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還是「無能」?四種父母可能養出的子女

2023-01-14由 甘苦談 發表于 農業

評價語言是什麼意思

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還是「無能」?四種父母可能養出的子女

最近我身邊多了好幾個育兒中的朋友,其中包括有原本壓力大到難以受孕,結果學了哲學思考後突然突破盲腸、看破人生(不是啦!是看清人生困境),一整個放很鬆,結果馬上就順利懷孕、生產的哲學新家庭,我也因此沾一份新生命的快樂。(咦?這算是變相的宣傳嗎?)

雖然很多人堅持不生育,認為不應該把生命帶到這個複雜的世界來受苦,被迫面對地球氣候變遷,跟種種人類未來必須面臨的危機,卻也有人持著贊成的觀點,認為能生就要多生幾個。到底從哲學來說,哪個立場才是對的呢?

前幾年有一個叫做布萊恩.卡普蘭(Bryan Caplan)的經濟學家,寫了一本書,原文的書名叫「多生幾個孩子的自私理由」(Selfish Reasons to Have More Kids),副標題是「為什麼當一個好家長比你想像的更輕鬆有趣」,翻譯成「生個孩子吧:一個經濟學家的真誠建議」。書中鼓吹多生育,不但對自己好,對小孩好,對社會整體更好。

作者身為經濟學家、以及三個孩子的父親,引用科學界對於領養和雙胞胎的研究,說明現代父母比起上一代花了更多心血在小孩身上,因而疲憊不堪。事實上教養(nurture)根本沒什麼用,因為基因或天性(nature)的力量,不論在孩子的健康、智力、快樂、成功、品格、或價值觀上,通常會勝過父母教養的力量。只有基因的力量,才是真正長久的。所以不用花心思為孩子張羅最好的、期望他們好好長大、督促他們好好讀書、擔心這個世界不安全;既然什麼都改變不了,還不如放輕鬆。換句話說,父母正常做自己就好,享受育兒的快樂,開開心心做自己,才是養出正常小孩的保證。

父母的態度,決定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

生不生孩子,親生或是領養,是哲學問題。既然是哲學問題,就不會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只要合邏輯的,都可以是對的答案,所以這一篇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並不是該不該趁這個虎年,趕緊生一個虎子。我想討論的重點是:

如果你有打算為人父母,或是已經是為人父母,必須知道,父母自身的態度,將決定子女在父母心目中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是身為父母,你認為你的孩子有能力還是無能?有用還是無用?你知道你的教養觀點,會帶來什麼終身的影響嗎?

從這些年來兒童哲學的現場經驗,我有4個有趣的發現:

認為子女「有能力」的父母,會讓子女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

相反的,認為子女「無能」的父母,會養成不願意為自己負責的子女。

認為子女「有用」的父母,出乎意料的會養成子女自卑、疏離的人格。

但是認為子女「無用」的父母,反而會幫助子女成為自己負責的人。

以下就分別說明,很有可能你會在裡面看到自己,或是自己的父母。

認為子女「無能」的父母

阿好是我哲學課的學生,也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

在我的思考課上,我要求所有的學生一律都開啟鏡頭,但是阿好的鏡頭是關著的,當我問她原因時,阿好說:不好意思,因為在陪孩子睡覺,不方便開視訊。

我問阿好,為什麼需要陪睡?因為在我長年居住的美國,無論孩子的年紀多小,父母是不可能「陪」孩子睡覺的。阿好說,她陪睡是為了想要讓孩子有安全感。但是需要陪才能睡的孩子,反而變成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阿好的行為跟目的剛好相反。這是一個常見的邏輯陷阱:

我們常常做著跟目的恰恰相反的事,卻不自知。

譬如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做自己,成為有主見的人,卻天天要他聽大人的話;我們希望孩子養成為自己負責的習慣,但是父母卻整天幫孩子做各種決定。

「雖然很多事我幫孩子做決定,有些事也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啊!」曾經有個母親抗議我這種說法。

「請你告訴我哪些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哪些事情你幫他決定呢?」我反問這位母親。

「重要的事情我決定,不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可以決定。」

「孩子知道他可以自己做決定的事情,是不重要的事嗎?」

「應該知道。」這位母親想了幾秒鐘後說。

「所以你從小就在告訴你的孩子,他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不是嗎?」

這位母親一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實際上,幾乎所有「不負責任」的子女,都是覺得子女「無能」的父母養成的。阿好陪孩子睡覺,正是認為孩子沒有能力自己睡覺。就像日本社會常見的「繭居族」,他們的父母都認為自己應該對子女的教養負起全部責任,結果卻養成了完全不願意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的孩子。

同樣的錯誤,也常見在職場裡上司和下屬之間的關係、或是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關係。如果在上位者、有權力者,認定在下位者、權力低者是無能的,自然就無法真心的賦權(empowerment),而這些人久而久之也會真的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做重大的決定,這解釋了很多在剛進公司時有獨當一面能力的「人才」,一年之後卻變成了每件事情都必須要交代、催促才能完成的「奴才」。

