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慢生活·健康|包塊切除後又長成“籃球” 這種肉瘤複發率高達50%以上

2023-01-23由 上游新聞 發表于 農業

肉瘤復發說明些什麼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楊璐嘉 通訊員 熊志翔/文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

由於頸背部巨大腫瘤的壓迫,最近大半年,王梁(化名)24小時都只能低著頭。2014年,43歲的王梁頸背部長出一個小包塊,診斷為纖維肉瘤。此後6年,他先後做了6次手術,但每次做完不久,小包塊都還在長大,逐漸成為“籃球”,壓迫了脊柱和神經,出現疼痛,手臂無法活動等症狀。

要想解除病痛,手術切除是最好的辦法,但醫生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嚴重侵犯脊柱神經,手術難度猶如在鋼絲上跳舞。“不過,如果任由它擠壓神經和呼吸道,王梁又將會面臨高位截癱,甚至呼吸困難致死的局面。”1月29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主任陳亮表示。

慢生活·健康|包塊切除後又長成“籃球” 這種肉瘤複發率高達50%以上

▲醫生在實施手術

半年時間,“雞蛋”變成“籃球”

腫瘤足足有27cm長、15cm寬、7cm高。手術之前,猶如一個籃球掛在王梁的頸背部,禁錮著他的腦袋,幾乎動彈不得。

1月28日,王梁“重負”已經成功卸下,他的精神狀況也不錯。妻子正在網上購買固定器,以幫助他更好地康復。

“這大半年過得太不容易了。”王梁說,2014年,他無意中發現頸背部有一個拇指大的包塊,不痛不癢,也沒有出血,便沒有太在意。直到2016年6月,包塊長到了5釐米,他才趕忙到醫院進行治療,術後病理活檢診斷為纖維肉瘤。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介紹,纖維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軟組織腫瘤,即便手術切除以後,複發率也高達50%以上。6年時間,王梁先後到多家醫院進行了6次腫瘤切除手術。2020年5月,腫瘤再次復發,僅半年時間,“雞蛋”大小的腫瘤變成了“籃球”,造成了王梁劇烈疼痛、左側手臂無法活動。無奈之下,來到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腫瘤位置特殊、巨大,手術風險大

“頸脊髓減壓本來就是高風險手術。況且腫瘤位置特殊、巨大,手術風險更大。”

如果不進行手術,有沒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治療方案?骨與軟組織腫瘤科將王梁收治入院後,立即組織科室專家對病情和治療方案進行了討論。主管醫師單東力說,經過相關檢查,王梁的病情不太樂觀,腫瘤嚴重侵犯了脊柱神經,造成患者出現一系列的神經壓迫症狀和損傷表現。如果不及時切除,患者還可能出現高位截癱,甚至呼吸衰竭。

科室其他專家也普遍贊同單東力的觀點,不過,就算做手術也是風險和困難重重。

主任醫師黃智勇表示,手術過程中至少有三道難關:一是出血關。患者腫瘤巨大,周圍的血管豐富且纏繞,手術過程中可能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二是神經關。腫瘤已破壞了椎板並將椎管緊緊包裹,導致脊椎和神經受壓,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害到脊椎神經引起相應功能障礙甚至偏癱;三是縫合關。腫瘤切除以後,創面如何修復,巨大的“窟窿”怎麼填補。此外,術中麻醉和輸血也是難度極大,風險極高。

“患者的手術意願非常強烈,科室經過多次討論,也認為手術切除是最好、也最有效的治療方案。”陳亮說,為了確保手術順利,醫院組織了麻醉科、輸血科、血管與介入科、重症監護室等科室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制定了詳盡的方案。

多科協作,13小時切除腫瘤

1月22日,手術進行。

王梁的手術分為兩部分,早上9點45分,第一部分開始。為了避免腫瘤切除時出現大出血,血管與介入科首先進行術前預防性動脈栓塞。直到下午1點50分,第一部分結束,透過血管造影證實腫瘤周圍血管供血明顯減少。

緊接著,骨與軟組織腫瘤科陳亮、黃智勇、任強、單東力四位醫生,以及多位護理人員接力,開始手術的第二部分——腫瘤切除。陳亮團隊謹慎地用手術刀在脊柱神經、血管與腫瘤邊緣遊走。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腫瘤被完整切下,出血量遠低於預期範圍。

為了填補腫瘤切除留下的“窟窿”,陳亮團隊在患者背部進行手術,仔細遊離術前計劃的32cm×18cm皮瓣(具有血液供應的面板及其附著的皮下脂肪組織)。隨後,又將皮瓣轉移到“窟窿”處,對缺損部位進行修復。確認供血良好後,進行縫合,手術完成。

當手術結束時,時間來到晚上10點30分,整臺手術歷時12小時45分鐘。術後,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王梁目前恢復良好。陳亮說,接下來王梁將進行包括輔助靶向治療等在內的綜合治療,以降低複發率。

醫生提醒,市民如果發現身體有不痛不癢的包塊,請到醫院就診,不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