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2023-01-17由 金證研 發表于 農業

你我貸會上徵信嗎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亞一/作者 映蔚/風控

2022年2月16日,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遼寧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中觸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觸媒”),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大連市第三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觸媒上市首日開盤價43。11元/股,收盤價42。2億元/股,截至2022年10月13日收盤價為31。14元/股,呈震盪走低的情形。

上市背後,2022年上半年,中觸媒或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收3。28億元,同比增長1。72%;實現淨利潤0。76億元,同比增長-11。28%。另一方面,長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產品系中觸媒核心產品之一,自2019年起成為中觸媒主營業務收入的“主力軍”。然而,中觸媒或面臨下游降溫的窘境。問題不止於此,2018-2021年,中觸媒前五大客戶集中度均超六成且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中觸媒對其第一大客戶、核心產品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的唯一客戶存依賴。此外,中觸媒超七成專利申請或為“突擊”申請的情形,同樣值得關注。

一、下游汽車產銷降溫,未來成長能力或承壓

在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中,下游市場增長未及預期等因素,往往使其上游業務成長性具有不確定性。

1.1

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系中觸媒核心產品,2019年起貢獻逾九成主營業務收入

據中觸媒簽署日為2022年2月11日的招股說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中觸媒主要從事特種分子篩及催化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化工技術、化工工藝服務。

報告期內,即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中觸媒的主營業務產品分別為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非分子篩催化劑系列、技術服務收入。其中,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為中觸媒核心產品。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中觸媒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產品的收入分別為1。47億元、3。12億元、3。79億元、3。08億元,佔其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53%、94。46%、94。22%、96。45%。

同期,中觸媒非分子篩催化劑系列的收入分別為1,784。83萬元、1,347。22萬元、1,600。62萬元、888。94萬元,佔中觸媒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64%、4。08%、3。98%、2。78%。同期,中觸媒技術服務收入分別為307。46萬元、484。38萬元、726。04萬元、246。54萬元,佔中觸媒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3%、1。47%、1。81%、0。77%。

據2021年度報告,2021年,中觸媒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產品收入、非分子篩催化劑系列產品收入、技術收入,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95。35%、3。69%、0。96%。

可以看出,2019-2021年,中觸媒核心產品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九成。

1.2

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中,移動源脫硝分子篩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升

據招股書,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產品是中觸媒核心產品之一。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在中觸媒的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中,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的收入分別為0。17億元、1。55億元、2。54億元、2。31億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6%、46。98%、63。16%、72。17%。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在中觸媒的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中,中觸媒鈦矽分子篩催化劑的收入分別為7,262。54萬元、6,920。77萬元、6,033。45萬元、3,598。07萬元,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28%、20。94%、15%、11。26%。

可見,2019-2020年及2021年1-6月,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系中觸媒核心產品特種分子篩及催化劑系列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報告期內,移動源脫硝分子篩收入佔中觸媒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1-6月佔比已超七成;而鈦矽分子篩催化劑收入佔中觸媒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則逐年下滑。

1.3

移動源脫硝分子篩、鈦矽分子篩催化劑的下游應用,均涉及汽車行業

據招股書,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的產品用途為尾氣處理,移動源尾氣脫硝。並且,中觸媒的移動源脫硝分子篩主要應用於柴油車等移動源尾氣排放的脫硝處理。鈦矽分子篩系列的終端產品也包含汽車。

1.4

近年來,國內汽車產銷量總體呈下滑趨勢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中觸媒的境內銷售額分別為1。2億元、1。71億元、2。19億元、1。42億元,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18%、51。45%、53。98%、43。84%。同期,中觸媒的境外銷售額分別為0。49億元、1。62億元、1。87億元、1。81億元,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82%、48。55%、46。02%、56。16%。

同期,在中觸媒境外銷售中,中觸媒對亞洲地區的銷售額分別為0。08億元、1。12億元、1。46億元、1。48億元,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5%、33。55%、35。97%、45。86%。

據2021年度報告,2021年,中觸媒境內、境外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07%、55。52%。

可見,2018-2021年,中觸媒的內銷收入佔比整體下滑,外銷收入佔比整體上升。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1-2021年,國內汽車產量分別為1,841。64萬輛、1,927。62萬輛、2,212。09萬輛、2,372。52萬輛、2,450。35萬輛、2,811。91萬輛、2,901。81萬輛、2,782。74萬輛、2,567。67萬輛、2,532。49萬輛、2,652。8萬輛。

