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2023-01-22由 史海觀復 發表于 農業

錘鐮刀代表什麼

1945年4月下旬,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希萊姆等人,在經過瑞典官員的牽線搭橋下,得以同英、美進行會談。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會談上,德外長清晰明確地表達了向英、美投降的想法,希望英、美能允許德軍在西線戰場上的投降,同時允許投降的德軍趕往東線戰場,以抵禦蘇軍在東線戰場的進攻。

德國提出完全放棄西線戰場的請求,顯然是做好了完全投降的準備,只是在最後時刻,做著擇選東家的準備。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德國提出要在最後時刻全力抵抗蘇軍的請求,英、美並沒有同意。

他們深知,如若同意德國的要求,確實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但同時會與強大的蘇聯站在對立面,與其同蘇聯立即撕破臉,不如在戰後與蘇聯共享利益。

就地理條件看,德國為什麼會捨棄向更近的蘇聯投降,而選擇向隔海相望的英、美投降呢?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意識形態的差異

二戰之前,德國就對蘇聯覬覦已久。在資本主義世界裡,德國一直將蘇聯視為顛覆自己存在,加之高傲的日耳曼人骨子裡就看不上這群另類宗教起家的蘇聯人。

因此,德國單單推演進攻蘇聯的方案就數不勝數。只是礙於蘇聯的強大,不敢貿然進攻。

隨著戰爭的推進,德國的後援物資嚴重短缺,西線戰場開始吃緊,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機會 。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蘇、芬戰爭的爆發,德國只看到了戰損情況,並沒有考慮到蘇聯在這場戰爭中所考慮的戰略意義,從而德國只是在主觀上對蘇軍的戰力做了判斷。希德勒自以為是的認為,蘇聯並不像想象的那麼難打。

德國為了儘快擺脫當時的困境,加之德軍在自負、高傲的鼓動下,錯誤地選擇了閃電進攻蘇聯。

帶著傲慢與偏見的德軍,在蘇聯的土地上肆意宣洩、展現著自身的偏見與傲慢。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毫無準備下,蘇聯被打的措手不及,在蘇聯的土地上,但凡德軍所過之處,皆是生靈塗炭。

德國士兵對待蘇聯的人民全無人道可言,燒殺搶掠更是無惡不作,許多無辜的平民死在了漆黑的槍口下。戰場上的德軍,宣洩著偏見帶來的“恨意”,如同對待奴隸般,肆意的殺戮。

德軍的行為,徹底燃起了蘇聯人民的民族仇恨之火。強大的衛國、復仇情緒在蘇聯人民心中熊熊燃燒。憤怒的蘇聯人民,在強大的信念加持下,生生地將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等保衛戰役打成了近乎殲滅戰對敵所造成的損失。

此時的德軍才意識到,在強大的信念加持下,那自視的傲慢簡直軟弱不堪。隨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逐漸順利,二戰開始向尾聲拉近。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在強大蘇聯士兵的猛烈進攻下,德軍只得在所能築建攻勢的地方做著垂死掙扎。但德軍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最後的頑抗,德國的失敗已是定局。既然不能選擇戰爭的結果,德國便想選擇失敗的方式。

戰爭後期,德軍僅僅在西線戰場上部署了60多個師的兵力。而在東線戰場上卻整整部署了200多個師的兵力。仍覺東線戰場兵力不足的德國,便想到放棄西線戰場,將兵力全部放在東線戰場的想法。

與其向英、美等國投降,德國更害怕面對帶著仇恨、士氣高昂誓要打進柏林的蘇聯士兵。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德軍被俘後,部分士兵會被送到後方從事生產工作。但一直生活在相對溫暖地區的德軍來說,蘇聯的寒冷是他們所不能適應的。因此,許多德軍寧願在戰勢不利時瘋狂向後方逃離,也不願投降在蘇軍的手裡。除了蘇聯的人民,並不是所有的他國士兵都能適應蘇聯的嚴寒。

蘇軍後方的艱苦環境,讓許多德軍懼怕不已。深知自己下場的德軍,即便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仍會在戰場上抵抗蘇軍的進攻。

對德國的人民來說,他們早就聽說了蘇軍在那些被攻下城市中實行的政策。面對誓要攻入柏林的蘇軍,他們害怕聽到任何有關他們的訊息,害怕可能面對的一切未來。

蘇軍對佔領地作了什麼誰讓德國人如此害怕?

