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新農人王培超:用社群玩轉有機農業,讓有機帶動農業振興

2023-01-08由 邵博士看農業 發表于 農業

日鋼招聘什麼人員

新農人王培超:用社群玩轉有機農業,讓有機帶動農業振興

王培超,漢族,1985年出生,江蘇贛榆人。笨農(上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笨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蘇笨農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連雲港大叔的田有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7年大學畢業在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中波輪船股份公司做了四年的遠洋貨輪駕駛員,四年間航跡遍佈40餘個國家;2011年上岸在廣州從事航運管理工作,兩年時間做到公司副總;2015年在日鋼集團做部門負責人;2016年初辭職到上海開始了農特產品電商,同年底在連雲港建立自有農場;2019年,成為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聚力強社”成員,先後創立“大叔的田”“潮河口”“蠢農兄弟”等多個品牌,目前在上海、連雲港、南京等地品牌已經小有名氣。

一、創業歷程

(一)健康迫使轉型,學習帶來情懷

15年前,王培超最大的願望就是早點離開農村、離開農田;大學畢業後終於如願了,不僅僅離開了農村還可以到世界各地遊覽,拿著美金,喝著洋酒;可是在荷蘭、瑞典等歐洲國家靠泊期間才發現原來農場是那麼的漂亮,農業也是那麼的浪漫。後來因為遭遇海盜等原因轉行上岸,吃苦耐勞的性格讓他很快適應了岸上的節奏,在老闆的器重下很快做上了公司的副總,拿著不菲的年薪。可是那時候的生活除了專業的知識外還需要頻繁的應酬,每天幾乎都是“紙醉金迷”,直到一個摯友的病逝、直到體檢醫生對他的警告,讓他認識到這樣拼命下去有可能有命賺錢,無命花。於是就想到了轉行,再轉就要轉朝陽、健康的產業,能源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共同基礎,可持續發展已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食品安全也是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項,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所以他覺得發展有機農業將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事業,於是“健康從吃開始”便成了他的創業目標。

(二)理想固然豐滿,現實確需謀劃

農業的發展比不得其他產業,它比其他產業更依賴“天時、地利、人和”的要素。幾年的航海生涯養成了王培超謹慎細微的習慣,開始種植前他拜訪了多個已經發展成熟的農場,參觀了多個有機農產品企業,總體來說形勢不容樂觀,農產品附加值比較低,農場投資大、週期長,所以很多人都被拖死在路上。這樣的現實給他的美好理想當頭一棒,再加上家人的執意阻攔讓他對創業的初步規劃在充分的思考後進行了簡單的調整:先放棄種植端,選擇合適產品去開發市場渠道端。他首先選擇了五穀雜糧深加工的衝調類產品,不貪圖市場佔有量,先從重點渠道入手;功夫不負有心人,逐步開發了幾個大的特通渠道。經過一年多的耕耘,渠道基本穩定在2000萬左右的年銷售額,道路雖然曲折,但是目標不能改變。“健康從吃開始,質量從源頭把握”,2017年還是堅決的投資建立了大叔的田有機生態農場,依託南京農業大學的先進技術,來達到提高品質不減產的效果。以生態學經濟理念,以能源迴圈利用為宗旨,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有機種植體系。農場產出的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好評,並大大地提高了市場銷售額,收益也非常的可觀。

(三)賺錢當然重要,情懷更需落實

有機農業的發展任重道遠,農村傳統的農業生產已經陷入了一個“重肥重藥-減產-重肥重藥-汙染環境-減產”的惡性迴圈鏈條上。長此下去他的農場也難免會被周邊汙染,要想讓村民接受有機必須讓他們賺到錢才可能改變;再者公司想要發展,就必須實現產業化經營,不能只停留在現有的種植規模上;所以帶動周邊種植實屬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合作社便應運而生了。他牽頭帶領村民成立了有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由他的公司提供種苗、技術和投入品的支援,然後簽訂回收協議,逐步打造一個有機種植的生態圈。

二、模式與特徵

(一)渠道為王

任何產品要想實現它的經濟價值就必須擁有適合它的渠道,並透過渠道送到終端消費者手中才能完成閉環。所以在創業之初的考察學習就讓王培超深刻認識到渠道的重要性。透過多方面的努力,他很幸運的在創業初開發建立了幾條特通渠道,為產品的可持續銷售提供了保障。可是做市場不與時俱進就等死無疑了,單一的渠道並不安全,公司穩住以後就及時建立團隊,進入了社群電商領域。經過近兩年的耕耘,公司目前是上海六大物業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目前已經進駐了80多個樓盤,覆蓋了25000多個住戶,公司的產品透過社群團購、企業內部團購、微商等方式送達這25000餘住戶家中,這些優質的客戶為產品提供了無憂的銷路。