則2012-2021年,國內汽車產量分別同比增長4。67%、14。76%、7。25%、3。28%、14。76%、3。2%、-4。1%、-7。73%、-1。37%、4。75%。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2011-2021年,國內汽車銷量分別為1,851萬輛、1,931萬輛、2,198萬輛、2,349萬輛,2,460萬輛、2,803萬輛、2,888萬輛、2,808萬輛、2,577萬輛、2,531萬輛、2,628萬輛;2012-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4。3%、13。9%、6。9%、4。7%、13。7%、3%、-2。8%、-8。2%、-1。9%、3。81%。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不難看出,2016-2020年,國內汽車產銷量整體呈下滑趨勢。同時,2018-2020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呈負增長態勢。到2021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實現正增長,與2018年產量仍有差距。

1.5 2018-2020

年全球汽車產銷負增長,2021年產量增速未及2016年的水平

據世界汽車製造協會(OICA)資料,2015-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分別為9,078。06萬輛、9,497。66萬輛、9,730。25萬輛、9,563。46萬輛、9,178。69萬輛、7,762。16萬輛、8,014。6萬輛。2016-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分別同比增長4。5%、2。36%、-1。1%、-5。2%、-16%、3%。

據MarkLines全球汽車產業平臺數據,2016-2021年,全球汽車銷量分別為9,320萬輛、9,531萬輛、9,479萬輛、9,027萬輛、7,766萬輛、8,100萬輛。同期,全球汽車銷量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6%、2。4%、-0。5%、-4。4%、-14%、5%。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也就是說,2018-2020年,全球汽車行業的產量及銷量均下滑。到2021年,全球汽車行業的產量及銷量實現同比正增長。

前述提及,中觸媒的移動源脫硝分子篩主要應用於柴油車等移動源尾氣排放的脫硝處理。

1.6

自2014年起,國內柴油消費總量及汽車製造業的柴油消費總量整體下滑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3-2019年,國內柴油消費總量分別為1。72億噸、1。72億噸、1。74億噸、1。68億噸、1。69億噸、1。64億噸、1。49億噸。同期,國內汽車製造業柴油消費總量分別為39。05萬噸、41萬噸、37。97萬噸、37萬噸、37。8萬噸、30。01萬噸、26。95萬噸。

即2014-2019年,國內柴油消費總量的同比增速分別為0。09%、1。14%、-3%、0。46%、-3%、-9。09%。同期,國內汽車製造業柴油消費總量的同比增速分別為4。99%、-7。39%、-2。55%、2。16%、-20。61%、-10。2%。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從上述情形來看,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產品作為中觸媒核心產品之一,2020年及2021年1-6月為中觸媒貢獻超六成的主營業務收入。且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產品主要應用於柴油車等移動源尾氣排放的脫硝處理。然而,近年來,全球汽車行業以及國內汽車產銷量均有所下降,且2014-2019年,國內柴油消費總量及汽車製造業的柴油消費總量均整體下滑。以上種種情形對中觸媒的影響幾何?中觸媒的成長能力或承壓。

二、核心產品對客戶巴斯夫存依賴風險,客戶集中度畸高於同行均值

目光移至中觸媒的業績表現。2021年,中觸媒營業收入及淨利潤均保持增長,而其卻面臨客戶集中度高企的窘境。

2.1 2021

年,中觸媒的營業收入、淨利潤保持增長

據招股書、中觸媒2021年報及2022年半年報,2018-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觸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9億元、3。33億元、4。06億元、5。61億元、3。28億元。同期,中觸媒的淨利潤分別為922。72萬元、5,345。13萬元、9,183。92萬元、13,367。16萬元、7,556。46萬元。

即2019-2021年,中觸媒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96。88%、21。91%、38。15%,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79。28%、71。82%、45。55%。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2.2 2018-2021

年前五大客戶集中度均超六成,且整體呈上升趨勢

據招股書及中觸媒2021年報,2018-2021年,中觸媒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1。15億元、2。57億元、3。58億元、4。9億元,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76%、77。27%、88。12%、87。4%。

2.3

來自第一大客戶巴斯夫收入佔比逐年提升,2021年1-6月比例達77.59%

需要指出的是,中觸媒的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的唯一客戶為巴斯夫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巴斯夫”)。且巴斯夫也系中觸媒報告期內的第一大客戶。