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還是「無能」?四種父母可能養出的子女

認為子女「無用」的父母

雖然很多父母認為子女「無能」,但也有另外一種父母,是認為子女「無用」。這種抱持「子女無用論」的父母,其實可能來自三種想法:

1。重男輕女。在傳統重男輕女的社會,許多父母認為只有兒子才是「屬於我們這個家的」,至於女兒長大了會嫁人,進了別人家就不屬於原生家庭了,所以覺得女兒特別沒用。

2。觀念先進。跟傳統觀念相反,這種父母意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己獨立的生命,孩子的生命雖然來自父母,但是不屬於父母,也因此沒有要利用子女來「養兒防老」。

3。不在意。有些父母忙於自己的夢想、事業,或是生活壓力,認為子女對於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幫助,甚至只是拖累,純粹因為生了只好養大,因此對於子女並不在意。

這三種非常不同型別的父母,都不把子女當作屬於自己的資產,但是不約而同的,都會養成「為自己負責」的子女。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父親就是明顯的重男輕女,她從小心裡就覺得很受傷,極度厭惡父親總是把「女人嫁進人家家裡就應該如何如何」或「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這種話掛在嘴上,所以她從年輕開始,一直就抱持著「女人可以比男人更有用」的想法,她的婚姻觀,認為結婚就是「成立一個獨立的家」,絕對不是「嫁進一個家庭裡」。

長大之後,被認為沒什麼用的她,很快離家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法官。至於在父親無微不至的庇廕下長大的弟弟,連工作也是父親安排的,父親就是他的主管,每天無論上班下班隨時都要面對公私不分的父親,完全沒有自由,也真的變成了一個不能為自己負責、更不想負責的男人。

「還好從小父親就覺得我沒用,否則我不會那麼自由,有那麼多的選擇,建立一個自己的幸福家庭,每次聽人家在爭取女權,我都很納悶有什麼需要爭取的嗎?現在我才理解,其實我是重男輕女制度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受益者啊!」

認為子女「有用」的父母

另外有一種父母,覺得子女「耐用」、「好用」、「摔不壞」,把子女當作自己「資源」的一部分。這種父母其實存在各種不同的社會階層,基本上有三種類型:

1。以子女為「生財工具」。無論中外,很多家庭都因為家境困難,從小讓孩子去當童工掙錢,不只掙自己的飯錢,還要幫忙家計,為父母清償債務。這種模式也可能在成年後才出現,規定子女必須上繳全部或大部分的工資,由父母集中管理。

2。以子女為「長期投資」。有的父母是以「孝順」為情緒勒索的正當名義,對下一代從小投資培養,期待子女成為比自己更有掙錢能力的人,之後把子女當成搖錢樹,連本帶利的拿回來,讓自己可以過上原本過不上的好生活。

3。以子女為「許願池」。這種父母是利用子女來實現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如果自己年輕時想當運動員卻做不到,就把孩子從小培養成運動選手;懷著未竟的鋼琴家之夢的,就培養子女成為演奏家,基本上並不在乎子女的意願,只是用子女來實現自我的夢想。

這些認為子女「有用」的父母,容易養成情感上疏離、自我評價傾向自卑的人格。

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有能力還是「無能」?四種父母可能養出的子女

認為子女「有能力」的父母

最後一種型別,是認為子女「有能力」的父母。這種父母有兩種型別,表面上有衝突,實則可能同時存在:

1。父母覺得自己「無能」。我在美國認識很多第一代華人的父母,當他們的子女在學校受到同儕霸凌,或是學業遇到困難的時候,因為自己在語言和文化上都不熟悉,所以無法幫助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會認為從小在美國生長的子女,是方方面面都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

2。父母覺得自己「有能力」。我有個朋友,他的父母對自己特別有自信,總是說:「你是我生的,我養的,我教的,怎麼可能差呢?」這樣的父母,可能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也可能是確實能力特別好,但是不論原因,都相信自己有超能力,孩子當然也有超能力。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父母型別,子女都會因為父母從小認定自己有能力,而從很早期就養成「自己負責」的習慣。

成為不失望的父母

雖然我並不是布萊恩.卡普蘭「教養無用論」的粉絲,但我確實同意,根本就不懂得怎麼教養的大多數父母,與其勉強自己花太多力氣在教養孩子上,還不如多花一些時間、精力在釐清自己對子女的態度上。就像書中提到社會學者的長期研究,比較被收養兒童與其親生父母(或血緣手足)和養父母在心理或行為特徵上的相似程度,調查物件甚至包含從一出生就被分開認養的雙胞胎,希望得知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環境對於人的發展影響較大。結果顯示,遺傳(或說是基因、天性)才是真正影響人一生髮展的關鍵因素。這些被收養的兒童,雖然在小時候會受養父養母的舉止態度影響,但長大後,更像的卻是未曾謀面的親生父母,或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

所以與其想著怎麼教養孩子,才能讓他們變成我們想要成為的人,還不如想清楚:身為父母,我們是怎麼看待子女的,我們是否信任子女是有能力的個體?我們是不是把子女當成對自己有利用價值的資產?如果能想清楚自己的態度,即使布萊恩.卡普蘭是對的,教養不會改變子女的基因跟天性,至少我們也不會因此對身為父母、身為子女的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