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晶澳科技(002459.SZ)擬投資102億建設光伏一體化專案 垂直一體化已成光伏賽道的大勢所趨?

2023-01-11由 金融界 發表于 農業

什麼是垂直一體化企業

智通財經APP獲悉,總市值超1400億元的晶澳科技(002459。SZ)11月16日晚間公告,全資子公司晶澳太陽能與石家莊市政府、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簽署《專案合作框架協議》,公司擬在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期建設光伏切片、電池、元件一體化智慧工廠及研發中心專案,總投資約102億元。晶澳科技表示,本次簽訂的專案投資框架協議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的戰略需要,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一體化產能及研發實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對高效優質光伏產品的需求。

今年以來,晶澳科技投產動作頻頻,此前已宣佈逾200億元的產能擴張專案,包括矽片環節的7。5GW,電池環節的27。3GW,元件環節的31GW,此外還有10GW輔材配套專案及200MW光伏電站專案。

晶澳科技三季報資料顯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3。24億元,同比增長89%,淨利潤32。9億元,同比增長150。66%。其中,三季度單季營收208。55億元,同比增長110。55%,環比增長29。15%;淨利潤15。87億元,同比增長164。97%,環比增長66。7%。2019-2021年,晶澳科技營收分別為211。55億元、258。47億元、413。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9。73%。

公告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的元件出貨量為27。1GW,同比增長67。8%;其中,第三季度元件出貨量為11。43GW左右,同比增長89。24%。按照公司產能規劃,2022年底元件產能將超50GW,矽片和電池產能約為元件產能的80%左右。在建和規劃的產能明年將陸續投產,預計到2023年底元件產能將超75GW。

晶澳科技透露,明年全球市場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從第三方諮詢機構和銷售一線的反饋情況綜合來看,預計明年全球新增裝機量約350-400GW。公司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市場佔有率將穩步提升,元件出貨量的增速將超過行業增長水平。

盈利能力方面,據相關人士測算,晶澳科技2022H1單瓦淨利(歸母淨利潤/元件出貨量)為0。109元/W,比2021年全年單瓦淨利提升了0。024元/W。分季度來看,22Q2單瓦淨利0。106元/W,環比小幅下降0。008元/W,Q3單瓦淨利達到0。138/W,環比上升0。032元/W。第三季度毛利率13。74%,相比第二季度的12。01%明顯提升。

此前,晶澳科技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隨著矽料價格迴歸理性,公司新電池產能逐步釋放,外購電池比例將減少,會降低公司成本。值得期待的是,隨著新增產能陸續投產,規模化效應加強,公司單瓦盈利能力或許會進一步得到加強。

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來,由於上游和下游擴產週期差異產生的供需不匹配問題,使得矽料價格持續上漲,成本壓力也持續在向下遊傳導。因此,一線元件企業趨向於自建電池片產能,甚至向矽片、矽料環節佈局,以在產業鏈的利潤分配上取得優勢,同時希望抑制產業鏈價格波動對終端元件盈利能力造成的影響。

據半年報披露,晶澳科技年內規劃27。3GWTOPCon產能,其中1。3GW預計近期投產,剩餘6GW於年底落地,加上曲靖和揚州各10GW於2023上半年投產,預計2023年n型產能超過27GW,成為該領域率先佈局投產的企業之一。

10月21日,晶澳科技釋出公告稱,可轉債發行已獲中國證監會受理,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00億元。分別用於包頭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專案、曲靖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元件專案、揚州年產10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專案等(其中20GW電池專案為公司規劃的N型TOPCon產能,計劃於明年年內投產)。

新建產能方面,晶澳科技寧晉1。3GWN型電池專案投產,N型高效元件陸續開始交付;包頭20GW拉晶及切片、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寧晉5GW切片和6GW電池、揚州10GW電池、曲靖10GW電池和5GW元件、邢臺5GW元件、合肥11GW元件等新建專案按計劃推進。

晶澳科技在與機構交流中表示,公司Topcon是比較成熟的,轉換效率可達到25%,研發投入大,目前正推動大規模量產計劃。同時,異質結在2-3年有大規模量產的可能性,公司異質結中試線也已經投產,其他像鈣鈦礦、IBC等技術也一直有技術儲備。

事實上,一體化已經成為光伏龍頭企業的普遍選擇。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

垂直一體化已經成為光伏賽道的大勢所趨和發展的必然。

並且,有機構還將垂直一體化稱為光伏的2。0時代。

透過垂直一體化戰略,企業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終端成本,還可以進一步保證訂單的及時交付。更為關鍵的是,垂直一體化可以有效保障公司在行業的地位和未來收入穩定性。據安信證券的測算,矽片+電池片+元件一體化的單瓦毛利相較於電池片+元件一體化和元件專業化分別高出43%和118%。

廣發證券陳子坤錶示,目前前五大元件廠商市佔率已略有差距,一體化企業有望充分受益盈利修復及出貨量超預期帶來的業績彈性,並且在成本、渠道和品牌上不斷擴大優勢,

元件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行業內一體化頭部企業將加速壟斷。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