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如何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正確認識恐懼,並與之和平相處

2023-01-17由 蠶豆育兒說 發表于 農業

因為被威脅而害怕怎麼辦

你是不是總害怕獨處、時常逃避?

你是不是總畏懼變化、挑戰、未知?

你是不是總想退縮,不敢邁出第一步?

……。。。

如果是,可能你內心的恐懼感太多了。雖然,

恐懼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是比較常見的,就如有人恐高有人怕黑。但是,過度恐懼會讓自身受限太多,只是逃避就不能解決問題。那麼,該如何擁有直面恐懼的勇氣呢?

如何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正確認識恐懼,並與之和平相處

推薦這本在讀的《面對的勇氣:做無懼無畏的自己》(以下簡稱《面對的勇氣》),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書中

教科式全面解讀了內在的恐懼感

,深度剖析了常見的各類恐懼,並對恐懼和恐懼症的不同型別進行了常識性闡述。最為重要的是,書中提供了實用的應對措施和治療方法。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暢銷書作家、認知行為療法領軍人物。他用自己20多年對恐懼症治療的從業經驗告訴我們:

透過直面我們內在的恐懼,我們內在的潛能與專注力可以被激發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恐懼可以變成正常的情感,提示我們避開危險。適度的恐懼是我們可以駕馭的情緒,不會造成很大的生活障礙,亦可以避免事前焦慮。

如何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正確認識恐懼,並與之和平相處

恐懼,人體存在天然的警報系統

人體存在天然的警報系統,恐懼就是這其中的一種,它可以讓我們注意到危險的存在,從而能有準備地從容應對。

試想,我們要走過一段陡峭的山路,這時你的步伐會像走在寬廣的馬路上那麼大步流星嗎?自然不會,尤其是看到四周的懸崖峭壁,想著可能會掉落的危險以及山下鋒利的岩石,你的注意力肯定會非常集中,非常小心翼翼地落腳與前行。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是後悔莫及。我們在安全走過那樣一段陡峭山路後,恐懼感才會消散,心裡的石頭也才算落了地。

與其說,是自己的小心翼翼前行確保了自身安全,不如說是恐懼感讓我們警醒,從而採取了小心翼翼地走過,而不是大步流星,從而確保了自身安全。這正是《面對的勇氣:做無懼無畏的自己》一書中,作者在開篇第一章論述正常的恐懼和病理性恐懼中提到的,“正常的恐懼是一個可以有效啟動和調節的警報系統,是一種很“基礎”的、普遍的、無法避免又十分必要的情緒”。

這需要我們在潛在危險面前,積極聆聽恐懼情緒,根據恐懼的程度來判斷危險的大小,從而做出積極應對的方法。即使,有時候恐懼帶來的可能是虛驚一場,警惕起來,也好過事後的追悔莫及。

如何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正確認識恐懼,並與之和平相處

正常恐懼,介於恐懼與恐懼症之間

恐懼,是先天帶來的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在潛在的危險面前,恐懼是寶貴且有益的。不過,凡事過猶不及,過度恐懼就會出問題,會演變成病理性恐懼,嚴重者會患有恐懼症。

恐懼和恐懼症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代表了兩種不同程度的恐懼。就如,一個害怕蜘蛛的人,可能不敢去地窖。如果是為了去地窖拿東西,能克服這種恐懼而去面對,這就是一種正常恐懼。但若是恐懼症,就有可能是抗拒走進地窖,甚至看到一隻蜘蛛就會害怕得不知所措。

《面對的勇氣》中總結了恐懼症存在的幾個症狀:

1、強烈的恐懼,甚至會達到驚恐發作的程度;

2、恐懼是無法控制的;

3、恐懼會引發對某些事物和某些場景的迴避行為;

4、在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面對的情況下會感到極度痛苦;

5、恐懼會對生活造成一定障礙,尤其是提前焦慮和迴避行為,恐懼症本身不會對人身產生威脅,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事實上,恐懼與恐懼症之間存在一個過渡期,這個階段的恐懼屬正常,並未演化成恐懼症,但受環境支配所影響。比如,社交恐懼、對在公眾場合講話的恐懼,會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社牛”毫不緊張,一種是“社恐”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敢說話。而現實中,大部分人是處於兩者之間,會根據環境變化做出不同的反應。

