解使用者”,變成“殺熟”的套路,出行、通訊的便利,帶來隱私洩露的擔心……網際網路跑偏,存量守成,內卷不停,創新不行。

好在最近5年,網際網路普及後,數字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產業網際網路異軍突起,按螞蟻集團副總裁蔣國飛的說法:那是產業協作的網路。行業大咖開始思考:如何用新的生產關係,打破固有的信任障礙。

就拿汽車行業來說,傳統主機廠曾主宰一切,某牌董事長還傲嬌地說:只是4個輪胎加2排沙發的事兒。結果,它們沒趕上網際網路大潮,被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搶走市場,只剩內卷肆無忌憚。

這兩年,連大眾汽車都喊著要變“移動出行服務商”,無奈歷史包袱太重,轉型太難。

反倒是奇瑞沒那麼重的包袱,用網際網路和區塊鏈,連線商用車的物流資產方、保險方、維修方、使用者,升級貨運配送體系,成功轉型服務商,開始彎道超車。

一般情況下,一輛商用車的生命週期是5-8年,物流小哥受僱於某一公司(物流資產方),用公司購置的商用車做配送。但由於車輛所有權不歸司機,司機流動性又大,駕駛時段、配送區間、操作過程等責任明確難,連維護和保養都是難題。

區塊鏈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將其應用於商用車,有利於解決多方協作的信任難題。

於是,奇瑞與螞蟻鏈合作,升級商用車的T-box(車聯網終端),融入區塊鏈模組,明確司機是誰、車輛定位,行駛速度、各部件狀態等資料,保證資訊無法修改,全程留痕、可追溯,這就解決了車輛運營中,公司、司機、使用者、維修等環節的信任問題。

如此,特斯拉剎車資料的“羅生門”就不會上演。任何車的問題在出現之前,就可以被維修解決,商用車的使用壽命也被延長。

同時金融機構追溯到真實的車輛資料,也能以此為據,為物流資產方提供融資,並實時更新資料,做好貸後管理。這在區塊鏈信用機制建立前,是不可想象的。

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憑什麼?

從此,國內1300萬輛商用車,14。6萬億元的物流市場,都能玩出產業協作的新花火,奇瑞們也能開啟服務業的大門,不再被同行卷得鬱悶。

是的,時代變了。協作、共享、平等的網際網路理想,要被區塊鏈實現。只要識變、應變、改變,內卷都會漸行漸遠。

寶藏高速公路

當然,支稜起來的,不止是汽車業小夥伴。

現在,瀘州老窖用區塊鏈防偽,招*商*局港口用區塊鏈統籌進出口各方,中遠海運用區塊鏈提升航運各環節協同……航運、港口、物流、金融都在抓緊上鍊。

大量企業和應用上鍊,跑在網際網路上,網路能否通暢,就變得格外重要——與其他應用一起跑在老國道(傳統網際網路)上,哪有專用高速路(專用網路),來得高效?

一句話,農村升級,要想富,先修路。區塊鏈升級,要想不被堵,也要先修“路”。

螞蟻集團智慧科技事業群區塊鏈平臺技術總監閆鶯解釋說:當一條區塊鏈資訊需要擴散,有100個節點的傳統鏈就需要一一建立聯絡,傳輸99份,遇到網路擁堵、抖動等問題,丟包率會超過一半,大大加重了資訊傳輸、確認的負擔。不僅浪費頻寬,時延也大大加長。

這就好比20多年前用電話線撥號上網,底層傳輸演算法陳舊,頻寬不夠用,距離遠一點,用OICQ傳個圖都要費勁半天。

而同期,“資訊高速公路”由美國人戈爾提出,它由高速度、大容量、多媒體的資訊傳輸網路組成,整合千億美元投資,將主幹線轉成光纜,把核心頻寬提升萬倍,最佳化底層傳輸演算法,提高全球網路效率。這正是現在網際網路一切的基礎。

按美聯儲前當家格林斯潘的說法:“去歷史裡尋找經驗,把經驗應用與未來,那就是創新的機會”。

因此,螞蟻鏈也沿用同樣的思路,建立區塊鏈高速通訊網路(BTN)。一句話理解,它就是區塊鏈世界的“資訊高速公路”。

BTN在上海、張家口、法蘭克福等多地設立核心節點,作為“高速公路”的入口,周邊企業可以就近將資訊上鍊,之後經高速專用線路傳往其他節點,統一“廣播”,而不是像傳統區塊鏈那樣,由一個節點逐一向其他節點擴散。

這就意味著沒有網路質量的參差不齊,延遲和抖動的影響都比較小,具體測算下來:BTN可以將區塊鏈網路的吞吐量提升186%,節點部署週期降低90%,頻寬成本降低80%,時延降低40%。

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憑什麼?

自此,BTN成為一個面向全球的可信數字網路方案,也是整個區塊鏈的基礎設施。

歷史經驗看,當年的資訊高速公路打天下,帶動網路影片、電子商務迅速普及,BTN也很可能催生更多區塊鏈應用落地。特別是上下游極分散、供應鏈節點巨多、協作巨難的大製造、物流、航運等,加速它們上鍊的程序。

這對咱們產業網際網路升級,供給側創新,大國崛起,也是夢幻聯動,開局多喜。

沒錯,大時代的程序中,不變的只有變化。上述種種正是“網際網路不滅,區塊鏈永生”的完美註釋。它就像通用電氣傳奇CEO傑克·韋爾奇說的:“想到”不是難點,“做到”才是關鍵。這決定穿越時間的因果實踐。

現在看,傳統網際網路的對決正接近尾聲,區塊鏈的對決剛剛發生,時代紅利擺在眼前,有人在地下層,有人在第五層,有人在大氣層,您在第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