不僅僅德國在國家層面上要儘量避免落到蘇聯手裡,就連德國人民都到了談“俄”色變的程度。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高昂士氣

其實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在蘇軍的軍紀上。

軍隊是國家的利器,管理的好它就是戰鬥力,管理的不好就是破壞力。

德國300萬軍隊閃擊蘇聯時,蘇軍屢戰屢敗的情況呈現一邊倒的態勢。面對德軍閃電式、叢集式作戰,蘇聯根本沒有時間做好應戰準備,只得邊戰邊退,用空間換取時間。如此情況下,蘇聯只得戰略性的撤退,避開德軍的鋒芒。

德軍的大勢進攻向東推進,使得蘇聯高層不得不重新審視敵我雙方的真實情況,用空間來換取反應時間。

在士氣仍然高昂的德軍面前,戰場上整治軍隊紀律提升士兵士氣,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1942年7月28日,為了在紀律上嚴肅士兵的心態,斯大林簽署了飽受後人爭議的“蘇聯國防委員會第227號命令”。命令的主導核心可用一句話概括,“不許後退一步”。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圍繞該思想,蘇軍部隊中開始出現了一批特殊的軍種,“督戰隊”。

隨著命令的接連下達及督戰隊的形成,蘇軍在戰場秩序上開始發生系列的變化。在應對德軍進攻時,蘇軍可以形成有組織紀律性的反擊。而另一軍種的存在,才真正意義上大幅地提升了蘇軍作戰能力。

政委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政治立場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軍種,政委不僅僅是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戰士,還是一支部隊的思想核心。

蘇聯在系列保衛戰中度過了艱難時刻,迎來了大反攻。在對敵作戰中,戰場上總是湧現蘇軍經典的戰鬥場面。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一群衝鋒的蘇軍戰士,總有一個配備最差裝備的人衝在最前面,手中的作戰工具可能是鏟子或是板凳還會出現其它種種趁手工具,而後面的戰士,正嗷嗷直叫的跟隨他向敵方陣地衝去。

這個無所畏懼帶軍衝鋒的人,往往就是這支部隊的政委。

政委的存在不僅僅端正、嚴肅了蘇軍的軍紀,還傳達了正確的蘇維爾指導思想,以身體力行的方式振奮了戰士計程車氣,在蘇軍後續的作戰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隨著戰場局勢的反轉,更加堅定了蘇聯人民獲得勝利的信心。

蘇軍在後續作戰中,有相當規模計程車兵是普通農民應招參加的部隊。這些新入部隊不久計程車兵,他們的家庭或是親人大都遭受過德軍的迫害。深深體會過戰爭殘酷的他們,更加渴望儘快結束戰爭,力求在與德軍的作戰中,儘可能地殲滅敵軍有生力量。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當時一些部隊計程車兵,在德國所作的行為擁有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蘇軍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正規軍在前期戰爭中傷亡嚴重,兵力無法滿足戰場需要,於是動員徵招了許多基本作戰水平較低的新兵用於補充戰場。從而形成了蘇軍作戰多變化、無規律化的特點,使得德軍無法準確預測戰場局勢地變化,給蘇軍創造了無限的可能。

第二,蘇軍強烈的求勝心理。與德軍的求勝心裡不同,德軍帶著求利性的目的,而蘇軍自始至終打的都是衛國戰爭。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蘇軍的這種狀態直至打進德國本土也是如此,為了使德國再無反手的可能,僅僅將德軍趕出蘇聯領土還遠遠不夠,必須徹底控制、監視住德國,才是保證日後和平的最大保障。

第三,政策的允許。反法西斯國家組成的同盟國間,制定了打入即接管的政策。同美、英、法三國一樣,蘇軍在攻入德國本土後,即刻就滲入到德國官僚、工商界、民眾等各個方面。因此可以看到,同盟國士兵住進德國千家萬戶中的情況。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蘇聯一名隨軍記者公佈的一張照片,讓世界人民共同見證了德國的失敗。