據招股書,巴斯夫及其授權物件為中觸媒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的唯一客戶。巴斯夫包含12家企業,分別為巴斯夫催化劑(上海)有限公司、巴斯夫環保技術(上海)有限公司、BASF CATALYSTS GERMANY GMBH、BASF CATALYSTS INDIA PVT。 LTD、BASF Chemcat (Thailand) Ltd。、BASF CORPORATION、BASF HONG KONG LIMITED、BASF Polska Sp。 z。 o。 o。、BASF SE、BASF PETRONAS Chemicals Sdn Bhd、喜星催化劑公司和N。E。CHEMCAT CORPORATION。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巴斯夫均為中觸媒的第一大客戶,中觸媒對巴斯夫的銷售額分別為0。32億元、1。98億元、2。82億元、2。51億元,佔其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9。19%、59。31%、69。43%、77。59%。

對此,招股書披露,中觸媒存在客戶集中風險和第一大客戶依賴風險。若未來下游市場需求下降,對中觸媒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產品需求減少,或者中觸媒研發創新、生產供應無法及時滿足客戶需求,或者巴斯夫增加其他供應商,或者巴斯夫移動源脫硝產品未來全球市場份額下滑,則可能對中觸媒業務經營、財務狀況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也就是說,中觸媒的核心產品之一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系的唯一客戶為巴斯夫。而巴斯夫也系中觸媒報告期內的第一大客戶,中觸媒或存在客戶集中風險和第一大客戶依賴風險。

2.4

近四年,中觸媒前五大客戶集中度“畸高”於同行平均水平

據招股書,中觸媒選取的同行業可比公司共3家,分別為中節能萬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潤股份”)、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龍微納”)、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瓷材料”)。

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2018-2021年,萬潤股份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8。48%、67。46%、61。64%、57。35%,建龍微納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72%、24。23%、21。4%、19。42%,國瓷材料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2%、20。03%、23。03%、20。77%。

2018-2021年,中觸媒上述3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的均值,分別為45。13%、37。24%、35。36%、32。51%。

對比可知,2018-2021年,中觸媒的前五大客戶集中度均高於同行均值,分別比同行平均水平高出22。63個百分點、40。03個百分點、52。76個百分點、54。89個百分點。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至此,2018-2021年,中觸媒實現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規模連續增長的背後,其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均超六成,且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並且“畸高”於同行均值。其中,中觸媒對其第一大客戶、核心產品之一移動源脫硝分子篩的唯一客戶巴斯夫或存在依賴風險,令人唏噓。

三、涉嫌“突擊”申請專利,核心技術人員從老東家離職未滿一年即參與專利研發

對於衝擊科創板的企業而言,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至關重要。此方面,中觸媒涉嫌“突擊”申請專利。

3.1

近四年年末,研發人員中學歷為專科及以下的人員佔比超六成

據招股書及中觸媒2021年報,2018-2021年各期末,中觸媒的員工總人數分別為518人、568人、643人、665人;其中,研發人員分別為123人、118人、121人、152人。

而且,中觸媒研發人員中,專科學歷人數分別為37人、32人、33人、44人,專科以下學歷人數分別為56人、54人、53人、49人。

計算可知,2018-2021年各期末,中觸媒研發人員中,專科及以下學歷人數分別為93人、86人、86人、86人,佔其研發人員人數的比例分別為75。61%、72。88%、71。07%、61。18%。

換言之,2018-2021年各期末,中觸媒的研發人員中,專科及以下學歷人數佔其當期研發人員總數的比例均超六成。

3.2

專利申請時間主要集中在2017-2020年,或存在“突擊”申請專利的情形

據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籤署日2022年2月11日,中觸媒有1家全資子公司中海亞環保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亞”)。同時,中觸媒存在2家已登出的子公司,分別為中觸媒(江蘇)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中觸媒”)、江蘇中媒康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媒康泰”)。

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資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觸媒共申請專利281項。同期,中海亞共申請專利15項;江蘇中觸媒、中媒康泰的專利申請數量均為0項。

則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觸媒及其子公司共申請專利296項。

據大連證監局公開資訊,中觸媒的上市輔導備案時間為2018年2月11日。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成立以來,中觸媒的專利申請時間主要集中在2017-2020年。

據招股書,中觸媒成立於2008年8月8日。

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資料,2008-2016年,中觸媒的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1項、0項、2項、2項、2項、4項、4項、8項、14項。2017-2021年,中觸媒的專利申請數量分別為50項、46項、68項、51項、29項。

據招股書,中海亞成立於2014年12月2日。

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資料,2014-2016年,中海亞申請的專利數量分別為0項、1項、5項。2017-2021年,中海亞申請的專利數量均為0項、0項、0項、0項、9項。

中觸媒:大客戶依賴症難消 突擊“堆砌”專利或撐門面

不難看出,自2008年以來,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觸媒及其子公司的專利申請時間主要集中在2017-2020年,期間專利申請數量佔總申請數量的比例為72。64%。而2018年中觸媒開始上市輔導,其是否存在突擊申請專利的嫌疑?

