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2023-01-23由 煙火煮夫 發表于 農業

高溫多雨下的植物有什麼特點

江蘇省東臨大海,西擁洪澤,南臨太湖,長江橫貫於中部,運河縱流於南北,境內有蛛網般的港灣,串珠似的湖泊,加以寒暖適宜,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一年四季,水產禽蔬聯翩上市。

這些富饒物產,為烹飪技術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

當地勞動人民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多種菜餚,積累了豐富的烹飪經驗,逐漸形成了以淮揚、蘇錫、徐海3種地方菜為主體的江蘇菜系,簡稱蘇菜。

江蘇烹製源遠流長,是我國主要菜系之一。

江蘇也是名廚薈萃的地方,我國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職業廚師,第一座以廚師命名的城市都在這裡。

“彭鏗斟雉帝何饗”,說的是名廚彭鏗,“好和滋味”,作野雞羹供食帝堯,堯很欣賞,封他建立大彭國,即今彭城徐州。

夏禹時代,“淮夷貢魚”,淮白魚直至明清均為貢品。

“菜之美者,具區之菁”,商湯時期太湖佳蔬已登大雅之堂。

相傳春秋時齊國易牙曾在徐州傳藝,他創造的“魚腹藏羊”千古流傳,是“鮮”學之本。

吳國專諸在太湖從太和公學全魚炙,吳都美味,名不虛傳,今日蘇州松鼠魚乃古魚炙之餘緒。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江蘇是豆腐的故鄉,相傳在漢淮南王劉安時始到豆腐,如今已傳遍五洲。

漢武帝逐夷民至海邊,發現漁民食“魚腸”甚美,名曰鱁鮧。

後來在南京的宋明帝也非常喜愛此食。

所謂“魚腸”,即烏賊魚的卵巢精白,可見海產珍味進入宮廷由來已久。

三國時,名醫華佗在江蘇行醫,他和他的江蘇弟子吳晉均提倡“火化”熟食,食物治療,可見江蘇烹飪特重火工,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江蘇還是麵筋的故鄉,梁武帝蕭衍信佛,提倡齋食,以“麩”作菜,麩即麵筋。

晉人葛洪“五芝”之說,對江蘇食饌用菌有很大影響。

趙宋吳僧贊寧作《筍譜》,總結了食筍的經驗。

豆腐、麵筋、筍、蕈號稱素菜“四大金剛”,都與江蘇有關。

南北朝時南京“天廚”能將一種蔬菜做出幾十種素菜,每種素菜又可以做出許多種風味來。

如今南京、蘇州、鎮江、揚州素饌極精,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古老傳統。

醃製食品,江蘇也很出名,鹽制鹹蛋、醬汁煮瓜,在距今1500年前即已載入典籍。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隋唐以來,“夜市千燈照碧雲”、“夜泊秦淮近酒家”。

當時除日市外,還有夜市。“胡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廣陵均有“胡人”經營的酒店。天下名城“揚一益二”,繁榮的市場促進了烹飪技術的發展。

隋唐的松江金鱁玉膾,糖姜蜜蟹,蘇州玲瓏牡丹鮓,揚州的縷子膾,都是造型精美的花式菜餚。

今日江蘇的刀工菜、圖案拼盤之所以能載譽神州,亦非偶然。

江蘇主食點心亦早已達到相當水平,五代時即有“建康七妙”之稱。

米飯粒粒分明,柔而不爛,可以擦合子。

麵條筋韌,可以穿結成帶而不斷。

餅薄透明,可以映學。

餛飩湯清,可以注硯磨墨。

饊子又脆又香,“嚼著驚動十里人”,可見技藝之高妙。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宋代以來,江蘇口味有較大變化,本來南人重甜而北人重鹹,江南進貢到長安、洛陽的魚蟹要加蜜糖。

後來,宋都南遷,中原大批士族南下,中原風味也隨之南來。至今錫蘇重甜,古之遺風也。

唐宋以來,特別是金元以來,回民到江蘇者日多,所以江蘇清真菜佔有相當地位,使烹飪更加豐富多彩。

明清以來,江蘇烹飪又出現了新因素:其一,船宴盛行。

吳王夫差行船宴飲,隋揚帝楊廣龍舟作樂,本是帝王享受,到明清,船宴成了商家牟利手段,船菜船點成了專門的美食。

其二,野蔬大量進入食譜。高郵王盤有專門著作,《西遊記》中也有反饋。

其三,江南食饌中增加了滿蒙菜點,有了“滿漢全席”。

其四,飲料中香露嶄露頭角,賈寶玉吃的木樨香露,董小宛制的玫瑰香露,虎丘山塘店售的其他香露,均是滋神養體,使人齒頰留芳的美食。

其五,酒樓以外,出現了大量的茶館,乾隆以來,茶風更盛。

其六,出現了西餐。1840年以後,通商口岸的中西合璧的餐廳也出現了。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明清以來,江蘇菜在全國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在飲食市場上,更是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杭州人徐珂所輯《清稗類鈔》中“各有特色之餚饌”一節是這樣記載的:“餚饌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鎮江、揚州、淮安。”