從作者提供的“大眾人群簡單恐懼症發病比例表”可以看到,成年人中有近50%的人經歷過頻繁發作的過度恐懼,其中有1/4左右的人被恐懼症所困擾,也就是說,恐懼症比正常恐懼要少很多。

有時,恐懼彌足珍貴,它起到警醒作用,救人性命;有時,恐懼會令人萬分痛苦,甚至奪走自由。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內心的恐懼感太多了。既然恐懼無處不在,不如學著接納,與之和平相處。

如何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正確認識恐懼,並與之和平相處

面對的勇氣,從拒絕聽從恐懼開始

居里夫人曾說,“人生中沒有什麼是應該被懼怕的,它們都應該被理解。現在就是理解它們的時候,以減少我們對未知的恐懼。”

面對恐懼,我們需要的是直面恐懼,將恐懼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不是被恐懼所吞噬。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充分詮釋了這一點。當越國敗給吳國,越王去吳國當差,忍受著奇恥大辱。但三年後,勾踐回到自己的國家,臥薪嚐膽,不忘亡國之恥。終於,一舉打敗吳國。

事實中,大部分人面對恐懼時,常會選擇迴避或逃避,或者是偶爾強迫自己去面對,這都不是很好的方式。比較理想的方式是,不強迫不迴避,妥善處理自己面對恐懼時,所產生的一些列情緒。

《面對的勇氣》中提到與恐懼鬥爭時遵循的十條指令:

1。 拒絕聽從恐懼。

2。弄清楚讓你產生恐懼的究竟是什麼。

3。不再害怕恐懼。

4。改變看世界的角度。

5。按照治療守則面對自我。

6。尊重你的恐懼並讓他人也尊重你的恐懼。

7。思考你的恐懼的成因和功能。

8。照顧好自己。

9。學會放鬆。

10。持久地努力。

十條指令總結起來,就是接納自己的本能情緒,感受更深、思慮更周,戰勝更多。尤其是第一條,拒絕聽從恐懼是前提。

按個人理解,就是先在心理上給自己積極暗示,提醒自己要去克服這種恐懼,從被動的受害者變成積極的反抗者,給自己可以戰勝這種過度恐懼的信念,並在一次次小小的進步中儲存能量,直至最後完全戰勝或讓這種恐懼迴歸到正常恐懼的範圍。

比如,剛到一家公司時,很多性格偏內心的人可能會對陌生環境產生一定的恐懼,這種恐懼會讓他們變得十分小心謹慎,有什麼想法不敢積極表達,有什麼活動不能踴躍參與,唯恐自己的哪句話說錯了或某個行為不妥當。

短期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是好的,讓我們有機會去觀察並指導行為,讓我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但如果過度恐懼,就會影響正常社交。這就需要提醒自己要去克服這種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並不斷鼓勵自己去慢慢熟悉和適應新環境。

《面對的勇氣》的作者是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從事恐懼症治療已有20餘年,他常對自己的恐懼症患者提到“不速之客”的類比,就是家裡來了一個陌生人,總對我們發號施令,如果我們一味聽從、讓步,他就不會離開。

對待恐懼,也要把它當成不速之客,在需要時發揮一定作用後,就可以離開了,而不是陷入過度恐懼,讓自己無路可走。

如何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感?正確認識恐懼,並與之和平相處

結語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誰不經常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誰就領悟不到生活的真諦。

而變強大的第一步就是不再回避,《面對的勇氣》也告訴我們,脆弱與逃避並不生命的瑕疵,勇敢的人,被恐懼保護,卻從不向恐懼低頭。

從這一刻開始告訴自己,恐懼、害怕就是我們心理上的敵人,我們需要的是直面恐懼,對其有越多瞭解,就越能掌握更多應對方法,用充足的勇氣和底氣去掌控內心的恐懼感,給內心更多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