1949年5月2日,蘇軍徹底攻佔柏林。戰鬥徹底結束後,蘇聯塔斯社的隨軍攝影記者哈爾捷伊來到了剛剛被攻克的帝國大廈前。

當看到這棟具有象徵性的納粹德國建築被打得千瘡百孔時,他突發靈感,決定要拍攝一張具有歷史性象徵意義的照片來記錄這一刻。

於是他走進千瘡百孔的大廈內部,大廈裡,他發現3名蘇軍正在打掃戰場,於是誕生了讓世界一同見證這一刻的想法。當了解到哈爾捷伊的想法後,3人都欣然地同意。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他們找來一根旗杆,將陪伴他們征戰千里的紅旗插在了帝國大廈的頂層露臺上。哈爾捷伊用手中的相機興奮地記錄下了這一刻, 這就是那張著名的蘇軍攻佔柏林並將鮮紅的旗幟插在帝國大廈的照片。

照片一經公佈,立即引起了世界的轟動,讓世界人民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在整個戰爭時期,德軍對蘇軍在情緒上有著顯然易見的變化。

難纏的對手

1941年6月,此時多數德國老兵對蘇軍的印象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俄的表現,單純的認為他們只擅長打防禦性戰爭,在進攻作戰中並不擅長。

在 “蘇芬戰爭”中似乎佐證了他們的猜想一樣,對蘇軍更加的不屑一顧。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開始的突然襲擊確實打的蘇軍措手不及,但隨著戰爭的發展,這些德軍漸漸改變了他們的看法。

比德曼是一名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德國老兵,他在回憶中指出,當他們真正與蘇軍作戰後才發現,他們對蘇軍是真正的一無所知。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他們的作戰方式、抵抗力以及忠誠度,根本就無法預測、估計。經常會遇到一些蘇軍拼死抵抗,即便是打完最後一顆子彈也決不投降。

當時一群蘇軍的軍官和士兵被他們圍困在一個銅礦內,雖然他們已經被包圍,但還在頑強的抵抗。對他們的圍困使得他們消耗掉了礦坑內所有的水源,他們就靠舔食牆壁上的水來避免因為脫水而死。直到最後佔領整個半島後,才得以徹底拿下銅礦。

蘇軍和我們遇到的他國士兵都不一樣,他們在不斷地成長,從當初的冷漠、漠不關心的人變成了熱烈的愛國者。他們一旦被激發起鬥志,就能承受最為惡劣的條件。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而其他德國士兵對他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們有著出色的戰鬥紀律。

蘇軍所有陣地都有很好的偽裝,為了達到作戰目的,每個蘇軍都會保持必要的靜默不動。因此德軍經常會不清楚敵人陣地的具體位置和兵力,即便傾覆了大面積的炮火,仍然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他們會允許我們計程車兵儘可能地靠近,然後狙擊手、機槍和迫擊炮才開始反擊,我們計程車兵會因此產生大片的傷亡。

德軍的坦克在他們的反坦克炮和坦克火力下遭受著重大損失,步兵會因他們的地雷和坦克的射擊而無法前進。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蘇軍的坦克兵只要有一口氣,他們就會不停地用所有可用的武器開火。即使是失去知覺的傷員,一旦恢復知覺,也會重新拿起武器反擊。

在嚴律軍紀、高昂士氣加持下的蘇軍面前,德軍的失敗是註定的。但蘇軍在整個戰爭階段,也並非十全十美,一些地方卻有需要加強的地方。

蘇軍在攻入柏林後,出現過一段大勝過後士兵興奮過頭不服管教的情況。這種情況確實令蘇軍軍官頭疼過一段時間,好在很快就得以解決。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當時德軍全面繳械投降的時間是在1945年5月8日,在此之後,蘇軍一些戰士從緊繃的作戰神經突然鬆懈下來,使得一些士兵在極端的時間內難以適應這一變化。

急於適應這一狀態的部分士兵,開始出現紀律鬆懈的情況。

好在8月3日時,朱可夫將軍正式下達了整肅軍紀的命令,使得情況得到了控制。在此之前,也有約束士兵的軍令下達,但都是針對部分小群體,對整個態勢的影響並不大。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什麼談“俄”色變?

直到朱可夫將軍正式命令的下達,才讓士兵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一些行為不妥,並加以改正。

命令下達後不久,士兵們嚴肅了軍紀,違紀行為變得少有發生。

參考資料:

《第三帝國的興亡》——威廉夏伊勒

二戰蘇軍在德國無惡不作——中國年鑑

二戰後蘇聯如此犒賞士兵:敵國財物和女人內褲——人民日報海外網

二戰全史——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