這裡舉的10處,有5處是江蘇名城。

江蘇地方風味主要由淮揚、蘇錫、徐海三方風味組成,以淮揚風味為主體。

淮揚地處蘇中,東至海啟通泰鹽阜,西至金陵六合,南及京口金壇,北至兩淮,就風味而言,均為一體。

在省外東南及於杭甬,西南及於皖贛,基本風味也相近。

淮揚風味為海內大幫,主要特點是講究選料,注重火工,多用燉燜煨㸆之法,重視精潔,強調本味,突出主料,色調雅淡,造型清新,味口平和,鹹甜適中,適應面廣。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其細節以發酵麵點、燙麵點、油酥麵點取勝。

蘇錫風味與淮揚風味有同有異,其蝦蟹蓴鱸糕團船點冠於全省,菜食小吃優於本省他地。

注重造型,講究美觀,色調絢麗,白汁清燉獨具一格,兼有糟鮓紅曲之味,食有奇香。

口味略甜,無錫尤甚。

徐海原近齊魯風味,肉食五畜俱用,水產海味取勝,多用熘煮煎炸,色調濃重,口味偏鹹,習尚五辛。

近幾十年來,三方風味均有變化發展。

揚州菜由平和而變略甜,受蘇州菜的影響。

蘇錫菜特別是蘇州菜甜味減少,不僅受揚州菜影響。

而徐海菜鹹味亦大減,色調亦趨淡雅,逐步趨向淮揚。

雖然如此,仍然保持了本地風味特色。

只有雅安菜變化不明顯,仍舊保持原來風味。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就風味特色上看,占主導地位的仍是淮揚菜。

江蘇地方風味主要是透過一系列的名菜體現出來的。

如淮安的長魚席(品種達百種之多)、揚州的三套鴨、荷包魚、熘子雞、滷雞、清燉甲魚、火煮乾絲、糖醋鱖魚、雙皮刀魚、車螫豆腐。

鎮江的水晶餚蹄、清蒸鰣魚、菊花鮰魚,靖江的肉脯,宜興的汽鍋雞,南京的鹽水鴨、板鴨、松子肉、鳳尾蝦、蛋燒賣。

蘇州的松鼠魚、三蝦豆腐、白汁元魚、蓴菜塘魚片、䰾肺湯、胭脂鵝、八寶船鴨、雪花蟹汁、油爆大蝦。

常熟的叫花子雞,無錫的鏡箱豆腐、櫻桃肉、脆鱔,徐州的狗肉,板浦的細肘、荷花鐵雀等等。

至於名點如三丁包子、千層油糕、翡翠燒賣、月季花酥、玫瑰方糕、青團、百果蜜糕等等。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這些名菜名點都是用江蘇本地優質原料製作的,其中包括優質的調味品,如淮北海鹽,其味鹹鮮,美勝諸鹽。

鎮江的香醋,榮獲金獎,佐食調味堪稱上乘佳品。

百花酒、玫瑰醬、桂花滷、太倉糟油、蘇州紅曲、南京頭曲秋油、揚州四美三伏醬、泰州小磨麻油等等。

這些備受人們歡迎的優質調味品,是江蘇地方風味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江蘇地方風味優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歷史名廚輩出。

彭鏗、專諸之外,第一個有廟配享的廚師——明代抗倭英雄曹頂在南通。我國第一位有傳的名廚王小余在南京。

中饋有方經驗傳世的家庭主婦,有明代松江之母朱氏,如皋才子冒襄之姬董小宛。

我國第一位名留典籍的糕餅女廚師蕭美人在儀徵,號稱“天廚星”的董桃楣也在南京。

至於揚州的程立萬、田雁門、孔庵、文思和尚,蘇州的孫春陽,均是清代的名廚高手。

當代名廚也人才濟濟,其中有年逾古稀的老將,也有年富力強的後起之秀,他們繼承和發揚了江蘇烹飪的優良傳統,用自己創造性的廚藝,為豐富人們的生活,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四大菜系之淮揚菜

創作不易,喜歡請點個讚唄,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