問題尚未結束。

3.3

中觸媒的核心技術人員孫紅影,從“前東家”離職一個月後即入職中觸媒

據招股書,孫紅影系中觸媒核心技術人員。孫紅影作為發明人獲得授權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另外,孫紅影系中觸媒目前主要在研專案的研發人員之一。

據中觸媒更正版2016年年度報告,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孫紅影在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克股份”)任專案經理。2015年5月至今,孫紅影在大連多相觸媒有限公司(中觸媒前身,以下統稱“中觸媒”)任專案組組長。孫紅影主要從事聚羧酸減水劑用聚醚大單體的合成、烯烴環氧化、液化氣深加工及雙氧水合成等方面研究的工作,也從事過丙烯環氧化方面研究,負責所用催化劑的改性劑評價工作。

據中觸媒簽署日為2015年11月26日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以下簡稱“公開轉讓說明書”),孫紅影系中觸媒核心技術人員。

3.4

孫紅影入職中觸媒不滿一年,或參與1項中觸媒的發明專利發明

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資料,中觸媒擁有一項名為“一種烷基蒽醌加氫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日為2015年11月12日,授權公告日為2019年4月9日,專利號為2015107777909,權利人為中觸媒。截至查詢日2022年6月8日,該專利的案件狀態為專利權維持,發明人為李進、李永賓、段江波、王建青、孫紅影、張恩鋒。

這或意味著,2015年4月,孫紅影從“前東家”奧克股份離職;2015年5月,孫紅影加入中觸媒。且2015年11月,孫紅影作為發明人之一的發明,被中觸媒提交了發明專利申請。

3.5

孫紅影“前東家”奧克股份,與中觸媒同屬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

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奧克股份屬於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2010年5月20日,奧克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據奧克股份2020年年報,奧克股份專注於環氧乙烷、乙烯衍生綠色低碳精細化工高階新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銷售。奧克股份致力於環氧乙烷衍生綠色低碳精細化工新材料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據招股書,中觸媒屬於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中觸媒的產品應用涉及能源化工及精細化工行業。

也就是說,奧克股份、中觸媒同屬於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

3.6

孫紅影為發明人之一的專利,系中觸媒核心技術產品應用發明專利對應專利

據招股書,中觸媒共有7項核心技術,其中包括“應用於丙烯環氧化、環己酮肟化改性鈦矽分子篩的製備技術”。

招股書顯示,中觸媒核心技術“應用於丙烯環氧化、環己酮肟化改性鈦矽分子篩的製備技術”的主要應用產品為TS-1分子篩系列,環氧丙烷工藝包,己內醯胺工藝包;產品應用發明專利對應的專利共17項,其中包括專利號為2015107777909的發明專利“一種烷基蒽醌加氫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簡言之,孫紅影入職中觸媒不滿一年,或作為發明人之一參與專利號為2015107777909的發明專利“一種烷基蒽醌加氫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而該項發明專利現為中觸媒核心技術產品應用發明專利對應專利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據《專利法》第六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該單位可以依法處置其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促進相關發明創造的實施和運用。

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二條,《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一)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二)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三)退休、調離原單位後或者勞動、人事關係終止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那麼,在奧克股份、中觸媒同屬於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的背景下,孫紅影在離任奧克股份專案經理的同年次月,入職中觸媒專案組組長,其現今系中觸媒的核心技術人員。並且,孫紅影或入職中觸媒不滿一年,即參與了中觸媒發明專利的發明。基於上述情形,孫紅影參與發明的該項發明專利是否與其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

另一方面,2018-2021年各期末,中觸媒的研發人員中,學歷專科及以下的人數佔比超六成;其超七成專利申請或為“突擊”申請,亦讓人唏噓。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中觸媒,未來會給出什麼樣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