(二)產品為優

任何產品能否存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生命力、戰鬥力,這樣才能提高復購率,所以產品就是企業的生命。公司不僅僅秉承“健康從吃開始”的營銷理念,這也是他們的種植、生產理念。公司透過與南京農業大學的深度合作,掌握目前相對來說比較先進的有機種植技術,使得手中有了“金剛鑽”;透過市場的調研花巨資引進了產品附加值比較高、市場比較緊俏的幾個品種進行種植;透過“公司+合作社+村集體+種植戶”的模式發展訂單式農業,讓農戶放心種、安心種、開心種。三套組合拳打下來為他們輸出優質的產品提供了保障。

(三)與時俱進

王培超說:“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為總要求為我們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在積極拓展渠道的同時也在逐步發展我們的產業鏈,逐步發展成以新農村區域優勢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建立有機農產品新品種培育、種植、深加工與銷售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企業,並透過訂單式農業帶動周邊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發展生態農業、服務大眾、為鄉村振興這一偉大戰略助力。”

三、發展中的困難與挑戰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王培超認為只有停滯不前或者業務萎縮才不會有困難和挑戰。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首當其衝的就是產量問題:農業是靠天吃飯,有機農業更是如此;相比傳統農業而言,有機農業面對的病蟲害壓力更大,產量也始終比普通種植要低,所以在訂單式農業的推行過程中往往需要用高的溢價來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很多時候都是合作種植戶賺錢企業虧錢,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那些種植戶能夠在有機農業的路上堅持下去,所以如何提高植保技術和適當提高產量是目前的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第二,人才問題: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人才的時代,“事在人為”,沒有一個好的團隊再好的規劃也是空想;但是願意從農的人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年輕人對農業的認識幾乎是空白的更不要說去從農了;目前無論是農場還是合作種植戶普遍是55歲—65歲的人員結構甚至70歲的都有,這個問題讓王培超很是頭疼;

第三,用地和資金問題:要想實現有機農業產業化發展就必須解決建設用地的問題,包括用地的政策審批和土地款的籌備。目前公司所在地的建設用地指標非常緊張,王培超也一直在與當地政府積極的溝通協調;按照他的規劃,將投建一座30畝的鄉村振興產業園,包括電商孵化、深加工、蔬菜水果沙拉裝置、冷凍冷藏裝置、智慧分揀裝置、雲倉等,預計投資3500萬元左右。30畝的土地和3500萬的投資著實讓王培超感到壓力巨大。

四、關於未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王培超在遠航途中,在創業路上用來鼓勵自己的座右銘。只要目標是明確的,哪怕有千難萬險也要堅持下去。不放棄每一個品牌宣傳的機會,王培超就這樣堅持著,這樣的堅持終於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認可,目前政府正在積極協助解決建設用地問題,前期也為公司發展中的倉儲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關於產業園,經過幾輪的商業路演,王培超目前正在與資本洽談融資事宜;這一年來積極與南京農業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引進國內一流的植保技術,計劃2020年底實現所有種植戶的有機種植體系覆蓋,有效解決種植病蟲害和產量的問題。王培超表示下一步將更加深化與高校、先進有機植保企業等的合作,採用先進的技術、投入品等來增加農產品抵抗風險的能力。透過股權激勵等方式不斷吸收人才,擴大人才儲備隊伍,積極參加今年山東農大、江蘇海洋大學等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另外王培超還計劃逐步建立一支直播團隊,緊跟時代發展,爭奪流量紅利。

五、新農人自我點評

“茫茫大洋的狂風巨浪都可以扛,還有什麼扛不了的!再難也比不上合恩角、好望角的風浪”這是王培超經常給團隊說的話,“用學習武裝我們,用人才和技術武裝我們的企業,用優質的產品回饋我們的客戶,用客戶的口碑武裝我們的市場,用巨大的市場來回饋我們的成員”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企業和團隊的要求。王培超表示將堅持“健康從吃開始”的理念,在有機農業的路上堅決走下去,用王牌的質量去征服客戶;將最大的利潤反饋給員工、合作社成員、種植戶;用安全的投入品去回報土地;他堅信只要堅守就可以走的更好、做的更大!

“大叔的田,必將成為您信賴的田!”

(材料提供:王培超)

新農人王培超:用社群玩轉有機農業,讓有機帶動農業振興

本文修定稿節選自2019年出版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農人發展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

需要購買本書的可以聯絡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合作社中心張老師