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2023-01-21由 浩然文史 發表于 農業

壓路面積比時間等於什麼?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火出圈的卡達小王子

伴隨著世界盃賽事的進行,卡達小王子謝赫·賈西姆震驚的照片意外走紅。網友們紛紛截圖,並將他和此次世界盃吉祥物“拉伊卜”相類比,發現兩者居然十分相似。細心的網友一定發現了卡達的傳統頭巾、長袍與其他阿拉伯服飾有著較大區別。這種區別其實是在歷史中不斷形成的。

01

阿拉伯人服飾是怎麼產生的

阿拉伯人的傳統服飾雖然有著多個種類,但是總體上都是由“長袍”、“面紗”、“頭巾”、“披風”和“配飾”幾部分組成。尤其是長袍、面紗和頭巾,基本是固定配置。這種服飾的產生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阿拉伯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之間,幾乎全年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氣候乾燥少雨,日照時間極長。為了保護身體水分不過多流失,不被紫外線灼傷,遮蔽全身的服飾則成為不二選擇。除此之外,阿拉伯人常年遭受風沙的困擾,遮蔽全身的服飾也有利於阻擋風沙,保護身體的整潔和面板的健康。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阿拉伯半島沙漠

其次,阿拉伯歷史上形成的宗教文化也要求遮蔽全身。7世紀以後,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地區的主流宗教,乃至唯一宗教。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就對男性和女性的穿著有具體規定,男性雖然可以裸露一些身體部位,但整體上要遮蔽住絕大部分的身體部位,女性更是要徹底被包裹住。這種規定被阿拉伯人民世代遵守,奉為圭鎳。

最後,是阿拉伯國家自古以來的立法。阿拉伯人將《古蘭經》奉為金科玉律,所有的法律基本都以《古蘭經》為藍本,因此,從古至今的法律都對這種全身遮蔽的服飾進行了嚴格要求,甚至配有專門審查服飾的機構。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02

不同國家服飾的不同

“長袍”、“頭巾”雖然是阿拉伯地區統一的服飾要求,但是,各國對服飾的具體形制有著不同的規定。

在長袍的形制上,蘇丹的長袍沒有衣領,胸圍呈圓筒形,前後還有袋兜;沙烏地阿拉伯的長袍則是高領、長袖,內側鑲著裡子;埃及的長袍以低領為主,相對簡單實用;阿曼的長袍在靠近領子的地方有一個長約釐米的繩穗垂於前胸,穗的底端開一小口,狀若花萼,用來專門存放香料或噴灑香水;阿聯酋的長袍也沒有衣領,衣服上有一條流蘇,衣袖上繡有刺繡;科威特人的長袍顯得正式,一般都有一排紐扣;巴林人的長袍寬鬆柔順;卡達人的長袍非常整潔乾淨,甚至白得放光。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阿拉伯服飾示意圖

在頭巾的樣式上,阿聯酋的頭巾十分簡單,簡單披在肩上即可;沙烏地阿拉伯人的頭巾不同於其他阿拉伯地區,多是紅白色網格狀,甚至有各類不同的形狀配色;科威特的頭巾以對稱的形狀、長度固定在肩上;阿曼人的頭巾也比較獨特,是一頂馬薩帽;巴林人的頭巾則是以類似蝴蝶結般的方式固定在頭肩上,顯得優雅、漂亮;卡達人的頭巾類似眼鏡蛇,繁瑣卻也讓人過目不忘。

阿拉伯主要七個地區的服飾分別有不同的樣式和特點,既符合傳統宗教文化的要求,也表現出各民族的特色。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03

不同服飾背後的民族離心力

阿拉伯地區各國服飾的差異,看似只是形制的不同,其實反映出了複雜的國際關係。

在伊斯蘭教統一阿拉伯半島前的時代,曾出現過一個古賈西利葉王國完成了初步統一。但是,各地區的部落酋長依舊在互相爭奪土地、牲畜和水資源。

公元7世紀以後,伊斯蘭教迅速成為阿拉伯人的主流宗教,並引導著穆罕默德和阿里等領袖完成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從此以後,原本分散的阿拉伯人有了共同的宗教和集權政治組織,通行的語言文字也很快形成。但是,隨著阿里的離世,伊斯蘭教很快走向分裂,遜尼派與什葉派並立,統一的伊斯蘭教越發支離破碎。原本被武力征服的各部落酋長也藉機自立。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卡達國家清真寺

奧斯曼土耳其人征服阿拉伯半島後,該地區在表面上重新連結為一個整體。但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敗和西歐的入侵,原本被打壓的地方勢力再次抬頭。近代以來,歐洲各國瓜分油氣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將阿拉伯半島分割成數塊,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扶持傀儡,這進一步加劇了半島的分離趨勢。

二戰後,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衰落,美蘇兩國心照不宣地聯手瓦解了傳統殖民體系,阿拉伯人為了自由反抗殖民者,各主要成員國紛紛獨立成為民族國家。此時阿拉伯人已經不再主張團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追求在尊重各地民族文化獨立性的基礎上尋找“阿拉伯人”的共性,認為發展各民族文化、推動阿拉伯地區文化多樣性有利於大家的長遠利益。

因此,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阿拉伯半島從沒有形成完全相同的民族文化體系。相反,各部落、民族一直在尋找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地位,反映在服飾上,就出現各民族不同的樣式。

餛飩皮帶火卡達服飾,同為阿拉伯地區,卡國服飾和其他地區不同

阿拉伯聯盟大會

04

文史君說

阿拉伯地區傳統的遮蔽全身的“長袍”、“頭巾”、“面紗”服飾,是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宗教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是,在總體相同的情況下,阿拉伯地區形成了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式、阿曼式、卡達式等在內的七種不同型別服飾形制。這些不同形制反映出來的是阿拉伯地區各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獨特的民族文化。正如著名的埃及學者愛德華·赫拉特所說:“阿拉伯民族認同的多樣性並不會導致民族的四分五裂,反而會讓阿拉伯民族擁有更多共性。”

05

參考文獻

李茜:《歷史性和共時性視角下的阿拉伯服飾特點及其價值取向分析》,《北方文學》2011年第5期;

周小睿:《傳統阿拉伯服飾的型別及特點》,《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年第6期;

陳靜:《阿拉伯民族認同的歷史演變》,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尋珍)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